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阳
你最美的样子
——记辽阳县刘二堡镇河南小学教师马洪丽
◎李 阳
采访马洪丽老师,像是赴一场承诺已久的约会,从春天就开始计划,直到6月中旬,夏天早已到来,才最终成行。也许是因为酝酿了相当的时间和情绪,对这次的辽阳县之行,我满怀期待;对马老师,更是充满了想象。
当地教育局的朋友们似乎特别理解我的心情,在我来之前,就已先期到学校了解过马老师,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待我在辽阳市下了火车,坐上他们的汽车,在驶往马老师所在的辽阳县刘二堡镇河南小学的路上,他们就迫不及待、抓紧时间轮番向我介绍。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关于马老师的点点滴滴,满足着我的期待,填补着我的想象——
今年53岁的马老师,在村小工作了三十多年。她从小学习就好,是班里的佼佼者,17岁考上了师范学校。当时的中师是提前招生,不能参加中考,但凡能考上的,都是班里学习成绩排在前3名的。
19岁毕业后,马老师就一直在学校当老师,而且一直带班当班主任,一带就是6年。
当年好多跟她一起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同学甚至她的学生,如今不少都已经在辽阳的政商界颇有建树,如果她想离开,机会肯定是有的。马老师也并非没有过动摇,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留下来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想改变初衷,“当年报考师范就是为了当老师”;二是舍不得离开教室和学生,“一进教室啥都不想了”。
马老师还有两年就退休了,之前也没为自己争取过什么,现在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评上高级职称了。
对自己30多年在村小工作的辛苦,马老师特别平和。她教过的学生都说她特别好,马老师是他们童年美好的回忆。
…………
聊起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小老师,教育局的领导们竟有说不完的话,言语之间满是赞赏和骄傲,仿佛在一层层打开多年不曾触碰过的包裹,展示自家尘封已久的珍宝,让来自外乡、渴望见到它的我好好欣赏。
似乎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可马老师为什么能让上级领导一致认同?难道就是她的平凡、她的坚持、她的“平和”?她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村小工作,三十多年过去,一定有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困难,她怎么可能做到“特别平和”?学生眼里她的“好”也是“特别平和”吗?我的疑问,也许只有见到马老师才会有答案。
听着,想着,好奇着,马老师所在的学校越来越近了。
一
通往乡间的路,笔直而平坦,道路的两旁齐刷刷挺立着要么柳树、要么杨树或者榆树,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树,但在酷暑即将到来之前,它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做着了不起的事:让自己枝繁叶茂,悄然为路上出行的人们准备了荫凉和风景,为从城市到乡村的路人贴心地做好了过渡和铺垫,使远道而来如我一样的人倍觉清凉、舒适。
我们的车穿过热闹的小镇刘二堡,再打开车窗,乡村的风景已在眼前了。一个个农家小院闪过,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掠过,一条蜿蜒的小河经过,河南村到了,河南小学也到了。
学校的周围,三面环绕着农家院,院子里过道两边自家种的青菜绿成一片,应该已经到了可以采摘的时候。房前屋后偶尔有人在忙着,空气中弥漫着炊烟的味道,即便学校就在附近,也仍然散发着乡村特有的宁静和祥和。
快到中午了,校门口已经有家长在等孩子。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崭新而庞然的伸缩铁门,貌似与这所村小的规模不太协调,但它的坚固和密实却有一种特别的力量,隔开了学校与社会,保护了校园里孩子们的安全,学校安心,家长放心。
学校的操场不大,迎面是三层砖红色的教学楼,楼面外墙上写着“文明进取,健康快乐”8个大字,楼前正中矗立着五星红旗。操场的地面还是水泥和石子混合的材料铺就的,大概已经有些年头了,有的地方凹凸不平,水泥脱落了,露出了石子。条件虽然简陋,但校园里却规划有致、干净利落。大门的左边是食堂,还有乒乓球桌和篮球架;右边也有篮球架和简易的排球场地,想必能够满足孩子们基本的体育活动。墙上画着宣传画,介绍着安全常识、习惯养成规范,推荐着好书。
