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单:让作文指导过程可视化

2017-12-21 14:31姚雅丽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单式托物言志

姚雅丽

我校语文组的省级规划课题“跟单式指导:促进高中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着眼于学生写作的过程性指导,为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开出了一剂良方。它以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需求为中心,为学生的作文能力定制个性化、针对性、适切性的“跟单”,开展序列性、动态发展的指导。

“跟单式作文指导”基本形式有:(1)同一题目同一要求,因人施教,共同提升。(2)同一题目不同要求,针对性训练,扬长补短。(3)不同题目同一要求,强化能力,反复训练。(4)不同题目不同要求,自由写作,个性指导。

本文以形式(3)为例,还原一次“跟单式”指导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表达生命的存在,实现精神成长与作文成长的双丰收,意在通过同一题目多次写作,训练深层立意、多向立意的能力。

一、“理解学生单”——确定写作训练能力点

学生在“理解学生单”中提出:学写抒情性散文,总是写得很空,只知道不断地直抒胸臆,不知道采用一些技巧,因此作文总是内容干瘪,主旨不深。在小组研讨中,发现学生都有这样的毛病。后来有学生指出,可以运用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法间接抒情。那么,如何做呢?

学生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让文章内容丰满、深刻。作文寫得单薄肤浅,是学生的通病,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问题的提出有意义,可以作为重要的训练点。然而这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呢?我们与学生讨论后,决定化大为小,以《关于树的思考》为题,写一篇文章作为训练的载体。

二、“指导流程单”——让指导过程可视化

指导流程单的栏目主要有“确定目标”“提出疑问”“提供帮助”“试作反馈”和“修改稿评定”等。下面呈现的是写作“指导流程单”反馈的 信息。

(一)确定的目标

1.学会描述生命“存在”,在“发现”的基础上抒情、议论。

2.学习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抒情、议论。

(二)提供的帮助

1.教师提供托物言志写作方法的相关资源,包括相关知识与范文,如《爱莲说》《清塘荷韵》《鹰之歌》等。

2.师生讨论。

树的特点:沉稳、坚定、倔强、独立与群生……

启示:要求能根据树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启示。我们也期待,学生们能用已有的写作经验,借描述之笔表现树的特征,从而表达自己“关于树的思考”。

(三)试作(片段)研讨

试作片段一:

一棵树的见识不见得比人多——尽管它可能活上人的几辈子。大多数的树木从生到死就待在一个地方,绝不会考虑挪一下窝。它的根一辈子只想扎在一个地方,但扎得很深、很深;它的枝丫一辈子只伸向一片天空,但伸得很高、很高。它知道脚下这片土地的哪个深处可以寻到水源,它发达的根系探寻土地里每个角落的秘密。移走一棵树,你得把它根上的泥土一块儿带走,不然在陌生的泥土里,树会病,会死。一个人要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比树简单得多。他可以毅然决然地抛去一切回忆,随便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他没有必要在哪儿落地生根,哪里对他来说都只是一个临时的居所。从这一点上来说,树比人吃亏,树到哪儿都得受根的拖累。

学习小组讨论:这段文字主要想表现树的“死心眼”,为“根”所累。通过与人比较,较好地呈现了树的这一特征,但为了突出树的这一特征,特意让人成为树的反面,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安土重迁”是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并不简单。总之,文章“物”的特点写得较好,但“志”不高。

教师提升指导:作者该段其实是想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树的“坚定”的特征。按照“托物言志”写作的一般特点,如果能在开篇凝练出文章的主题,指出这一特征,后文的展开就不会让人产生作者情感态度不明确的错觉。

后续资源提供:指导学生阅读刘亮程《遥远的村庄》中《树会记住很多事》《我的树》等 文章。

试作片段二:

同样是松树,长在公园里的,只能美其名曰“景观树”,但是,长在黄山的就不一样了。一棵在石缝里发芽的松树生在黄山上又矮又瘦,明显营养不足,可一旦名人说它生命力顽强,群众纷纷跟风,它那先天不良的外表硬是被赞为“清奇”,它也就不再是一棵普通的松树,一跃成为“黄山奇松”。真是有趣!我想,假如给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它一定愿意留在城市的花园里,成为庞大的“景观树”家族中的一员,但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它的宿命。

学习小组讨论: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真实,是当今学生的典型心理——叛逆、主观,而这又是以“享乐”为生命价值取向的,物质的优越与否成为学生做出选择的重要依据。这样的思考虽然真实地表达了自己,但是其间流露出的价值取向也让我们忧心。

教师提升指导:一篇文章的优劣,除了文字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它能带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相反,如果文章本身精神羸弱,即使有再强的文字功底,都不能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

后续资源提供:以《新科学》开创一个时代的意大利近代哲学家维柯,曾在那不勒斯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演讲——《论英雄的心灵》。他说:“心灵的英雄气质,将充盈着上帝,变化你的内心和意志,去达成你学习中所要追求的事物,以巨人之势尝试阔步迈向将要实现的事。”

试作指导反思: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意义就在于会思考。事实上,整个语文学科的特性也要求中学生对思想有一种承担。“关于树的思考”就是激发思想的一种表现方式。关于树,它既有真实的存在,也有象征的存在,树为所托之物,而思想则是所托之志。以上所举的片段,学生均能从树的特性出发思考人性,得到启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其思想水平还不够高;写作技巧上,托物言志强调“不沾不脱,不即不离”,这一点上还有所欠缺,直抒胸臆的地方太多。因而,在写作跟单上,我们重点强调了“养成点提升指导”与“写作资源提供”,一方面通过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又让学生自主学习,拓展视野,模仿借鉴。endprint

(四)复作跟单在线

1.跟单指导。

(1)讨论:关于“树”还能做哪些“思考”?

