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儿童性教育:从羞于启齿到科学引导
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今年3月,杭州萧山一位妈妈吐槽学校发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大”并晒出图片,引发网友热议。此后,网络上时有“我们需要怎样的性教育”的讨论。当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老师日益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而儿童性教育该教什么、怎么教,难点、误区何在,也成为性教育亟待破解的局。
据“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数据显示,媒体2013年到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有1401起,受害的人数超过2568人。公开曝光的还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2013年到2016年,全国的法院审结的猥亵儿童案就有10782起。每天法院审理结案的猥亵儿童案就超过7起。
面对众多的儿童性侵案例,“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孙雪梅说:“真的不是因为有大量的性侵儿童的案件,大家才去重视性教育,而是就跟学其他的基础的生存技巧一样,我们的家长,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普及。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那么快的。”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看来,未成年人性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自信、快乐的男生和女生的过程。内容包括身体的、性别的、关系的、安全的和审美。身体包括对男孩和女孩身体结构、功能的认识,健康和保健能力掌握;性别包括从心理上对生物性别的认识、悦纳,社会行为的学习和表现;关系包括与父母的沟通、与同辈的沟通(包括同性和异性)、与师长的沟通;安全包括身体的安全、心理的安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网络安全等;审美包括适合各年龄段的健康美,美的底线(安全),美的前提(健康),美的基本(适宜)。因此,这一教育是素质教育,是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是关乎个人幸福、家庭美满和社会文明和谐的教育。
“女童保护”公益项目于2014年对义务教育小学阶段1346名男生、2136名女生的调查显示,仅有20%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48.3%的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31.7%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在“女童保护”公益项目访问的394名教师中,49.7%从没对学生开展过性教育,开展过一次的占12.6%,两次的占12.6%,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25%。
“对性缺乏科学的态度,对有关性的困惑没有益于健康成长的求助途径,对多元的性观念和文化信息没有科学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容易受到好奇、冲动、崇尚时尚、同伴压力等影响,做出不利于自己成长的抉择。”张玫玫说。
著名性学家彭晓辉说:“现今青年人的结婚年龄在延后,面临外界的社会信息大量涌现,那就意味着不进行正规的、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性教育,他们会接受外界鱼龙混杂的社会信息,所以要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消极的等待反而是有害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今年3月,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吐露了当时的心境——
“由于我们社会的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让大家觉得谈性这件事是很难以启齿的,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都很难进行这种教育,所以它的这种敏感性让我觉得我必须有一个相对来说安全的、安静的、安心的环境,踏踏实实地做儿童性教育的研究,在可以呈现成果之前,尽量把这个研究做好。但我们编写的读本在网上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热议,让我觉得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面对公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都明确规定学校要开展性教育。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的要求。那么,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适时”的呢?
在刘文利看来,从孩子出生性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并伴随终身。“当孩子问父母我从哪儿来的,回答孩子就是性教育启蒙。在早期儿童性的发展过程中,更早的是从父母对他能够提供的教育环境和支持里体会到的,比如孩子的早期性发展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需求就是皮肤的接触。所以,我们提倡父母在孩子早期要多给孩子拥抱、抚触,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安全和幸福。我国有那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他们特别需要肌肤接触的时候,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父母却不在身边,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拥抱、抚触和关爱,其实这对他们的性发展是不利的。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关爱和幸福是父母能为孩子提供的早期性教育。”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基于对儿童认知科学的研究,刘文利强调:“0到8岁是儿童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儿童早期大脑的发育处在非常活跃的阶段,特别是在0到6岁这个时期,儿童获取的大量信息和与环境的互动可以帮助他们建构很多概念,奠定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在探索他周围的世界了,触觉是孩子特别早感知这个世界的途径。孩子一出生就伴随着性的发展,所以性教育也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整个人生阶段都需要性教育。”
