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蓉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审计系,合肥 230000)
资源配置的视角下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基准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胡 蓉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审计系,合肥 230000)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引起重视,国家政府设置了专项资金用于保护环境,而相对应的绩效评价是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从目前情况分析来看,环保资金绩效审计逐渐显现出弊端,面临发展中的“瓶颈”,审计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环保对象相对比较固定,特定环保单位、环保项目,资金运用比较集中,属于一种绩效评价过程。从当前环保资金绩效审计基准模型为切入点,详细论述绩效审计的应用,并从资源配置视角重点阐述了其应用效果。
环保资金;绩效审计;基准模型;资源配置
对于环保资金来说只有合理应用才会促使其真正发挥效能,但从发展现状分析来看,环保资金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基于宏观及中观层面分析,相对应的环保部门没有对资金实施合理调配,这也使得绩效审计工作存在局限,仅仅停留在资金运行绩效层面,而没有实现专项资金配置绩效。从某种程度来说,配置绩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资金综合绩效。基于上述情况分析,审计单位自身功能性不足,致使环保资金绩效未能实现优化配置,缺乏审计评价基准,这是目前最为关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环保资金绩效审计的基准,构建相对完善的基准模型,进一步促使环保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
环保资金只有合理应用才会促使其真正发挥效能,环保资金绩效审计模型的构建不仅丰富了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领域的研究,也符合改善民生、科学发展的社会建设需要。作为环保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工具,在环保部门的绩效考核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环保资金绩效审计模型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所有的研究基本都没有针对性,尤其是对资金应用中的绩效审计基本上是忽视的,对于配置环节绩效并未投入精力;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环保资金绩效审计显然没有个性化,特别是相关的研究基准,主要都是针对特殊环境项目,没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于配置环节绩效审计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基准研究缺失,具有全面适用性的审计基础或是框架没有足够的认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体系构建无法做到大面积推广,从中可以看出,基于资源配置层面,需要对环保资金绩效审计设置具有适用性的模型,解决当前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资金配置主要包含很多内容,不仅是大众所熟悉的污染防治项目,而且还涵盖环境监管项目、区域环境安全、新农村环保等方面。在本研究中,具体描述污染防治环境项目,将最优化作为配置基准,然后全面分析其具体应用。
i:污染控制编号,是申请环保资金企业代号,还有其他项目主体。具体数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依次类推:i=1,2,…,n。
j:污染物编号,主要是根据环保部门每年出台的环境状况报告,然后融合项目单位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挑选污染物,然后对其进行全面地研究,j=1,2,…,m。
Ii:污染控制单元i项目的投资预算,属于已知参数。
B:环保资金主管部门在某段时间内污染防治总金额,也属于已知参数.
Rij:污染控制单元i对污染物j消减率目标,为已知参数。
Wi,Wj:Wi是污染控制单元i的权重,Wj是污染物j的权重,环保主管部门需要进行权衡,重点是针对给予申请专项资金,相对应的污染控制单元,然后有效联系当地产业,还有相应的环保政策,最后予以确定。
Xi:属于非负变量,主要应用于污染控制单元i,给予相应的环保专项资金/万元。
Yi:属于非负变量,污染控制单元i达到污染物消减的目标,属于Xi的函数。
对于绩效审计来说,构建基准模型是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主要是实现最优化配置的需求,在进行目标分析的前提之下,借助函数进行目标表达。
从目前情况来说,污染物排放量正在逐步增多,相关的企业及环保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更倾向于“污染物消减率”,相较于污染物减排量,存在极大的差异性,针对污染物消减率来说,更多的是注重减排量和之前排放量的对比,从某种程度来说更侧重于特殊情况,例如:针对部分排污主体来说,他们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如靠近水源附近,虽然这个区域污染排放相对较少,然而对于环境影响较大,在这个阶段,污染消减指标更具参考价值,它能够具体表现污染治理的时效性,并且可以保证资金绩效得以有效应用,所以对审计单位而言,必须对环保资金采取有效的绩效审计,同时将相关指标列入理想绩效基准,使污染物消减率总计最优化。
例如:n个污染控制单元,向相关环保资金管理单位申请,目标是另一年的环保专项资金,目的是为了进行污染防治,涵盖了多种污染物治理,而环保资金主管部门可以利用的再分配的资金总数是B,,现状是需要对B所在的n个污染控制单元,对其实施配置绩效审计,采取最优法构建,继而形成线性规划模型,再明确绩效基准,由此为环保资金配置评价标准,具体目标函数公式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目标函数中,是将全部污染控制单元,还有全部污染物消减率,基本都实现了最大化。通常情况下,一个污染控制,其目标集中与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的消减,极少的情况下,存在两种以上污染物,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这个污染控制单位从某种程度来说具有相同的目标性,也就是说一个控制单元,一般情况下只存在一个Yi。除此之外,上述目标函数,无论是针对所有污染控制单位,还是所有污染物,都能够辅以相应的权重。为了更好地体现污染控制单位自身的优势,必须要将污染防治项目,与当地产业政策相结合,或是遵循相应的环保政策,突出优势,环保部门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给予不同污染控制单位给予相应的权重ωi。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线性规划模型需要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才能在某种程度有效控制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值或是最小值,具体约束条件如下:
