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润+周玄辉
摘要:白居易世敦儒业的家庭成长环境,早年颠沛流离的成长经历,初入仕途的政治热情,使其具有了“崇雅斥郑”的音乐审美活动取向,美学特征表现为“中和”之美。
关键词:白居易 “中和” 音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0053-02
一、白居易家学渊源及早年经历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白居易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市,当时其父白季庚四十四岁,母陈氏十八岁。他出身于一个“世敦儒业”(《旧唐书·白居易传》)的书香门第,与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有关,据《太原白氏家状二道》称:白居易的祖父白锽,“幼好学,善属文,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年十七,明经及第”。父白季庚,也是“天宝末明经出身”。他的外祖父陈润,亦是明经出身,曾任鄜城县尉,是大历中有知名度的诗人。白居易的家庭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之家,家学渊源深厚。
白居易年幼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后,强藩剧镇割据称雄,时而互相攻伐,时而连兵抗拒朝廷,战祸连年,民不聊生,河北、山东、河南一带,为害更甚,白居易从此开始了辗转多地的生活。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诗云:
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忧来起长望,但见江水流。云树霭苍苍,烟波淡悠悠。故园迷处所,一望堪白头!
全诗的意境和感情基调是沉重而沉郁的。这一年,二十七岁的诗人已经备尝生活的苦涩和人生的艰辛了。
二、“中和”之美思想源流
西周末年的史伯、春秋末的晏婴在论述社会政治问题时认为“声一无听”“和六律”才能“充耳”,认为音乐是诸多因素“相成”“相济”所构成。老子对对史伯、晏婴的思想进行哲学概括提出“音声相和”的命题。后来医和、伶州鸠则强调音乐必须“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必须“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即认为只有“中”而不“淫”,合乎一定的律吕才能成就音乐之和。荀子不仅认为雅正之乐的根本特性是“中和”,而且说:“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征诛、揖让其义一也:出所以征诛,则莫不听从;入所以揖让,则莫不从服。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①而且认为这种音乐的社会功用也在“中和”,因而在历史上第一明确地将“中和”作为一个范畴提了出来。根据“中和”准则,荀子对音乐做出了明确的去就、取舍:“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荀子认为“礼乐”的特点是“中平”“肃庄”,称“中和”之乐为“礼乐”,称“姚冶”之乐为“邪音”,就突出表明“中和”必须以礼乐为本,音乐必须以礼义为根本准则。所以“礼乐”这一范畴充分反映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本质特性,它的提出是对孔子思想的又一重大发展,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荀子所说的“礼乐”就是《韶》《武》一类雅颂之乐,其典范则是所谓《清庙》之歌,荀子对此类音乐的赞美和推崇深刻影响《乐记》和《溪山琴况》,甚至对炎黄子孫的音乐审美心理都影响颇大。荀子《乐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记·乐书》也保存《乐记》十一篇文字,其思想主要是《乐记》的思想,如下:“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滞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搥,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
“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磐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
司马迁在《史记》中反映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是《乐记》和《韩非子·十过》两文的音乐美学思想,总结“乐不可以妄兴”的历史经验,认为雅、颂之音可以使“民正”,进而“天下治”;郑卫之音则会使“心淫”,进而导致“身死国亡”,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古琴音乐美学思想有一定影响。
三、白居易“中和”音乐美学思想
(一)论乐之本与末,古与今
在《沿革礼乐》论乐之本与末一文中,他注重音乐与时代的关系,认为礼乐非天地所出,是人为的结果,因此应因循人事,进行相应的革新。
在《复乐古器古曲》一文中论述乐之今与古,指出政治和音乐的关系,明确反对冥顽不化的迂腐意见,进而提出音乐的邪与正和乐器的新与旧无关,与乐曲的古和今无关,这是对重古轻今者的绝妙反击。
(二)论乐之崇雅斥郑
他提出“正始之音”的概念,并以此与“郑卫之声”相对。其诗有具体论述:“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清夜琴兴》)“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听之不觉心平和。”(《五弦弹》)。
《清夜琴兴》《五弦弹》两诗表明“正始之音”与声调激越、演奏手法多样、令人感慨多情的五弦之音恰是相反,而与《乐记》推崇的清庙之乐相同。因此“正始之音”就是雅乐,即为荀子所言“礼乐”。白居易推崇雅乐,贬斥郑声,甚至认为亡国与音乐有关。“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华原磐》)“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法曲歌》)。
作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废琴》《五弦》《歌舞》《和思归乐》《七德舞》《法曲歌》《立部伎》《华原磐》《胡旋女》《五弦弹》《骠国乐》《西凉伎》《听弹<古渌水>》等是其“和美”思想的具体实践。其中《骠国乐》很有代表性,诗云: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体生疾苦心惨慽,民得和平君恺悌。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欢。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白居易所创作的这首诗,记述了唐贞元十七年(801)骠国(古缅甸的前身)乐舞来大唐表演的情景,描写乐器较多,队伍庞大的演奏乐队,场面甚是壮阔。由中央电视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缅甸宣传部国家影视管理局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舞乐传奇》讲述的就是这件事。白居易这首就是表达他对政治清明、人情和善的“和美”思想的追求。
四、结语
白居易深受儒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继承了荀子提出的“中和”音乐美学思想,继承了唐太宗、魏征关于“乐在人和,不由音调”的音乐美学思想,继承了《史記·乐书》“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的思想。其承继儒家审美理想,赞美人心“和平”和“中和”之德,他说:“至哉中和之德!……故君得其中则人得其所,人得其所则和乐生焉。是以君人之心和则天地之气和,天地之气和则万物之生和。于是乎……悦之以中和之乐……鼓之以安乐之音,则人易和悦。……中和之化,夫何远哉!”(《策林·兴五福销六极》)白居易的结论是:要做到取消郑卫之音,恢复“正始之音”,其办法就是改善政治,和善人情。
注释: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荀子·乐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参考文献:
[1]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4]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