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能够帮助小学生对于文章的体悟和理解,从而启发小学生的思想和智慧,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智力以及情感等方面都可以因此得到发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补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的主要作用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补白手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14-01
一、补白的概述
“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让学生用丰富而又灵动的想象来填补、解释、说明。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深入文章的内核,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在理解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智慧的桥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手法的主要作用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手法具有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作用。补白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艺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应该得到重视。小学语文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文再创造能力的过程。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对语文的文本进行思考,通过品味词句当中的内涵,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的时候所具备的内心感情,反复玩味,最终感受到文章那些并没有完全说出的内涵和情感。补白就是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理性以及感性的思维,对于文章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灵动的想象力就是补白艺术的基础。所以,补白手法,实际上是让阅读成为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方式。小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替作者说出那些隐藏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成长和思考的過程,是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对于有些文章当中已经描绘出来的场景,小学生应该用形象的思维,在自己的大脑当中构建出文章里面的具体形象场景,用这样的形象场景引导自己去思考问题。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手法具有培养学生感情体验及语言能力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培养学生感情体验的作用。小学语文很多文章实际上都有隐藏的台词,这些实际上也是作者留白的效果,为了让文章更具备含蓄美,这样才能够让读者运用个人的想象进行思考。比如,一些文章当中都会用省略号将一部分的感情或者语言进行省略,特别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这一部分,就需要学生运用补白的方式,对作者的感情以及意向进行探究,深入思考作者最后所表达出的感情和主旨,才能够让补白成功地连接作者和阅读者本身。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从纵向以及横向两个角度进行铺开,尤其是从感情线索和具体线索两个线索着手,对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进行揭示。小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就能够理解这篇文章在感情线索以及变化过程当中的主要形式,从而掌握到感情和留白之间的联系,为小学生在补白方面奠定基本思路。(2)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补白手法重要的一项作用,就是让小学生的读、写、说三个方面的能力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只有懂得如何去说,如何去写,小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更为浓郁的兴趣。小学生的说话和写作的能力都是从阅读和模仿得来的,因此,充分的语言表达,也是促进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训练项目。这一点也充分表明了补白艺术在小学生阅读过程中有着不可以被替代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手法应用的策略分析
1.利用画面补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课文由于文字表述极为抽象,造成了学生对课文认识上的局限和困难,可用补图法来让他们直接感知,加深对课文的领会和对作者用词的体会。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文中提到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开,分别采用了“从两端向中间凿进法”和“竖井开凿法”。对这两种凿井方法,虽然文中有文字介绍,但毕竟不够直观。为此,教学中,老师若能用简笔画加以直观展示,将会省去不少的口舌。同样,学习《泊船瓜洲》一课时,对诗中提到的“京口”“瓜洲”“钟山”“一水”等地名与地标物,如果老师在教学时,能用简笔画加以明示,则对学生理解王安石当时有家不能回的强烈思乡情结,一定能有更深刻地领悟。
2.通过表演补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时地做些表演,能补救文字教材表达的抽象概括性的缺陷,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完善课文的审美功能。如在学习《学会合作》一课时,将“从小口瓶里取小球”的实验搬到课堂,对于学生理解“成功的合作还在心中想着他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将会有更深切的体验。而在学习《望月》一课时,通过表演我与小外甥背诗的情节,则更有助于我们对小外甥“聪明好学”的特点。
3.介绍背景补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缺乏应有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又难以从字里行间捕捉,因而常对文中的人和事感到陌生,在领会上产生偏差。教师要补充这些知识,使其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早》一课中在具体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时有这样一段话“东面正中有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学生们朝着行礼的地方。”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段的时候都感到对这幅画的含义感到难以理解,有些好奇的学生问了,也是含糊了事。这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利的。在这里,我认为我们非常有必要把这幅画的背景含义补白出来:这幅画上的“古树”取其谐音“古书”,再把“伏”和“鹿”两个字连起来取其谐音“福禄”,这幅画的整体含义就是告诫学子们若想取得福禄,若想飞黄腾达,就要认真去读古书,去读四书五经,去读之乎者也。这幅画和封建社会读书人靠读书来考取功名的思想是非常吻合的,也印证了古人的一句名言:“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里的补白主要是把分散的历史情景、故事片断和人物身世、经历、事迹贯穿起来,交代清楚,使学生有完整的印象,全面的了解,以便准确地读懂课文,深入理解主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抓住文章里面的“空白”,运用“补白”手法,让小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感情体验进行想象,继而让“补白”艺术帮助小学生形成形象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等。在补白艺术的具体教学和运用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分析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状况,深入挖掘文章本身的内涵,最终实现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2010(03).
[2]杨娇.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J].文教资料,2013(1).
[3]沈霄朦.“补白”艺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与作用分析[J].读与写,2015(02).
[4]蔡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