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兰
【摘 要】由于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的农民工从农村走向了城市,正是这种现象,导致出現了留守儿童。面对其安全隐患四起的留守儿童,孩子父母的教育责任不可缺席。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更应该多加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教育
近几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加,孩子离开父母,他们的学习、成长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留守儿童是一个集合词,一般是指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在身边,孩子由亲友或他人代为照顾的一类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0%,留守儿童主要托付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而这种“隔代教育”问题则是留守儿童中最突出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参与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活动,下面就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展开分析。
1.不爱学习
由于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孩子就交给了比较年长的老人,而他们大多数都是文盲或者是半文盲,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吃饱穿暖就行,对他们的学业重视程度不够,孩子放学回家也不督促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有的孩子还养成的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一些坏习惯,有些问题等到老师告诉他们,他们才发现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散漫,不爱读书,认为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重要的事。长期下去就让孩子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没有兴趣,不认真努力。同时隔代教育对孩子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也比较溺爱孩子,孩子在家里或学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孩子厌学的现象也不时发生。
我们班就有一个小男生,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从小就被爷爷和奶奶溺爱长大。性格非常倔强,在学校里也是我行我素,脾气也十分暴躁,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的比较差,上课时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候还顶撞老师,老师找到家长说明情况,家长还特别护短,对于他,老师们都非常头痛。
2.行为失控
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心里感觉对孩子挺愧疚的,往往通过物质来补偿,有的家长就会出现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再加上隔代监护人的放纵和溺爱,是其心里问题比较突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分子的影响。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犯罪呈低年龄化趋势,并由于网络的发展,涉网犯罪率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3.心理问题
长期的隔代教育或者是其它监护,让孩子无法向其它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也不能及时了解孩子情感上的一些变化,导致他们变得自卑和孤僻,这样下去,很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记得朋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在三年级的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感恩父母”的作文题,班上有一个小男生一直没有动笔。同事利用课下时间问他为什么不写,他说:“我不想写,我恨他们。”听他说完,我们都非常吃惊,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怎么会恨自己的父母呢?同事的处理方法也很好,没有让他继续写这篇作文了,而是换了一种方法,让他完成另一个作业:将作文纸对折,左边让他写上不让父母出去打工的理由,右边写上让父母出去打工的理由,每天都要写,但最少要写一条。几天以后,同事把这个作业拿回来看看,左边他是这样写的:生病时,别人有爸爸妈妈陪,可我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很难过,伤心;晚上打雷时,没有人保护,没有人安慰,我很害怕;我有心事时,不知道该向谁说起……而右边出乎预料只写了两个字:挣钱。
可见,没有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影响多大,对孩子心理也会有伤害啊!
留守儿童多处于少年期,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若缺少父母的陪伴,儿童的价值观念思想认知极易产生偏差,加之情感方面缺失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极易出现心理疾病,导致个性异常。孩子在家庭中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的未来决定着整个家庭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为了孩子的未来,特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1.尽量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人格形成及生活习惯都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父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可能的把孩子带在身边或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上班,见证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不能因小失大。
2.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状况
家长要与孩子学校的老师常联系,主动向老师反应孩子的性格及家庭情况,以便老师对孩子进行管理。同时也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方便对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及情感变化有所了解,便于及时反馈。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孩子多联系,多交流
父母应抽出时间多和孩子沟通,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有计划的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培养教育孩子,面对孩子的困惑和依赖,父母要给予理解和帮助,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来不是任何一个单位可以独立完成的,都是由家庭以及学校合作教育,社会提供支持帮助联合完成的。对于一些特殊的场所,比如网吧或者游戏厅要严防未成年人进入或者逗留。“少年强则国强”留守儿童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父母在情感上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建立频繁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承担责任意识,让我们一起给留守儿童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赵艳霞.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问题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李艺.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科技向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