校园里最有特点的,是墙边一排柳树遮蔽下自然形成的一片荫凉舒适的区域。受校园空间的限制,树不多,只四五棵,但每棵树下都有一组用木桩和木板制成的长桌长椅,木头本色,简单加工,没有特别的修饰,却朴实而乡土,看着就觉得亲切,60后的我恍惚回到了童年。不知道这些桌椅在这里安安静静服务了师生多少年,大概因为多年的风吹日晒,桌椅原本的木头颜色已经变得乌黑发亮,看着不觉破旧,反有一种特别的厚重和沧桑在里面,让人想到了过往和历史,想到了曾经的校园故事。
想象着炎炎夏日,课后时光,师生们在这里卸下负累,一边纳凉,一边或休息,或学习,或闲聊,或嬉戏,多么美好!其实,这份惬意和自在,也是教育的需要。能在一个各方面硬件尚需加强的村小,创造出这样一个让人身心放松的小天地,抚平师生随时可能有的焦虑,我想,管理者对教育一定有着超越功利的深刻理解。
二
还没看够,县教育局的傅局长、中心校的兰校长和河南小学的张校长就已经迎上来,带我走进教学楼。像所有学校的教学楼一样,进了楼门,左右两边的展板上一定会是学校引以为傲的老师和学生;不同的是,两边的展板——“教师风采”和“师德标兵”的显要位置上都有我要见的马洪丽老师,足见她的优秀。照片上的马老师身穿红色连衣裙,微笑而婀娜地坐在树下。她的美一下子就震到了我,让我由不得多看几眼,去二楼见马老师的心情更迫切了。
一楼走廊两边的墙上是学校的另一份荣耀。作为学校,最值得骄傲的不仅是好老师,还要有好老师教出的好学生——那些日后有出息的学生的照片、简介和毕业后的寄语挂满了一楼走廊的墙:有最终考入清华大学的滕爽、考入复旦大学的高超、考入西安交大的徐广昊、考入北邮的王贺章……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小,究竟有怎样的力量把这里变成藏龙卧虎之地?村小里的老师究竟有怎样的本事,让这里成为这些农村孩子蓄势待发的人生起点?
一边上楼,兰校长一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前世今生”。原来,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创办于1908年,原址是“刘家大院”。据说当年刘家老二生意做得好,见了世面,有了钱,就回家乡兴办教育,在这里开私学馆,取名“河南学堂”。史料记载,这是辽阳县最早的学堂。1989年旧房完全拆除,1990年建了现在的教学楼。虽然曾经的学堂不见了,但百年学堂的教育精神并没有消失。现在河南小学的校歌取名《南小的学堂》,就是沿用了旧时的名称,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文化的传承。难怪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不断刷新学校的骄傲,原来先人对教育的重视早已作为一种传统,给来到这里读书并走出村里、走向世界的后人们注入了能量。学校的成绩和学生的成才,都自有其百年的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也许,正是这份百年根基,才使得这所学校在其他村小逐步萎缩、生源明显减少的当前,还依然保持了拥有505名学生、31位老师、12个教学班、2个学前班的完全小学的规模。
三
来到二楼教师办公室,终于见到了马洪丽老师。她带着几分羞涩,微笑着过来跟我打招呼,声音小到我几乎没听清她说了什么,就安安静静地陪在我身边。
比起照片,真实的她给我的直观印象就是:好美啊!美到我会在片刻间忘了要采访的是一个村小老师。在村小工作30多年,环境艰苦,日日操劳,不该是脸上有沧桑、身上有岁月、举止有年轮的样子吗?可马老师偏偏不是。她大大的眼睛、高高鼻梁、白皙而有光泽的皮肤,似有几分异域的洋气;她的脸上带着淡妆,烫过的短发打理得一丝不乱,一套黑色系夏装——带着民族风的真丝黑底白花短袖小衫和现代时尚风的黑色阔腿裤,脚踩一双白色凉皮鞋。就算我再不懂服装搭配,也看得出马老师打扮和衣着的讲究、用心。关键是,这套衣服穿在马老师身上不仅合身,而且得体,让美丽的她平添了优雅和端庄。眼前的马老师,完全颠覆了我对村小老师的印象,不像是五十三四岁,也不像在农村小学辛苦工作多年,倒像大家闺秀,恰好中年,温婉知性。
见我盯着她的衣着,马老师笑着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这身衣服是女儿昨天特意为她选的,为了见远道而来的客人。其实,不管衣服的来处如何,其体现出的自尊、自律和对他人的尊重以及美好,我都能领会到,并深以为敬。
