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志勇
中国乡村教育的现代化之路
文 | 张志勇
2011年,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拐点:城镇人口占比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51.27%;2016年,城镇化率为57.35%。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对我国教育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意味着乡村教育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意味着乡村教育人口和城镇教育人口的占比正在朝着城镇超过乡村的方向快速推进。由此,我国教育正在进入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教育,日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在价值定位上:培养现代人 长期以来,中国的乡村教育在其办学价值定位上,一直陷于“务农”与“离农”的矛盾纠葛之中。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到了走出“农本教育”和“城本教育”的价值冲突的时候了。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新型农村教育发展是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改变传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旨在促进系统中各个要素全方位进步和社会结构功能不断增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农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农村教育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所有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上和现代性靠拢,最终成为具有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理念的现代人。
在文化选择上:城乡互喻 廖太初先生曾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工具,在整个文化系统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文化不知往哪里走,教育也就不知道往哪里走。
在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和城镇文化不再是落后和先进的分界线,要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角度,重新审视乡村文明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意义。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教育时代,文化选择必须坚持城乡互喻、相互借鉴,把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进行融合,实现价值重构。
在资源配置上:弱势补偿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校舍、设施、图书和教师配置等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一系列关于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点,就是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标准。以教师配置为例,要求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看起来似乎是公平了,城乡标准都统一了,但是,乡村教育和城镇教育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乡村教育来说,不但要统一标准,而且要进行额外的补偿性投入。
在课程实施上:城乡并重 2003年,我到巨野县调研时,看到一所学校,院墙都倒了,有一根水泥电线杆在校园里平放着。我问这是干什么的,他们说,让孩子在电线杆子上练平衡。或许可以说,它和城里人在鞍马上练平衡具有同样的教育功能。
这启示我们: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乡村学校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高大上的城镇教育资源,要坚持城乡并重,善于用好乡土教育资源。巨野县乡村学校教师朱良才老师的童话数学,就大量地将农村生活引入数学教育,这样的教育更有助于培养人,更有意义。不要把农村的教育资源都看作是薄弱的、落后的,实际上许多乡土教育资源恰恰是城市所不具备的。总之,乡村教育既需要像城镇学校一样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同样需要脚踩大地,用好农村自身所独有的教育资源,把它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
在社教关系上:乡教结合 学校永远都是公共服务机构,它是文化和文明传播的高地。要正确处理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建设的关系。在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打开乡村学校的大门,做到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乡村教育必须参与到乡村文明、乡村建设进程中去,将乡村教育融入乡村生活,同时获得乡村资源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支持。
我国乡村教育正在向城乡一体化教育迈进,乡村教育发展开始进入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如果说,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采取的是“城市优先”战略的话,那么,我国教育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之后,城市就要反哺农村了,乡村教育发展进入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弱势补偿的新阶段。
提升家庭教育资本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里,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里。在我看来,当前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的最大差距不是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而是家庭教育的差距。要振兴乡村教育,首先要振兴乡村的家庭教育,提升家庭的教育资本。教育资本的投入,不仅仅是钱的投入,更有父母投入在孩子身上的家庭教育时间和家庭教育质量。这是当前乡村教育和城镇教育存在的最大差距。
近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教育的问题已经不是学校自身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问题。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校教育和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全面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其目的就是要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全面加强家庭教育。
改善校外教育资本供给 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不仅包括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还有社会教育环境。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的第二个方面的差距,就是校外教育资本供给的差距。如何尽快建立乡村校外教育体系,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我们在乡村校外教育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2229个,惠及66145名儿童;建设了5200个乡村少年宫,为乡村儿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校外活动阵地。
与此同时,山东省一些乡村学校,将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延伸到乡村社区,建立了村居家长委员会,成立了“村居学习互助组”,七八个孩子组建一个“学习互助组”,孩子们在周末、节假日,轮流到不同的家庭去学习、做作业,或者开展有益的活动,由家长轮流值班。在家长委员会组织下,“村居学习互助组”已成为乡村孩子校外教育的有效组织方式。
强化政府教育资本供给 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2014-2018年,山东省规划投资420亿元,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覆盖9765所学校。其中校舍建设资金340.69亿元、生活设施设备配备购置资金11.07亿元、教学设施设备购置资金69.12亿元。
政府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一是要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包括校舍、设施、图书馆、操场,这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二是要实施“均等+补偿”的财政拨款政策,就是在统一城乡学校财政拨款标准的基础上,对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实施额外的拨款制度。
城乡统筹,以城带乡 总体上讲,当前城镇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条件、教育质量、教育管理水平,都是高于乡村教育的。为了充分发挥城镇优质教育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山东省结成了2988个城乡学校对子,覆盖了近3000所乡村学校。
为了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我们在宁阳县试点建设“1+1城乡学校命运共同体”,就是把县城的1所好学校和乡村1所薄弱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实行“一校两区”办学体制改革,这是将来彻底解决乡村教育,迅速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以城带乡的一个重要改革。
人力资本的供给:校长+教师 人才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资源。在乡村教育人力资本供给方面,国家实施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着力建设一支“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这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我认为,校长更重要。如果说,教师是兴教之本的话,那么校长则是兴教之源。因此,山东省在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乡村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力争用城镇学校的优秀管理者将乡村学校校长队伍更换一遍。
教育供给:德育美育体育+智育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的供给来讲,人们最重视的无疑是智育,是文化课教学。我认为,这是一种“教育质量陷阱”。好成绩是好学生做出来的。也就是说,有了好学生才有好成绩。如何培养好学生?无疑,培育好学生,首先要重视德育、美育和体育课程。现在,不少地方的乡村教育也像城镇教育一样,弱化了体育,开不齐音乐美术课,德育也脱离了生活教育。这种教育与推进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是背道而驰的。在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德育、美育和体育。
以体育课程为例,体育课程的意义在哪里?体育越来越具有全人教育的意义,体育不仅仅是生命机能的教育,它是超越自我的教育,是最好的团队教育、积极的人格教育。
基于“互联网+”的共享教育 教育信息化浪潮汹涌而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教育生态。人们日益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器。但是,我发现,乡村教育正在陷入一种教育公平的悖论。也就是说,在不少地方,教育信息化不仅没有发挥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反而在不断地扩大教育公平的鸿沟。
导致乡村陷入“教育公平悖论”的根本原因何在?教育信息化看上去很美丽,乡村学校如果不解决带宽问题,不解决资源供给问题,不解决终端设备问题,不解决使用信息化的费用问题,教育信息化浪潮是无法真正惠及乡村教育的。
我希望在山东实施“1+1城乡学校共享教育战略”。第一,城乡学校学科教师同步教研,共同开展教学研究;第二,城乡教师同步备课,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城乡学校同学科教师错时上课,城里老师先上,乡村教师后上,把城里教师的上课资源转化为乡村教师的课程资源;第四,城乡教师同步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
责任编辑: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