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洁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的院校毕业生数量呈现出大幅的增加趋势,毕业生结构也变化着,就业的压力形势非常严峻。对于怎样使毕业生就业质量得以提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还局限在传统化指导模式,要构建出一个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解,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个性化就业,以完善现今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
目前,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有效性不高,在开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队伍建设非常薄弱,就业的指导方式具有局限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比较缺乏,而且就业指导信息化以及网络化建设不足。高职的院校应构建一支高素质以及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丰富其就业指导的方式和方法,使个性化就业指导得以完善,使就业指导信息化以及网络化建设得以加强,就可以使就业的指导工作得以有效地开展。鉴于此,笔者作此文。
1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承认学生在能力、情感、特长和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不等同于个性化就业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在对指导对象进行沟通和指导时主要采用“面对面”及时反馈的指导方式。有利于启发独立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高职就业形势和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2.1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太单调
目前,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满足目前就业形势的新要求等。例如,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不够,没有完全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个性特征、生涯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健康服务类行业的日渐关注,近几年来,各地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来扶持健康服务类行业发展。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从事这个行业是未来的发展。对目前而言,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过于形式化,只限于行业政策的解读、求职简历和面试技巧传授、就业信息的发布等,大部分均采用讲座的形势来展开,并未针对学生的个性、某专业的行业环境进行深层次的就业指导。
2.2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
当前的各高职的院校专职地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非常少,大部分都由各系部的辅导员得以兼任,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实战经验,不善于由着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特长以及职业倾向等,开展对应就业指导。就业的指导工作就是专业性以及应用性都强交叉学科,就业的指导教师要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实践经验,并且要对国家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和相关具体规定都要熟知,能正确地使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方针以及政策得以贯彻。但是高职院校中很多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都是其他公共课教师,半路出家,而且直接是由辅导员兼任,教师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都很欠缺。
2.3就业指导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不足
很多的各高职院校现在都建立了就业的信息网,但是其开发利用网络的程度却参差不齐。多数的就业信息网功非常简单,主要内容就是招聘信息、工作通知以及相关就业政策等信息,网站的内容在更新上做不到及时,很少能做到网上双选、视频求职、网上咨询以及网上测评等。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在发挥就业信息网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作用上并没有加大重视力度,对扩展信息网的功能以及受用对象的实际需求不重视,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和方法
3.1丰富就业指导的方式和方法
高职院校对传统单一指导方式应该转化,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在就业指导的方式以及方法上加以发挥。可以利用素质拓展训练方式对学生实施小组形式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各行业的知名企业代表联合举办一类型行为训练,就是素质拓展训练,如人际沟通的团体辅导、职业价值观团体的心理辅导以及决策能力团体辅导等,可以更好地使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得以提高。要充分地使各类社会资源得以利用,组织学生参加其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到用人单位去实地的参观、进行职业的体验,采用多模式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相结合形式,高职学生就可以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对自我有更好的了解,提高其自我的感悟能力,关注其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发展能力,在实践中使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3.2打造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要有高水平以及专业化就业的指导队伍,坚持期长期以及方位的就业指导,实现其就业反馈的工作。全面就业指导团队就要有学校内的专业就业的指导教师、各分院或者系部学生工作者、学校已毕业优秀毕业生以及相关企业中负责招的工作人员等。利用此这样联合,才能在学生个性特点基础上,和企业用人的条件相结合,实现其完美就业。
3.3加深校企合作,实行个性化就业指导
第一,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的书本之外学习不到实际工作的经验,使学生可以对用人单位的运行机制、具体工作状况以及工作程序加以了解,就可以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其思想的准备,他们可以实现其顺利的就业。
第二,校企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快速地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第三,加深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实现其对企业实际就业要求的掌握,及时以及和企业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有目的地去参与实习以及实训,实现学生就业以及企业用工顺利对接。反过来,就业指导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过程获得宝贵的经验。
4结束语
总之,积极地贯彻落实其党以及国家就的业方针、政策需要,高职院校就要积极地开展其就业的指导工作,可以优化配置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使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持续地健康发展,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促进的意义。高职的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顺应其时代以及新形势的要求,努力开创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蓝冬玉.福建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4.
[2]张丹霞.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
[3]李峰.高職院校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1):3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