在我看来,教师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同样重要,面对学生,它们都会作为教育的元素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好老师,会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自己内外兼修,表里都美。马老师美得如此超越年龄和经历,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
上午的课已经结束了,走廊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传来。下午马老师没有课,我有了更多与她相处的时间。不过,马老师并不是一个主动、健谈的人,更多的时候,她就安静地、微笑着听别人说,偶尔插几句话。而关于她,真的就是了解她的同事们一直在聊着——
傅局长以老同学的身份说起马老师:她们情同姐妹,从初中到师范一直在一起。学生时的马老师学习好,当年中师招生,预选时就被选上,成绩排第一。她乐于助人,有特长,唱歌跳舞、体育活动样样都行。当过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就到马家小学工作,那也是一个村小。这么多年,她就一心一意当老师,甚至没为自己的职称争取过什么,好多机会都错过了。
兰校长以家长的身份说起马老师:自己的女儿当年就是马老师的学生,当初有条件让孩子去镇里任何一个好学校,但因为马老师,把孩子送到了这所村小。马老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自不必说,她的性格温和、开朗、阳光,对女儿的影响更大。一个女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期能遇上马洪丽老师,实在是幸运的事。其实有提拔的机会,可她不去抓,就这么一直当老师,做班主任。
张校长以领导的身份说起马老师:在接任校长后的几年里,学校所有的荣誉都与马老师有关。她是一线教师的标兵、表率,无论教学水平还是人品都好,给她的荣誉她常常让给年青教师。最难得的是,她在我们这个集体始终散发着正能量。她凡事不计较,领导和老师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有什么矛盾,她都能从大局出发,积极协调,主动化解,帮着做工作,促进事态向好的方向转化。
一边说,张校长还一边拿出一个工作笔记给我看,上面清清楚楚记着近年来学校获得的荣誉。的确,在市、县优秀教师、优秀中队、学校三好班级等多项荣誉里面,都有马老师的名字。它们再明确不过地表明,马老师做好了自己,也带好了班级,更贡献了学校。
…………
大家聊着马老师,而马老师微笑着,不多言语,好不容易开口说话了,说的又是别人:“其实我跟大家没法比,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咱学校有才的老师特别多,有的老师上的课还评上了省级优秀课呢!前几天‘六一’晚会,校长的舞跳得好,音乐孟老师歌唱得好,李主任太极拳打得好……”说起别人,马老师都是赞美,却不是客套,那份由衷的敬佩和羡慕,应该是骨子里真诚和谦逊的自然流露。
四
午后,我们来到校园墙边的柳树下,坐在简易舒适的木板凳上,微风拂过,柳叶飘飘,送来阵阵清凉。虽然只是校园一角,但对于美丽的马老师,这里,真是最好的背景。6月的阳光还不炙热,刚刚洒扫过的校园透着湿润,周围有学生的欢声笑语,光线、温度和氛围都刚刚好,接着村小的地气,散着乡间的诗意。坐在这里的马老师神情放松,笑意盈盈,面料柔软的衣服随风塑造着她的美。
我不断提问,听马老师断断续续说从前的自己。
马老师告诉我,她从小就在农村生活,母亲是农民,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父亲在社办企业上班,还有弟弟妹妹。家里穷,自己就想早点上班,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帮家里减轻负担。所以初中毕业就报考了中师。19岁毕业先在马家小学工作,语文数学都教;第二年又到中心校河北小学当音乐老师,没专门学过音乐,但当时学校缺音乐老师,自己又稍微懂点儿,会踩风琴,就去教了一年音乐;后来有机会到县里的河北中学,教了一年两个月后,小学缺老师,中师截留,要充实小学师资;1986年10月,她又听从安排,到了河南小学,一直到现在。马老师的教龄34年,其中30年在河南小学度过。
30年,只在这所村小!我有点明白为啥没有什么惊天业绩的马老师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那么优秀了。30乃至34年,19岁到53岁,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给了村小,给了教育,这样的业绩还不辉煌吗?
