秋之意象 声色传情
——《秋颂》与《秋天》之比较

2017-12-22 07:17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头014010
名作欣赏 2017年29期
关键词:济慈蒙古族草原

⊙丁 燕[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秋之意象 声色传情

——《秋颂》与《秋天》之比较

⊙丁 燕[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蒙古族诗人阿尔泰的《秋天》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同属“秋”诗。本文从生态主义视角对比分析两首诗歌在感官意象及生态思想方面的互通性,旨在证明《秋天》的创作受到《秋颂》的间接影响,从而建立起阿尔泰与济慈诗歌的比较文学意义的架构,为拓展阿尔泰比较文学研究新领域提供更多的启示。

《秋颂》《秋天》 感官意象 生态思想

阿尔泰是中国杰出十大民族诗人之一,也是新时期蒙古族著名的文学翻译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阿尔泰广泛接触并翻译了《草叶集》(198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1985—1997)、《诗海纪行》(1989)等优秀外国诗歌。阿尔泰在翻译过程中体悟到自由体的奔放性、诗歌意象的唯美性,以及主题意蕴的深刻性,并在诗歌创作中积极探索艺术创新,将其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与蒙古族文化习俗和民族精神加以整合,从而获得了创造性的改写,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在思想内涵上更为深刻。阿尔泰的创作是继承基础上创新的过程,他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诗歌传统写作手法,坦言自己从达·纳楚克道尔基、普希金、惠特曼、米沃什、艾青等的中外诗作中汲取了营养。在影响阿尔泰的诗人中,普希金不可避免地受到济慈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积极影响。本文以济慈的《秋颂》(1819)和阿尔泰的《秋天》(1984)为文本,通过不同意象群的对比分析揭示阿尔泰和济慈作品之间的关联性。

一、视觉意象

美学家黑格尔曾强调过色彩感对创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色彩是艺术家用来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色彩感是每个艺术家所必须掌握的能力,诗人尤其应该应用色彩传递感知、感觉和感情。英国诗人济慈以秋天为题材创作出英语语言中最完美的诗歌——《秋颂》,其所呈现出的丰富感官意象成功地将声与色、动与静、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秋天是成熟丰收的季节,秋天也是色彩斑斓的季节。济慈将农家丰收在即的秋景融入一幅色彩优美的丰富画面——缀满藤蔓的紫色葡萄、压弯枝头的红色苹果、丰润饱满的金色葫芦和鲜亮圆滚的褐色榛子等。济慈以画家的眼睛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化,并把秋天的色彩、气息、味道和触觉交给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在各种视觉联想中领略秋的成熟与丰硕。济慈笔下的唯美画面来自诗人的丰富想象力。《秋颂》创作于1819年9月,是济慈独自漫步在温彻斯特田野时有感而发的。济慈在给弟弟乔治和弟妹乔治娜的信中强调自己与同时代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区别,“他(拜伦)的诗歌来自所见所闻,而我却凭借想象创作,相比之下,我的写作更为复杂”。由此可见,济慈对秋天景色的概括性描写完全来自超乎寻常的丰富想象力。济慈对自然景色的深情与他对欧洲工业文明的反对态度息息相关。乡村美景随着圈地运动和工业文明的推进开始消失殆尽,英国农民无地可种、无谷可收,并由此沦落为工厂的廉价劳动力,每天面对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据统计,英国农村人口在工业革命前占全国总人口的多半,而1831年则下降为27.7%。19世纪的英国社会现状和《秋颂》中乡村丰收景象及悠然自得的农夫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济慈在诗作中对身处被动地位的乡村农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并对遭受工业文明破坏的乡村美景表达了深深的惋惜。