“树”作为植物中的一类,有哪些普遍特征?“树”群中不同的树具有怎样的特殊性?“树”在“我”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2)“托物言志”手法再领悟。

(3)以托物言志的方法来表达“关于树的 思考”。

2.复作选粹。

关于树的思考

是谁最了解这个世界?是树。

端详着一棵树——或是它的遗迹,就能知道那片土地是寒冷还是炎热,是湿润还是干燥,季风是否带来暴雨如注,人类是否曾在此驻足。

恒河边,菩提树染上千年的檀香;泰晤士河边,白桦树的树皮曾被工业的废气漆成灰黑。树知道,哪位帝王自缢而亡;树了然,哪对恋人在它身上留下海誓山盟;树明晰,哪旅军队在山谷全军覆没;树记得,哪名诗人在它的下面吟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树的顶部向上伸展,承载着上天的变化;树的根茎向下延伸,感触着大地的冷暖。人类的历史,民族的文化,社会的进程,鸟兽的迁徙在它的身上书写。它无言,于是它成了这世上最沉默的智者,最公正的史官。

我曾思考,树何以如此的深沉?我找过很多理由,最后发现,那是因为它的沉默。它的沉默使它成为这世界最好的倾听者、最好的思考者。它何曾想过聚拢在一处,叽叽喳喳地讨论流言蜚语?它何曾想过以长者的姿态说些迂腐无聊的话语?它也许是不懂,也许是不能,也许是不想,于是就如此纯粹地沉默着,但那些流言蜚语在真相前被抛弃,无视旁人的高谈阔论在时间中被粉碎,无聊的话语在不屑中消逝,那些短暂的、热闹的喧嚣如同浮云一般在历史的风中吹散,而树所记录下的痕迹却长久地留存。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理亦是沉默的。它如此的沉重,永远不会在轻浮的喧嚣上停留,它会穿过繁杂,落在沉默之上,落在树所生长的地方。

那里罕有人的足迹,走过的旅人又总是如此的孤独。它的头顶是歌舞升平,是机器轰鸣,是整个喧哗。而它,和真理一起沉默,沉默在历史的华章中。

是谁最了解这个世界?

是树,和树一般沉默的生灵。

评点:文章抓住树“沉默”的特征,将树的这一特征写足。沉默不好写,就对照着“喧嚣”写,正反对比,凸显主题。写完之后又继续寻找树深沉之因,又推进一层。最后,将“沉默”与“历史”相融相生,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树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然达到了初始的写作目标。

【案例反思】

本次跟单式作文指导,着力于改善作文训练的局部系统,通过一个明确集中的训练目标,进行较强的针对性和延续性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的“教”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一题多作,促进作文能力不断提升。

“跟单式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次性作文往往不能有效地达成训练的目标,这就需要连续的跟单指导。特别是第一次写作之后,教师要研读学生的作文,根据训练目标,发现优点并加以强化,总结共性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在复作时有的放矢。每位同学的每次跟单,着重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如何拓展思维的广度,如何挖掘思维的深度,如何让文章写出新意等等,让学生接受个性化的辅导,追踪强化,做到人人过关。

2.一文多改,雕琢写作文心的精致。

“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修改作文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观念。在跟单式作文中,“一文多改”包括教师的批改、学生的相互修改以及自我修改。教师在对第一次作文认真批改后,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作文讲评,重点分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相互修改和自我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的批改,让学生明白自己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形成概念;相互修改和自我修改,是一次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学生可以逐步把概念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升,可以促使写作品质的提升,这正是跟单式作文指导的最终使命。

3.一文多评,提升写作审美的境界。

教师是学生作文评价的权威者,但绝不是评价的独裁者。学生根据写作训练的要求完成作文之后,教师在对所有学生作文浏览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挑选出一篇典型作文,这篇作文应该能够体现小组内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应该有明显的通过修改进而提升的空间。教师将选出的作文复印发给每位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训练重点和评价標准一起探究作文中的问题,探讨修改方案,及时进行跟单写作,挑选出较为优秀的进行展评交流。

每一次对文章的评价,都是对学生审美的洗礼;每一次的展评交流,都是对学生眼光的提升。只有不断地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才能拓宽他们的思考能力与写作能力。

“跟单式写作指导”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自然获得良好的作文学习结果,不仅能从容地应对考试,更可以逐步习得成长所需的情感力、思想力、文化表现力。这就是一个良好的“过程化 结果”。

〔本文为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跟单式指导:促进高中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2016/02/88)〕

(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10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单式托物言志
蔬菜运动会之入选了
三单式课程,赋能高质量教学
言志为本
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合二为一易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