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中知识小结法的应用和实践

2017-12-21 14:22陈鑫廖勇刚
物理教学探讨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应用

陈鑫 廖勇刚

摘 要: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鼓励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小结与归纳,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自觉、及时对知识进行小结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知识小结法作了初步探讨和总结,并构建了基于知识小结的教学模式,意在引起人们对知识小结法的重视,以期促进初中物理教与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知识小结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1-0028-3

物理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及更为突出的纵横交错的互通性。而学生最初学习的知识却是点滴的、零散的、缺乏整体性的。许多学生感觉到,有些题目老师讲解时觉得不难,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后很容易做,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却很困难,其原因就在于知识在记忆与理解中没有形成“集成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在思维的过程中有机地运转。因此,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小结,对学生整体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水平是非常必要的。知识小结应是站在新的高度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及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规律所在,使小结成为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继续、探索的继续。

1 培养学生每节课自主进行归纳小结的习惯

2011版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物理的教学理念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在指出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每节课的最后时间,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小结与归纳,让学生在小结知识的同时,理解与消化所学的物理知识,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

要培养学生每节课自主进行知识的归纳与小结,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小结的机会,并对学生的自主小结给予引导与鼓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该节课的重难点、注意事项及存在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随机抽查学生,以演讲的形式给全班学生进行该节课的小结。最后,教师可再一次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如有异议,则进一步完善补充。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初三物理的“简单电路”之后,在课堂的后阶段,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对“简单电路”中的两种简单电路进行知识的归纳与小结,某小组小结如表1。

对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小结,教师给予点评。利用对比式的小结方式,能够让学生区分两种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通过对两种电路的对比,理解两个电路各自的特点,防止学生混淆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学习单元进行小结,及时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与框架

一个学习单元的各部分知识相互关联,层层深入,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有可能学完最后一节的知识时早已忘记第一节的知识,或者说可能由于知识太多导致思维混乱,容易混淆知识点。因此,在学习完一个学习单元之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自我小结,及时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与框架。学生通过对整个学习单元的整体把握,将学过的知识在大脑中进行整理分类,使知识的框架更明显,将知识系统化。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构建回忆所学内容,通过构建符合自己记忆规律的知识框架,加深自身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之后,學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把握,把《物态变化》一章的所有知识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图1)。

学生通过知识框架及时地对单元知识进行小结归纳,既能够对该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回顾,又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各章节之间知识的联系,形象直观,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知识要点,对知识能够有更好的理解与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同类题型进行归纳小结,归纳共性,形成解题思路

物理学习中各类型的题目千变万化,但物理的知识点却是一定的。对于某种类型的题目,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但题目的形式稍有改变,许多学生依旧不会做,或者做错。很多学生都反映物理很难,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题目是做不完的,但是知识却是一样的。如果学生能够把这类型的题目加以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会发现它们的解题思路都是一样的。学生通过小结形成并记忆解题思路,一道题弄懂了就可以解答很多道同类型的题目。可见,对同类型的题目及时进行归纳与小结,归纳共性,形成解题思路,对于学习物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学习的是“机械运动”,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学生刚学习物理,对计算题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这类型的题目确实很多,学生没有一个好的解题思路,碰到不同的题目就无从下手。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类题目进行总结归纳,归纳共性,形成解题思路。有这么一道回声测量距离的题目: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大喊了一声,约1.5 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概是多少米?

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学生首先要归纳出问题的模型,然后总结解题的思路与方法:①首先要理解题目中回声是怎样形成的:物体发出声音后,声音先传播到井底,然后反射回来。知道了声音传播的时间,从而可以先求出声音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s。②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学生很明显可以知道,此时,我们要求的距离恰好是声音走过路程的一半,从而可以快速求出枯井的深度。通过对这类型题目的小结,可以得出解题思路有两步,首先要求出声音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s=vt,然后根据所求距离为声音所走路程的一半h=s,从而得到正确的解题结果。

4 培养学生对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归纳小结,分析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不少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教师讲解过了,自己也做过了,考试考过了,但最终还是做错了。实际上,错题的背后隐藏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漏洞。因此,教师应教导学生,必须要重视这些错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经常做错的题目汇总起来,对这些题目进行小结以及分析,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所在,并从中小结出这些题目的分析思路以及解题步骤,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成效。

5 构建基于知识小结法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关于学生物理知识小结的思考与实践,笔者初步构建了基于知识小结法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课堂上老师讲完本节知识以后,让学生分小组对本节知识进行小结,教师随机抽查并补充。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本节知识归纳到作业本上,进一步梳理知识。在学习完一个学习单元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自我小结,及时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与框架。教师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小结作品,并在本单元的复习课上请学生展示出来,教师给与评价,鼓励优秀学生的同时又帮助了其他学生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小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同类型的题目及时进行归纳与小结,归纳共性,形成解题思路。并把经常做错的题目汇总起来,进行小结以及分析,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所在,并从中小结出这些题目的分析思路以及解题步骤,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错题档案”,并给与指导与评价。

6 初中物理学生知识小结法的重要意义

学生知识小结法在初中物理教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进行知识的小结与归纳,可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破重点、触类旁通,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及时对知识进行小结的习惯,陶冶性情,增强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让学生从物理学习的小结方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也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学生的知识小结也是对教师“教”的一种反思。它像一面镜子,毫不掩饰地反射出教师教学中的优缺点。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小结清楚地了解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科学教学的方法,拓展学生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任长富.探究式课堂小结方式的研究[J].课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1):55.

[3]阎金铎.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栏目编辑 李富强)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应用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