新时期蒙古族诗人阿尔泰在《秋天》中也使用了丰富的色彩意象,所不同的是“蓝色天空”“红荆树”“嫩绿色沙丘”等颜色词汇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并被赋予繁复而巧妙的联想从而起到展示蒙古族心智活动的重要作用:“多美好,秋天!/那归雁成行的/藏蓝色天空是秋天/那爬满红荆树的/嫩绿色沙丘是秋天/正午的太阳曝晒着打草场/从帐篷上扶摇向晴空的/炊烟是秋天/……/牧场上、原野上/漂浮的是金黄/山坡上、田野间/奔流的是斑斓/河畔上、甸子上/滚动的是雪白/衣角上、靴底下/浸染的是草绿!”阿尔泰从锡林郭勒大草原寻觅与自己诗情相契合的色彩意象,并将蒙古族日常生活景象展现在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以此表达诗人丰富的思绪和情感。阿尔泰所使用的色彩均来自蒙古族所崇尚的颜色——蓝、白、红、金。蒙古人对色彩的偏好与其文化传统和审美体系密不可分,萨满教敬仰“长生天”,因此蓝色象征着宁静与永恒;蒙古族有崇尚火的历史传统,红色象征着希望和光明,不仅如此,红色还是血的颜色,象征着生命之源。诗歌中所描写的红荆树生长在荒沙、草原和盐碱地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毅力,红荆树的独特气质和红色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歌颂及对游牧民族坚韧性格的赞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金黄色是美好的颜色,“秋天——在芦苇丛荡成金波”,“牧场上、原野上/漂浮的是金黄”,悦目的金黄色是秋日草原的完美背景。白色则是蒙古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接触最多的颜色之一,也是蒙古族最尊崇的吉祥色,通常被赋予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生活富裕等文化内涵。孩童拾捡的“雪白蘑菇”、阿妈勺下的“鲜奶”、阿爸剪刀下的“羊绒”、河畔上滚动的“羊群”,天上飘浮的“云朵”等散落在各个诗节的白色意象与蒙古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资料密不可分,白色意象的频繁使用也表现了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繁荣昌盛。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秋天意象,金黄的牧场和原野,白色的河畔和羊群,绿色的野生植被,还有斑斓的农作物。

不同于蒙古族的传统色彩,“斑斓”用来指花色,杂色和斑驳的颜色,该词在蒙语中还有“不对称”和“不整齐”之意,例如,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在蒙语中意为“五彩斑斓”,可是这一地区却以四周横亘的沙漠戈壁和终年肆虐的狂风沙暴著称。由此,“斑斓”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不具有积极的联想意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红岩》2004年第3期曾刊登了阿尔泰一首题为《我想变成一只蝈蝈》的短诗,该诗选自《秋天》的第四、五、六诗节。阿尔泰在这首改编自《秋天》的小诗中增加了诗句“我爱故乡 我爱你/就像爱你 我爱秋天”来结尾,并删除了描写农作物丰收场景的诗句,“山坡上、田野间/奔流的是斑斓”。不同于《秋颂》,阿尔泰在《秋天》中所描写的每个场景都来自诗人对往昔的回忆而非凭空想象。阿尔泰出生于1949年,先后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阶段。在“向草原进军”和“以粮为纲”的政策鼓动下,自1958至20世纪80年代末,内蒙古先后经历了三次草原开垦高潮,仅前两次草原开垦面积多达206.7万公顷,第三次开垦在时间、强度上都远远大于前两次。《秋天》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诗行“山坡上、田野间/奔流的是斑斓”正是内蒙古大草原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并存的真实写照。不恰当的农耕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许多坡地被开垦成耕地用以种植农作物,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实施大水漫灌是造成农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草原过度开垦和坡耕地比例过高是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阿尔泰对草原生态危机的担忧和诗人生态观念的进步是改写《秋天》的主要原因。诗人赞美秋天草原的同时,也巧妙地肯定了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对维护草原自然生态所起到的重要保护作用,并用问号和感叹号表达了自己对草原沙漠化的担忧和感慨。阿尔泰的诗歌虽然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哀婉和痛惜,诗人却并未失去乐观的态度和坚毅的信念。整首诗歌的基调依旧是欢快的,充满着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祖国未来美好的期望。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歌之美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才能表现出来。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鉴赏,视觉和听觉都是人类最初和最直接感知世界外物的方式。济慈和阿尔泰不仅用丰富多彩的色彩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恋,而且呈现出丰富的听觉意象并将生动具体的思想内涵蕴含于此。

二、听觉意象

从秋景到秋声,济慈和阿尔泰在诗行中呈现出一个富有声韵的秋天。济慈在《秋颂》的第三诗节也呈现出一个富有声韵的秋天,蟋蟀的鸣唱声、知更鸟的啼啭声、羔羊的咩咩声、燕子的呢喃声交替出现,此起彼伏。然而,这些声音中却萦绕着死亡的气息,秋日傍晚飞虫发出的声音虽然惹人怜爱,但“小小蚊虫的哀鸣声”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徘徊在山涧旁的肥壮羊群因为无法逃脱被宰杀的命运而“悲哀地合唱”,发出急切地呼唤声;蝈蝈夏日的狂欢也不可避免地被寒冬知更鸟的歌声替代;低声呢喃的燕子正飞向南方躲避寒冷的冬天。济慈在诗歌中所使用的意象对比结构令人联想到《夜莺颂》中视觉意象的对比所产生的迷惘、困惑、躁动和不安的审美感受。秋日的虫声鸟鸣被蒙上一层晚秋初冬的萧瑟凄凉,季节的更替令诗人不由想到生命的短暂。1819年8月,《秋颂》创作前一个月,济慈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健康状况的担忧及对秋日的留恋:“我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自己身体不佳……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陶醉于这样的季节,它是我目前所能拥有的最大福气了。”由于病情不断恶化,济慈遵从医嘱前往意大利疗养,不幸病逝于罗马。济慈在秋天的声韵中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眷恋之情及生命感悟,从而使《秋颂》闪烁着生命的永恒光芒。