谈起当年的选择,马老师特别淡然,没有遗憾和后悔。她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我问马老师靠什么坚持下来,马老师客观评价自己:“我大概比较适合做教师,也没有其他能力,又不善于表达,就兢兢业业工作呗。”事实上,坚持30年哪有那么轻松!
当年的百年学堂历经风雨,年久失修,条件一定很差吧?我问。马老师给我找来一张她刚参加工作时的照片。照片上年轻的马老师不施粉黛,是那种天然的美,纯粹、干净,透着青春的朝气,正拿着书本跟一位老教师研究着什么。灰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衣、红色的领带,衬得马老师如明星一般娇美又文雅。看得出,即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条件艰苦,只要在校园里,马老师在衣着上也不含糊。
马老师指着照片背景里隐约露出的一个平房,那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硬山顶式风格的房屋,屋顶有一条正脊,两侧有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这种风格的房子在明清时期被大量建造,从建筑等级看应该并不高。据说清朝有规定,六品以下的官员及平民住宅可建这种风格的房屋。不过在刘二堡镇,当年也许只有刘家是大户人家,能盖得起这样的“豪宅”,也算是最有实力的了。历经百年,想必小规模的修缮是有的,但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房顶屋坡上间或长出的杂草和脱落的瓦片上,可以看出它的年头和破败。
马老师告诉我,那就是刘家大院留下的教室,全校大约有5个这样的房子,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的教室都在这儿了。百年房屋,当年早已四面漏风、光线暗淡,屋里有妨碍视线的红木头柱子。窗框斜了,没有条件安装玻璃。冬天冷,老师们就拿锤子钉塑料窗户。仔细看照片上的树还是绿的,马老师穿着春秋装,可后面教师的窗户上的塑料“玻璃”早已被“安装”好了。
马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屋里冷,教室里取暖要生炉子,老师要提前到学校点火。煤的质量不好,要用扇子使劲儿煽,火才能燃起来。不过教室里可就都是烟了。孩子们的小脸个个脏乎乎的,只有流出的鼻涕是清的,鼻子周围都是黑的。学校的地面也多年没整修过,铺着砖头的教室凹凸不平,铺着矿渣的操场坑坑洼洼,孩子们摔跟头磕破腿是常事儿。十几年前,学校操场改造,变成了水泥地面,孩子们高兴得都在地上爬。现在条件好些了,可有的孩子随进城打工的父母走了,有的转到了更好的学校。现在教的班一年级时有53名学生,现在六年级了,只剩下32个人了。
本来想听马老师说说自己从前的不易,可马老师提到的都是学生。回忆起过去,只是为自己的学生生不逢时而难过,为学生的离开而不舍。看得出,在她心里,与学生的成长所需相比,自己的付出实在不值一提。忘我,应该是一个好老师必备的境界吧。其实,见证了多少艰苦就是经历了多少艰苦,不用再说,马老师三十多年的不易,我已经能想象到了。
在小学做班主任是最辛苦的,又何况马老师之前带五、六年级,后来就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带了4个大循环,连续24年,还兼着语文和数学的教学。这些我原想浓墨重彩的事,马老师都轻描淡写,几句话带过。这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她甚至没留下太多的纪念物给我看。也许,这些年工作和生活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推着马老师不断顾着当下,忙着未来,34年转瞬即逝,忙碌的她没有时间和精力留恋过往。对此,马老师有些遗憾,但不后悔。不过,这也让我更深一步体会到在马老师心里什么更重要。
其实,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老师都只教一个学科,又何况是班主任,年纪也不小了,像她这么大工作量的实在不多。可马老师有自己的理解:“语文数学都由班主任来教,对学生的学习是最有利的。小学生自制力差,如果班主任老师不同时抓,孩子就容易偏科。而且班主任在管理上也有优势,对于不爱写作业、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可以加强督促,更有力度。家长一开始也不能理解,慢慢地,看到孩子的进步,也都配合了。”她对工作的选择始终都是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而非个人的考虑。
三十多年过去,马老师个人荣誉的最高级别只是县政府在2002年给的“优秀青年教师奖”。想到校长说起她多次把评优的机会让给年轻人,我问她,不遗憾吗?马老师笑笑,说没有遗憾,希望“多鼓励年轻人,给他们机会成长”。可是她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好多机会,年纪大了,机会也没了呀!马老师并不在意,看到年轻人好,有发展,就发自内心地高兴,因为这样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是好事儿。归根结底,回到她最在意的问题上了。
