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憬
摘 要:一个家庭在父母共同养育幼儿的过程中可以被划分为5中类型,分别是父亲高度参与型、母亲高度参与型、合作型、低参与型和对立型。幼儿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种形式的矛盾产生于家长和幼儿之间。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合作型的共同养育家庭更有益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而对立型的共同养育家庭是最不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一种类型。
关键词:父母共同合作教导;幼儿自控能力;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有着快速的发展,也开放了二胎政策,与此同时,被暴露出来的家庭亲子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所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教育和抚养孩子是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不仅仅要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方式加以关注,而且还需要对父亲、母亲和孩子三方面的沟通方式加以关注。
一、父亲高度参与型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在共同养育家庭中,父亲高度参与型主要表现为比较高的参与度和协作支持度,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太大的冲突,不过母亲的协作支持度和参与度相对比较低,处于被动状态。比如,在一些家庭中母亲忙于工作,父亲承担着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过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所达到的效果要比母亲高度参与型好很多。这是因为父亲和母亲之间存在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差异,所以在幼儿成长中所起到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游戏对于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游戏对孩子的自控能力进行锻炼。在游戏的过程中,父亲饰演的角色是孩子的玩伴,能够融入游戏之中,通过对孩子情感状态的影响促进其个性品格得到更好的发展。孩子在和父亲进行游戏中可以脱离母亲,能够锻炼胆识,尝试新鲜的事物,更勇敢的去面对陌生环境,耐挫能力也比较强,进而能够更好的发展自控能力。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父亲更注重一些规则规范的学习,教给孩子怎样将冲动控制好,养成规则意识,与此同时,也防止了母亲处理与孩子之间关系时的情绪化。
二、母亲高度参与型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在共同养育的家庭中,母亲高度参与型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只有中等水平的影响。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中,都是由母亲负责孩子的教育,二者之间的互动也要远多于父亲,父亲主要负责经济来源,对孩子的交往需求很少会关注。母亲的责任意识虽然比较强,但是因为性别角色的原因,她也会将一些负面影响带给孩子。一些相关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控制策略的不同对孩子反映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在生活的过程中,母亲经常会使用“不可以、不行、你别”等具有命令型的语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加以制止,二者之间的交流呈现不平等问题,孩子大多数会出现逆反、不顺从的行为,对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通过研究学前儿童,Burghes等人发现在照顾儿童的过程中,父亲如果有40%的参与度,对孩子的内部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有着更好的影响。
三、父母低参与型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在共同养育的家庭中,父母低参与性是指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很少会主动参与其中,不具备应有的责任心和热情,通常情况下对孩子都是放任自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也没有惩罚和奖励。如此一来,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则会缺少必要的行为监督和情感交流,很容易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规章制度熟视无睹,非常不利于其规则意识的养成,在日后走向社会的时候,也会缺乏规则意识,所以,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对立型养育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在共同养育的家庭中,对立型养育是最不利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在亲子活动中,这种家庭的父母很少会参与其中,冲突和分歧也很容易产生于二者之间,甚至会发生争吵,严重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孩子面对父母之间的对立冲突会产生不安全感,其对自身的情绪体验还不能恰当调节,没有耐挫的能力,当外界环境需要孩子对自己的冲动加以克服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无法表现出来。父母持对立的养育观念,孩子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相关研究表明,父母之间没有统一的教育方式,会使个人权威被削弱,家庭教育的质量也会被降低,对孩子社会性的发展非常不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共同养育行为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在所有共同养育的类型中,合作型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有着最好的影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他最早接触的一个社会场所,对其人格的發展和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日后的发展中,自我控制能力对孩子会有一生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彼此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白佳玉,张悦.父母共同合作教导对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作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8):288-288.
[2]陈金.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3):1-1.
[3]吴云龙,毛小霞,田录梅.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关系:自控力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2):367-370.
[4]李娟.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J].考试周刊,2016(41):187-187.
[5]邬雨.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控制方式探讨[J].俪人:教师,2015(24):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