阿尔泰的《秋天》也充满着美妙悠扬的声韵,然而诗人并没有使用对比意象结构,而是继续沿用对称的听觉意象结构。牧马人响彻旷野的哨声、孩童和小马驹在草丛嬉戏的欢笑声、阿爸修剪羊绒时发出的悦耳声、阿妈搅拌鲜奶时发出的咕嘟声都为诗歌注入了强有力的和谐音符,生动逼真地展现出一幅幅游牧民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画面。一幅幅真切的画面来自于诗人的童年记忆:“我要变成一只绿蝈/躺在戈壁丘上歌唱/要唱,就躺在童年的那个秋天歌唱/在远去的童年时代的秋天里/我要变成一只绿蝈/在此弹奏那曲只属于孩子的/梦幻般奇妙的童谣,歌唱!”

虫鸣声在济慈和阿尔泰的诗中都是秋天标志性的听觉意象,所不同的是,济慈笔下的虫鸣声令人联想到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尽头,而阿尔泰则巧妙地将蝈蝈和童年联系在一起,这首唱给童年的歌也记载着诗人对秋天的美好记忆。

三、结论

济慈和阿尔泰在《秋颂》和《秋天》中都成功地应用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细致入微地展现了秋季大自然的画面美和音乐美。诗中既有堪称诗人心境的图画,也有如诗人情感的音乐;前者给人以意象绽放的画面感,后者更给人以心神荡漾的乐感。两位诗人都借助色彩渲染了森林、乡村、草原的秋日美景,所不同的是,阿尔泰用蒙古族的吉祥色和非吉祥色分别表现秋日的游牧生活和农耕经济,并在随后的诗歌《我想变成一只蝈蝈》中进行了诗行的删减,以此表达自己对往昔游牧生活的怀念和对草原垦殖的质疑。两位诗人还借助声韵丰富的秋日颂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并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及诗人的生态哲思寄寓在听觉意象中。然而,两位诗人在意象结构方面有所不同,济慈擅长使用对比听觉意象展现对立冲突之美,并由此传达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否定;阿尔泰则用对称的听觉意象结构突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之美。济慈和阿尔泰都用听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秋天的流连忘返,然而声音意象却各有侧重。《秋颂》中的声音意象来自大自然,听觉意象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不平衡感和张力感,秋尽冬来的萧瑟凄凉暗示着济慈的迷茫困惑和躁动不安。《秋天》中的听觉意象不仅来自大自然,更多来自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声音意象的对称结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秋日的纯净、温馨、柔美,并借此表达了游牧民族与大自然的和谐景象。毋庸置疑,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使阿尔泰在汲取外国诗歌色彩点染和声韵表现的同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②Bayley,John.Pushkin:A Comparative Commenta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33.

③〔美〕拜塞尔:《黑格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6页。

④Bate,Walter Jackson.John Keat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581.

⑤〔英〕济慈,〔英〕拜伦,〔英〕雪莱:《拜伦,雪莱,济慈抒情诗精选集》,穆旦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页。

⑥Rollins,Hyder Edward(ed),The Letters of John Keats 1814-1821,Volumes1and 2,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198-200.

⑦齐涛、王玮:《世界通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⑧阿尔泰:《秋天》,见那顺德力格尔:《静谧的秋夜》,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302页。

⑨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第57页。

⑩Jonathan,Bate.The Ode to Autumn as Ecosystem from Coupe,Laurence.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London:Routledge,2000:257.

国家社科基金(13CWW014),学术骨干培养专项(2015QNGG06),内蒙古高等教育学会专项(WY2016005-A),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Y2016018),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JSY17178)阶段性成果

作 者

:丁燕,文学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济慈蒙古族草原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千件羽绒服温暖黑龙江困难退役军人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济慈的死亡哲学观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