夏日的午后,柳树荫里,村小的一隅,我们就这么不急不躁地聊着,时光也好像慢了下来。
课间,有马老师班里的几个小女生跑过来,站在不远处好奇而害羞地看着我们。马老师笑着招呼她们过来,跟客人打招呼。她们大方地走过来问好,又做了个胜利的手势任我拍照,然后就跑了——活泼而有礼,透着受过教育的女孩子该有的教养。马老师看着她们,眼里满是喜欢和爱。这让我想到了兰校长的女儿,她当年的幸福感也许就是通过这样的点滴小事慢慢滋养出来的。
不知不觉,到了放学的时候。马老师一边往教室赶一边笑着说:“不知道教室卫生怎么样,老师不在,孩子们有的时候会偷懒的。”话语中,有要求,也有宽容。学生虽然六年级了,但毕竟还是孩子,放学时,心里早就长草了,巴不得赶紧回家,哪还顾得上卫生。
果然,走廊的地面还有灰尘,扫除工具胡乱堆在门口。细心的马老师也不生气,也不喊叫,只是小声一一指出,孩子们便乖乖过来收拾。
两个女生一起来到马老师面前,脸上带着气。马老师问清原因,知道一个女孩子的钱丢了,怀疑另一个女生拿了,就轻声跟其中一个说,不能随便怀疑同学,要有证据,并答应她们事后再了解。
之后,马老师布置了作业,强调了毕业考试语文复习的背诵篇目,最后只说了一句:“大家就要离开学校了,要好好珍惜。”珍惜什么呢?学校?教室?同学?老师?小学校园和童年生活?总之,是这里的美好。马老师没有多说,孩子们听了便主动去做该做的。我想,老师的话,他们都懂了;而教育,本来就不是话越多效果越好的,言简意赅,关键在“意”。
五
第二天早上不到7点,马老师就到了学校,班里的学生已经先于老师到了学校,认真擦着楼梯的栏杆,清扫着教室的灰尘。教室里早已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地砖光可鉴人,反射着玻璃窗透进来的晨光,明亮而清爽。
我也紧赶慢赶,赶在7点开始的早自习前,坐到了教室的最后面。32个即将参加毕业考试的孩子无一迟到,我到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神情专注、训练有素地开始了古诗背诵与默写。马老师则一言不发,在讲台前做着课前准备。
早自习后,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马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跳绳,把孩子们都赶到了楼下去运动。从3楼的窗口俯身看去,几百个孩子在楼下奔跑、跳跃,如一个个小精灵,浑身散发着活力,把一个面积不大、条件平常的校园嗨得热火朝天。马老师说,不管学习任务多重,运动都必须坚持,尤其是女孩子。有的特别不爱动,我就催她们下去。是啊,美好的未来不仅需要知识,也需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和健美的形象。马老师一定希望在小学为孩子们各方面的成长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因为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小学阶段的课早已结束,第一节是数学课,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马老师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领着孩子们从圆柱的侧面积开始回顾,依次到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直到圆锥体的体积,帮助概念理解上还有问题的学生弄清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再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比如农村家里常见的炉筒子等圆柱体和常识做练习,让孩子们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马老师来回巡视,当堂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也许审题方面的问题较多,马老师领着大家反复读题,多次提醒孩子们注意“题中给了啥条件了”,注意“单位名称”等细节,不然“老师多担心呀”。好暖心啊!对一些典型题,她会让学生到黑板上做,再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一节课,多种教学策略交替运用。
最喜欢看马老师板书。她的粉笔字是那些中师毕业受过“三笔字”训练的老师特有的风格:标准的小楷,间架结构平衡、和谐,笔画舒展、秀气,文字距离和其代表的内容设计得逻辑合理、错落有致,显示了教学思路的清晰和教学基本功的扎实。板书时,马老师一笔一画,不急不躁,慢条斯理,边说边写,帮孩子们缕清了知识点,也展示了她的板书之美。偶尔来听课的我尚且沉醉其中,深受陶冶,孩子们跟她一学就是6年,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想而知。
下课了,一个小女孩没有出去活动,而是在黑板一角的值日生名单上反复描写着自己的名字,不时转过头,看看马老师的字。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有意识地模仿着老师;但我看得出,老师的字漂亮,学生的字也有几分神韵像呢。
六
