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琴++张婧++吴承杨++吴鑫雨
【摘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一带一路”、绿色智能化城市建设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给排水工程专业要培养适应社会、掌握专业核心前沿技术的应用性人才,就必须与时俱进,进行课程优化和海绵城市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专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52-01
一、海绵城市及国内海绵城市课程研究现状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国外关于海绵城市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较早,成果突出。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将最佳管理实践(BMPs)应用于城市雨水管理中[2],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低影响开发(LID)理念[3]。1999年,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等[4]。1996年,德国提出了“水的可持续利用”理念,强调“排水量零增长”[5]。20世纪90年,澳大利亚提出了将城市水循环和城市发展相结合起来的水敏感城市设计[6]等。同时,国外在城市的水系管理上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7]。
我国关于海绵城市的研究还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继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后,2014年10月,住房建设城乡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8],2015年4月,公布了首批16个试点城市(新区)名单。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9]。国内很多学者也在积极的开展海绵城市的学术研究及实践应用。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关于海绵城市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推进。
但是在海绵城市课程建设方面,仅北京大学开办了几次可持续城市水管理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修班[10]。2006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车伍教授和李俊奇教授合著出版了《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专著[11],学校相继开设了《城市雨水系统工程》、《城市雨水与水环境系统工程》课程。在实训室建设方面,仅北京建筑大学建有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雨水综合实验楼[12]。
因此,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专门开设海绵城市课程,有些高校开设的海绵城市研修班或是跟雨水处理相关的课程,缺乏海绵城市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海绵城市的教材和实验室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人才培养的辐射范围和条件有限。因此,在海绵城市研究和应用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學校关于海绵城市的人才培养却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
二、给排水工程专业开展海绵城市课程研究的意义
海绵城市涉及的专业主要有给排水工程、园林景观和环境工程等。根据研究,目前国内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对海绵城市相关知识的系统化介绍,这已经成为阻碍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最大问题[13]。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体专业,给排水工程专业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担负着为海绵城市技术深化研究提供基础,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迫切需要开展海绵城市课程研究。
在雨水管理方面,我国长时间以来推崇“排的越多、越快、越顺畅”的雨水排水系统的建设设计理念,忽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造成城市“雨洪内涝”情况愈演愈烈。而“海绵城市”理念对于雨水的管理模式为雨水存储、渗透、净化、利用等方面,这样有利于利用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传统的给排水工程专业关于城镇和以此为基础的排水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要[14],海绵城市的理念急需融入到给排水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中。给排水工程专业必须实现与时俱进的专业转型和发展,才能提高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与社会结合紧密的专业人才。
三、高校给排水工程专业开设海绵城市课程的必要条件
海绵城市课程可否在高校开设,主要取决于能否满足课程开设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立足高职院校给排水工程专业,统筹考虑海绵城市涉及的相关专业,通过专家调查、市场调研等方法,深入探析给排水工程专业开设海绵城市课程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教辅资料,如,《海绵城市》教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师资条件,有满足课程教学及研究的专业教师团队;实验实训条件,包括课程教学必须的实验实训场地、实验实训设备、仪器等。
参考文献
[1]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5,(3):59-64.
[2]罗毅,李明翰.海绵城市建设:美国雨洪管理景观设计学课程体系案例[J].景观设计学,2016,4(2):62-77.
[3]胡东起,陈星,张其成等.低影响开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7,35(4):18-21.
[4]喻晓蓉.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5].陈章全,陈世雄,尤飞等.德国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农村工作通讯,2017,(8):59-61.
[6]徐瑾.城市水循环系统发展规划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
[7]高嘉,王云才.美英澳3国雨水管理系统比较与启示[J].中国城市林业.2016(03).
[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发布实施[J].城市规划通讯,2014,(21):8.
[9]居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J].2015,(20):12-13.
[10]彭岩.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中国高新区,2017,(21):182.
[11]张莹.城市雨水管理与利用技术[J].中华建设,2012,(08):162-163
[12]刘阳.北京建筑大学在城市雨水系统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N].科技日报,2017-06-29(006).
[13]罗毅,李明翰.海绵城市建设:美国雨洪管理景观设计学课程体系案例[J].景观设计学,2016,4(02):62-77.
[14]张斌.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9):88-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