刘文利举例道:“父母对孩子身体的态度,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传递给孩子的。比如说父母在给幼儿换尿布的时候,若是表现出来很怕臭,捂着鼻子,躲开身体,这些肢体语言和各种表情都在给孩子传递‘身体是脏的’信息,这是对孩子身体不友好、不接纳的态度,其实孩子都是可以读懂的。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是否尊重,能否及时地帮他清洗,让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接纳感,逐渐地帮他建立起对身体的这种尊严,是早期非常重要的一种性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性教育课上羞涩地笑
大多数父母会认为,女孩玩洋娃娃、过家家,男孩玩飞机、坦克玩具,这是男孩、女孩的天性使然。刘文利解释道:“在孩子玩什么玩具方面,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多种选择,而不因孩子的性别去限制玩某一类玩具。父母在这方面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在向孩子传递一些关于性别的认知,这些认知都对孩子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早期的儿童教育中,其实父母有意或无意地都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平日生活中,当孩子问“我从哪里来”的时候,不乏有父母会搪塞回答: “从垃圾堆里捡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影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引领孩子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刘文利说:“如果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父母特别积极友好、公开坦诚地对孩子说‘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真好’,如果孩子还小,这个时候父母用很简单的语言解释,孩子就已经知足了,但是能传递给孩子‘性的这个问题我是可以问爸爸妈妈的,而且爸爸妈妈很愿意告诉我’这个信息。相反,如果父母说‘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呢?你将来长大就知道了,你现在不需要知道’或者是编个瞎话敷衍一下,这其实在孩子早期对自己身体认知,对自己生命的认知,都给予了很负面的影响。”
谈及儿童性教育如何把握“度”,张玫玫说:“儿童性教育要适时、适度。适时即儿童性教育要根据儿童的需求开展,而且现实的教育要为成长的下一步甚至未来打基础。需求包括对疑惑答案的渴望和认知思维对答案的接受理解程度。适度即答案深度要根据儿童思维接受度,认知发展不同对答案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根据儿童提问给予简单直接回答,继续追问同理回答,直至不问停止。把成人对问题的理解都告诉儿童,他们听不懂,也许还会冲淡或忽略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而回答敏感性问题时,其实敏感是性成熟人们的性心理反应,性生理未发育前,心理对成人敏感的事物没感觉,像对其他事情一样好奇,只是想了解自己需要的答案。”
关于儿童性教育的“适时”,彭晓辉认为,青少年要根据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需要来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内已经掌握了个体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所以基于这些规律编撰的儿童性教育教材是可行的。在全国各地来看,东部的发达地区和中部西部的非发达地区,要有所区别,发达地区可以讲的深一点、透一点,非发达地区就可以讲的浅一点、隐晦一点,而有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还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和民族习惯需要。
在《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中,像“妈妈的卵巢产生卵细胞”“爸爸的睾丸产生精子”等一类具体的关于生命诞生的描述使一些父母担忧“让孩子了解性的细节,可能诱发孩子模仿”。对此,刘文利回应: “这种担心是成年人的脑子里自己杜撰出来的,到目前为止,没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性教育会‘诱发’孩子发生性交行为。”
有父母更是担心性教育会导致初次性交时间提前,而据刘文利介绍,国际上做了大量的研究——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其中引用了一项专门针对性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综合研究。这项研究总共审阅了世界范围内87项性教育效果评估研究,其中29项来自发展中国家,47项来自美国,11项来自其他发达国家。综合研究的结论是,性教育取得了推迟初次性交时间、降低性交频率和减少性伴侣数量的效果。在这87项研究中,没有任何一项研究发现性教育会导致初次性交时间提前。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性教育业也不例外,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努力。在性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张玫玫说:“家庭——未成年人性健康教育开始和持续的场所,家长的做人、做事、交往、处事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童话故事的讲解,事件的分析,电视情节的讨论都是教育时机;其特点,具前瞻性、及时性、连续性和个性。学校——按多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过程都可作为性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和给予的时机;其特点是科学性、权威性、普遍性。社会——运用科学、艺术、生活、教育等各种媒体提供各年龄段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科学性价值观、性知识、行为方式、行为规范等;特点是广泛性、舆论氛围营造性、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不足)性。”
关于学校性教育的开展,刘文利提出:“开展学校性教育,必须由受过良好培训、能得到有力支持的教师负责执教。教师一起备课、观课、说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制度化的教研活动,教师能够顺利地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性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