接下来是语文课,孩子们要完成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作文:给外地的亲友写封信。马老师让一个学生读了教材上的要求,包括称呼、正文、祝语、署名和日期的位置和写法,特别强调要好好审题,注意“外地”和“亲友”这两个关键词,好好想想要写给谁,写什么。三言两语,简单明了,不嗦。学生明确了要求,小组讨论,前后座的同学小声交流着各自的理解和构思。也许写信、特别是写给亲友的信很容易有话可说,孩子们很快开始下笔忙活了。
趁此机会,我拿过一摞学生的作文本翻看。果然,孩子们写的字笔法虽还稚嫩,但个个清秀利索,本子上也很少涂抹乱画,显然,孩子们良好的写字习惯已经养成。小学阶段,能写得一手好字,无疑会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加分。作文本上,有孩子们已经完成的习作《我的理想》,他们虽然人小,可志向不小,都有自己的梦想:当医生,当教师,当运动员,当旅行家,当发明家,当企业家,当服装设计师,当音乐家……而不管他们的理想是什么,有多么不切实际,马老师都会认真对待,以鼓励为主,几乎每篇作文的最后都有她的批语。批语除了指出作文写作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理想进行引导和鼓励: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打好基础。”
“当音乐家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要为此而努力哦!”
“从习作中看出你的理想——带姥姥姥爷周游世界,这很好,从小就知道感恩。”“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愿你为这个目标而加油。”“学会生存是我们基本的学习目标。遇到突发事件,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付。”
…………
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学习与人格培养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马老师以最朴素的方式做到了。
没到一堂课,手快的学生已经写完了,到前面排成一排等着老师当堂批改。马老师对每一篇作文都认真对待,面批面改。老师的严格,让孩子们马虎不得。他们一个个面色紧张,忐忑地等着老师过目。而老师看过的往往也少有一次过关,孩子们拿回座位再改,再誊写工整交给老师。这样的作文课从写到批到改,老师再批学生再改,全部在课内完成,孩子们受益匪浅,效果最好,但耗时也不短,一直持续到下午。放学前,绝大部分孩子才达到了老师的要求。
而忙碌的马老师还牵挂着我,担心我坐久了学生的椅子会累,悄悄给我换了一把舒服些的椅子,这份体谅和细心,让我温暖而感动。
坐在我旁边的两个小男生是最早写完的,经他们同意,我借来看。两封信,一封是写给同学的——
亲爱的晓锋:
我们已经快一个月没见面了。你还好吗?你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无话不谈。我有数学题不会时,你会帮我排忧解难;我有英语单词不会读时,你也会“拔刀相助”。那是5年前的夏天,我爸带我到你家玩。小时候的我们,没一会儿便玩得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你由于搬家的原因而去了别的城市,去了一所陌生的学校,但我们的友谊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周六周日,我们总是视频聊天;假期,你也会来我家里玩几天。更令我开心的是,以后我们可以都在首山一中上学。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相信以后我们的友谊也会日益增长吧。希望你在那边好好学习,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见面。
祝你
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你的好朋友:晓同
另一封是写给外甥的——
大外甥:
最近好吗?我们是从小玩到大的。小时候,你家在刘二堡,我们天天形影不离。可最近听说你要搬到天津去了,我很难过。我们分开有四年了吧?好想你呀!等到放假,我跟我妈说一下,看能不能去找你。我跟我哥身体都很好,我哥也想你,他嘴上不说,可是我知道,他比谁都想你。小时候,你跟我哥最好,每到周末,你俩就一起玩。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再见面。
祝你
心想事成,天天向上。
你的小舅
马老师的学生作文写得好棒!写信,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最好方式。亲友之间,往往有更深的情感,表达起来,书信更为适合。两封信,内容不同,但都充分利用了书信这种文体,表达了同学间的友情、家人间的亲情。学生的作文也是老师价值观和教学观的体现。马老师让孩子们依然保有着乡村孩子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孩子们的作文没有虚情假意,能从自己真实的生活和感受出发,感情淳朴、真挚,散发着难得的清新、干净的乡土气息。而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孩子们的基本功也了得,除了个别标点符号用得不够准确,内容并不单调,表达也没语病,成语竟恰到好处地用了好几个,贴切而自如。
