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
摘要:初中教育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处于重要的一环,而初中数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学习是提高人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工具,数学学习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素养,而且在生活和事业中受益终生。在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尝试教学方式改革,让数学走出课堂,学生真正亲身体验数学价值,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提高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轻松学习。
关键词:改革;尝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数学价值
目前,教育的深化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如此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开始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许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都要以数学为基础,各学科各领域与数学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它们的长足发展。数学学习是提高人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工具,通过这样的学习,人类不仅在提升自身的素养,而且在生活和事业中受益终生。在新课程标准广泛推行的今天,老师们无不努力学习教育新理念,摸索探求新的适应新课标、更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整个教育界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我也尝试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即:让数学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收效很好。
一、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的听讲、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积极建构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所获得的知识才能记忆深刻;同时,体验的过程,伴随着需要的满足、理智的挑战、心理的平衡、悟性的获得等种种内在精神活动。所谓“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体验源于活动。带学生走出课堂,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恰恰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受、体验数学的机会,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上让学生把相似三角形知识应用于实际测量计算烟囱高,便是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向往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
关于这一点,我还在其它章节教学中尝试成功,比如在学习“统计”这一单元知识时,我也是组织了一次课堂外的数学课,让学生搞了一次跳绳比赛,并将比赛结果做好记录,上课时同学们各自拿着记录结果,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如何将本组比赛情况做一个比较清楚的书面汇报,于是统计图表知识得到熟练应用。因此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了解数学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就学生而言总是在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以一定的职业作为归宿。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学校教育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当人拥有一定的职业之后,在学校里学得的知识技能或是道德,就变成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所以,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是每一个学生的现实需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事事包办,久而久之,动手能力减弱,惰性心理增强。本堂课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测量,整理数据便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再如,学习“用平面截几何体”的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泥,水果,橡皮泥等材料自制各种几何体,并按要求截出各种截面,从而形象地感悟截面图形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且把图形变想象为现实,变抽象为具体,更利于知识掌握,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四、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础”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表明: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而要增强兴趣首先要注重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节课在增强学生兴趣方面应该说是成功的,一方面,传统数学课都是在课堂内进行,学生长期处于紧张气氛中重复着同样的程序,而使课堂缺乏活力和新鲜感。而现在他们能“自由”地走出课堂,放松身心,呼吸着新鲜空气,在愉悦的气氛中学数学,感觉新鲜有趣,也就很自然乐于学习了。另一方面,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测量计算烟囱高,就把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会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也就自然会增强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总之,适当的让数学走出课堂,是一种“活动化”教学方式,是以“为学生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为理念的教学方式。它实现了教学内容由过去单一书本知识向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紐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转变;实现了教学方法由过去“听中学”的教学向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的“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的转变;实现了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向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转变。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的、轻松的学数学,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把学生从课堂中真正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陈英豪.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开展及实效性的提升建议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15(03):24-25.
[2]陈延仙.以小组合作学习带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中学时代,2014,33(19):26-27.
[3]吴倩.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0(20):33-34.
[4]黄新业.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2(01):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