1)资金总量限制。即所有污染控制单元的环保资金总额需要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情况下是将环保部门计划金额作为参考标准,具体如公式所示:
2)消减目标可行性。从现状分析来看,目前污染防治项目正在逐步增多,从而导致“先建设,后拨款”的情况不断增多,假设污染控制单位并未取得环保资金赞助,虽然其环保项目能够如期进行,设施通常继续运作,但是在以下方面遭受不利影响:项目建设、环保积极性、设施开启时间等等。如果出现污染控制单位,但是没有给予相对应的专项资金补充,当Xi=0,对于环保项目而言其消减率目标为p,也就是Yi=p,p<1;专项环保资金补助资金的充裕,污染控制单位获得定量的资金,或是超过项目预算资金的1/q时,Xi/Ii≥1/q,再加上单位自身的筹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100%的消减率目标。从上述分析与建设中可以获得如下公式:
3)污染控制单位的消减率目标值Yi≤1,这个针对的是全部控制单位。从之前的目标函数,再到上述约束条件,从某种程度来说构成线性模型。基于约束条件下,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达到污染物减排最优化,并且能够明确环保资金的具体应用标准。与此同时,能够实现绩效审计的基准,也就是真正确定资金应用最优化。
环保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至关重要,构建相应的基准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环保资金合理使用,继而促使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应用的效应。但是在进行资源配置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详细的客观依据,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现状分析来看,数据获取方式较多,比如:消减率目标、项目投资预算、污染物权重、项目收益数据等,而数据的来源基本上是来自以下方面:环保资金申请书、项目可行报告、验收报告、设备技术手册、现场监测数据等。从某种程度来说数据是非常可靠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完整性与准确性,可以对审计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性,但是当面临数据不完整或是不准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总体来说,环保资金资源配置有效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有研究显示,从资源配置视角分析,环保资金绩效审计基准模型构建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房巧玲,王宜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基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2-57.
[2]郭衍玮.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2015(13):89-91.
[3]周一虹,周畅.政府环境履责审计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探索:以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审计为例[J].会计之友,2015(14):64-66.
[4]郭衍玮.湖泊治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审计月刊,2015(5):23-24.
ResearchonPerformanceAuditBenchmarkModel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SpecialFundsandItsApplic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ResourceAllocation
HURong
(Audit Department,Anhui Audit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000,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gradual acceler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 of our country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s set up special fund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the key issues of current concer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ds gradually shows disadvantages and faces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certain limitations of audit scope, relatively fix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ject, specif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use of fund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capital performance audit benchmark model was taken as an entry points,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audit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ds; performance audit; benchmark model; resource allocation
10.13542/j.cnki.51-1747/tn.2017.04.0024
2017-09-08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6A0364);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6A260);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2016mooc166)
胡蓉(198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审计,电子邮箱:38004454@qq.com。
F239.42
A
2095-5383(2017)04-01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