下课了,马老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的课就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没啥新花样。”可是,在我看来,“循规蹈矩”只是她的谦辞,而“按部就班”则是对教学规律的遵守,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老师起码应该做到的。马老师的课朴素、简单、踏实,该有的教学环节一个不缺,该教的知识点也没落下。她几乎一对一地指导,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马老师告诉我,这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果统一要求,效果不好。能力弱、成绩不好的孩子尤其需要个别辅导,也是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免得同学歧视。一堂课,把知识点讲明白固然不容易,但像马老师这样把课上出温度,则有难度。
放学前,马老师特别表扬了早上来打扫卫生的孩子,提到了他们劳动的细节和亮点,为此而感动、感激,还略带伤感地说:“你们要毕业了,老师也老了,要谢谢你们这些年给老师的支持和安慰!”老师的不舍和爱,孩子们似懂非懂,听着老师的话,眼里也满是感激和感动。
想必,马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无论是孩子们的6年,还是马老师的好多个6年,到了要告别的时候,彼此难忘的,都是美好的。
七
见缝插针,我抓紧放学前的有限时间,跟几个学生聊。聊过才知道,令人感动的小事还有很多。
一个小女生说,要毕业了,大家有个共同的心愿,想给老师过个生日。去年我们想方设法打听到马老师的生日,就一起偷偷买了个蛋糕,给了老师一个惊喜。老师没想到,特别高兴,说这次生日她永远忘不了。
一个小男生说,不久前,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在操场动手打架,马老师知道了,特别生气,把我们叫到一起,跟大家说,要毕业了,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以后很难再聚到一起,现在不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日子,以后会后悔的。同学都哭了。现在,这两个同学关系特别好。
大热天,我发现一个小女孩戴着口罩,就好奇地问她怎么回事。小女孩害羞地低下头,难为情地说脸上长了痘痘,不好看。我问她马老师怎么说,女孩说马老师告诉她不用太介意,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但老师也不强求,理解她的爱美之心,给她时间慢慢适应。
老师的理解应该源于老师也是爱美的老师。平时耳濡目染,女孩子自然会受影响。听课时,坐在最后排的我发现,班里的女生齐刷刷梳着马尾辫,只看背影,穿着校服的她们一样的打扮,简直美成了一个人。她们虽然背对着我,可我还是能够感受到她们明确的性别自信,那是挡不住的十二三岁小女孩美的觉醒和向往,是她们该有的权利和追求。
我还发现一个小女孩的耳垂上居然还藏着个闪闪发亮的小耳钉。我问她,为什么要戴这个?不会被批评吗?女孩的理由很简单:喜欢。她还告诉我,班里还有一个同学也戴了。马老师不管吗?我又问。马老师刚好走过来,用慈爱的眼光笑眯眯看着这个女孩子说,以前是一定要说的,现在她们长大了,这也不算过,就不说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的马老师应该也特别理解女孩子的小心思吧?最难得的是,马老师面对不同时代的学生,能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与学生相处的坐标,既讲原则,更讲尊重、理解和包容,让教育人性化,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在里面。但愿女孩子们长大以后能意识到,在马老师给她们上过的课里,这种没有排到课表里的课也同样重要,使她们这些一直生活在农村、家里并不富有的女生从小会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既追求内在的充实,也不放弃外在的美好,朦胧中建立更为现代的审美观,懂得不管生活有多么不容易,自爱才能带来自尊和自信。
放学了,孩子们站成一排,走到校门口。马老师跟在排尾,护送孩子们离校。班里的孩子陆续被家长接走,或者上了校车。还有几个孩子的家长没到,她就一直拿着六年二班的牌子,站在校门口,耐心地等着。
八
告别马老师,我们的车渐行渐远,重新回到了来时的路上。期间,我还去了另外三所村小,人数最少的学校只有3个年级、17名学生,其中的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个学生!看来,像马老师这样坚守村小30年的老师还有很多,马老师只是他们中的一个。
平坦的乡村大道两旁的柳树一如来时一样,悄然为我们遮挡着烈日,柔软的柳枝体贴地随风舞动,送来阵阵微风。太子河蜿蜒着,静静地流向远方。河岸上,夏花缤纷,开得烂漫。树的美,花的美,让我由不得想到马老师的美,像柳,也像花,但更像她自己。
那是一种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美。这种美,是面对命运的选择坦然接受,是面对困难的处境积极应对,是面对生活的难题主动解决;是面对不幸的乐观向善,是面对矛盾选择化解,面对得到选择礼让,面对失去选择惜福,面对冷漠选择关爱,面对平凡选择坚持,面对荣誉仍然淡定。她不高估自己,也不抱怨他人,不急不躁,默默做事,不轻易放弃,也不敷衍应付;不声张,不喊叫,春风化雨,耐心细心贴心地爱她的学生、她的工作、她的家人……这样心如止水的宁静就是一种内在的美,长时修为,怎能不带来外表的美?也许这种美是因为工作30年,背靠百年学堂,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但更有她自己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仔细回想,来时路上教育局的领导们用“特别平和”4个字来评价马老师,应该是最恰当的,也一定有充分的理由。
的确,马老师最美的样子就是她“平和”的样子。无论内在与外在,无论过去还是眼下,她都波澜不惊,少有张扬,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和力量,历经岁月,成就着自己,也滋养着学生。
作为12年前的学生,兰校长的女儿至今回忆起恩师,都满怀深情。耐人寻味的是,文中的她,无论情感还是表达,似乎也像极了她爱的马老师,不疾不徐,温婉柔和,缓缓道来。在马老师身边6年,难忘的不仅有细节,更有精神层面的记忆。那些感同身受的体会,不是我这个与马老师相识只有两天的人能捕捉得到的——
那年的夏天,天很蓝,风很暖,空气中都是甜甜的味道。年少的我们,总喜欢围在一起,跑着,闹着,恣意地挥霍着年少的时光,而那些美好的时光总是飞快地流逝。
转眼间,我已经离开母校12年。12年间,母校和我都在悄悄地变化着,而没有变的,是那颗怀念母校、怀念启蒙老师的心。
从前的校园,并没有塑胶跑道,有的只是简单的、满是灰尘的矿渣铺的操场;从前的校园,没有那么多的柳树,有的只是几棵四季常青的松柏;从前的校园,篮球架会晃,篮板是木制的,而现在都已经换成了更加美观稳固的玻璃钢板……在这样的校园里,有一位我很爱很爱的人,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马洪丽。
马老师的身上总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她的美,由内而外。如果把她比作一种花,她不是雍容华贵的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她像茉莉一样,恬淡、清新;她像兰花一样,默默开放,静散花香。她不喜欢争抢,只愿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她的芬芳感染着她的学生们。我很庆幸,是她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那个时候的教育观念还是“不打不成材”,而马老师却从不体罚我们。她更多的是给我们讲道理。记得有一次学校检查卫生,由于走廊窗台上的灰尘没有擦干净,我们班和隔壁班都被扣分了。班里有的同学愤愤不平,认为学校不公平。马老师的反应出乎我们的意料。她并没有罚值日生,而是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我们被扣分了,这个时候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如果我们的窗台真的擦得一尘不染,学校还会给我们扣分吗?不会。所以,以后做什么事一定要认真,出了问题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抱怨。”马老师的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
马老师母亲般的爱也同样让我难忘。记得那年,那个夏天,小小的我开心地奔跑在满是石子的操场,一不小心被另一个同学撞倒,嫩嫩的小手摔破了,石子嵌到了肉里,痛得我眼泪哗哗地流。马老师立即跑来,边安慰我边把我带到诊所去清创、包扎。细心的老师知道我疼,一直抱着我。那时的我感受到了老师母亲般的慈爱与温暖。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却使我铭记至今。
时间总会让人忘掉一些东西,而有些事无论过了多久都不会忘记。比如那年夏天,天很蓝,风很暖,有一位叫马洪丽的老师在陪我们成长。
学生的回忆也是那么平和,而平和,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体现。相信,这种平和的心态作为老师给她的最好培养,也会像这所百年学堂对教育的传承一样,继续下去,最终,学生美成了老师的样子;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美成了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作为老师,这应该是最值得欣慰的事,也是最大的成功和骄傲吧。
辽宁教育宣传中心)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