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平衡视角下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

2017-12-20 04:40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收益校企培训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

利益平衡视角下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

杜训柏胡杰谢荣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以校企生三方利益平衡为出发点,在该视角下分析了产教深度融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项目选取的策略,从成本-利益角度,本文归纳了各利益相关方的支出,收益与风险,指出各方在合作中的职责,结合具体试点实践项目,介绍了实践中,兼顾校企生各方利益的做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探索建立了“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校企生多方共赢的有效人才培养路线,总结了实践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现代学徒制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而市场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步削弱,而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增长,就业压力巨大。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突出反映了产业与教育的脱钩,因此,大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企业放到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开展多元,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把各类人员培养成企业与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掘人力资源潜力,对于改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在历史上传统的“师徒传承”,“子承父业”基础上,借鉴西方学徒制的经验,结合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需要把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因此只有产教深度融合才能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从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来看,学生在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严格按照企业需求来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做中学,学中做,学生素质与能力快速提升,更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经过培训后,企业更希望能留住学生,获得长期收益。因此,现代学徒制是符合校企生多方利益的有效教育形式。

1 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金陵船厂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南京河运学校,同属中外运长航集团,同根同源且在同地,双方具有50多年的合作历史。上世纪70-90年代,即开展过学徒式的教学尝试,毕业的许多学生现在是公司领导和骨干;学校也通过夜校,专业培训等形式为企业员工开展了针对性的教育。2014年双方合作成立金陵船舶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当前,双方业务互动与人员往来频繁,合作基础良好。

长期以来,金陵船厂以业务精,品质高,交船准时,价格适中著称,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声誉,年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长期处于国内造船企业前列,其开发的船型持续畅销。随着经济的发展,船厂也在不断提档升级,自2011年起,全面开展“转模”升级,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深入践行“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壳、舾、涂一体化”,推行精益管理,基本实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铁见本色漆见光,道路畅通无杂物,零件标示有秩序,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企业引进了许多先进设备,建立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车间。“转模”升级过程中,大量的手工作业环节被自动化设备取代,原有大量劳务派遣工人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技术要求,逐渐离厂,急需的有知识,懂技术人才数量和能力还不满足需求,当前正处于关键时期,事关转型升级成败。在国家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政策引导下,在企业与学校良好合作基础上,双方于2015年开展了首批10名学生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6年,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共28名学生,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规模。

2 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选择

有调研显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多持肯定态度,参与的意愿也越来越强,但真正参与办学的企业却不多[1],大部分校企合作项目都处于一纸合同层面,没有实质性推进。究其原因,还在于企业的经营性质上,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所从事的一切商品生产,经营活动,都会根据成本和收益核算,以追求利润和效用最大化。毕竟,没有收入,企业就无法生存。由此可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有研究显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机按重要程度有几个方面[2]:一是获取所需的人力资源;二是获取技术资源支撑;三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如获取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四是扩大或提升企业地位和知名度。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企业性质对参与职业教育的态度也不一样,以上四个动机的重要程度排序也不一样[3]。从当前社会状况来看,国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大多是出于责任担当,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则是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此两种类型都不利于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国有企业资金、实力庞大,人力资源充沛,对校企合作不积极,因为其能从合作中获得的利益很少,即使有合作,学校也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得不到良好互动,工作不易开展;后一种,更不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因为其动机不良,难以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这两种类型都需要进行引导。以下从利益平衡视角,在成本—收益上,分析校企合作项目的选取,使选取的合作项目有利于多赢。

从企业投资教育的角度看,企业参与教育合作项目的类型[4]可分为“一般项目”和“特殊项目”。前者是指投资所带来的效应具有普遍受益性,获得的人才不仅适用于投资企业,也适用于其它企业,具有可“迁移性”,通常,这类项目培训难度不大,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绝大多数校企合作的项目都属于此类;后者是指投资所带来的效应只能对本企业有用,其它企业不适用或对其贡献率不高。我国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人员流动频繁,前者投资付出很难获得效益,培养的人才很容易流失或被其它企业“挖墙脚”;后者具有“排它性”,“为我独用”的特点,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受训人员对专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与企业人员建立了联系,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具有人才的“锁定性”,非常适合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选择。

船舶行业属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小众产业,产品单一,年产船舶数量少。在经历造船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急剧下滑的市场冲击下,大批技术、资金实力不济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破产风险,产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高的行业,产品生产技术难度也高,入行门槛高,人员流动不易,企业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就愿意对人员培训进行投资。随着我国大力推行“中国制造2025”计划,船舶产业也在向“智能造船”方向发展,种种迹象表明,生产技术越来越向高技能劳动力而非低技能劳动力发展。在金陵船厂“转模”升级中,需要人力资源支撑,为培养后备人才,愿意对人员培训进行投资。综合考虑安全因素、船厂管理、生产条件和需求,现代学徒制试点选为船舶生产设计这一项目,由金陵船厂人教处负责管理,下属船舶设计公司负责实施,该设计公司业务繁忙,正处于扩张中,新建两栋设计楼刚投入使用,需要大量技术人员。船舶生产设计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种,对船舶专业知识有很高要求,培训过程中使用船厂许多自主开发的软件,可以说是个“特殊项目”,在校企生三方协议中,约定学生通过企业考核,优先录取为正式员工,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被“挖墙脚”的风险。

3 现代学徒制试点各方利益分析

现代学徒制的开展需要校企生有效配合,合作的纽带和基础是各方的利益,只有各方在合作中都“有利可图”,合作的基础才比较坚实,容易开展工作。有学者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行为是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博弈行为[5],当前校企合作的困境在于两个博弈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权利不对等,义务不均衡,资源未实现共享,要达到校企合作博弈的均衡,必须找到两者的利益结合点,尤其是要降低企业参与合作的风险,提高合作的收益。以下从成本--利益角度分析各方在合作中的支出,收益和风险,以求找到合作的平衡点。

3.1 企业支出,收益与风险

3.1.1企业支出

主要支出包括:(1)从考察,商谈到做决定与学校开展合作的决策成本;(2)支付给学生的生活补贴或工资报酬;(3)提供的场地设备和耗材成本;(4)支付给培训人员的直接或间接成本;(5)投入的合作开发技术或产品的成本;(6)支付的人员往来差旅费等。

3.1.2企业收益

主要受益包括:(1)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的短期收益;(2)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收益;(3)利用学校资源的使用收益;(4)享受政府政策的补给收益;(5)从合作办学的其它方面获得收益。

3.1.3企业风险

可能风险有:(1)作出参与职业教育的决策风险;(2)合作期间承担学生人身安全的风险;(3)合作期间物资损耗或声誉受损的风险;(4)合作后人才与技术流失的风险。

受校企双方性质,合作形式,合作深度和广度等因素影响,企业的支出、收益和风险可能略有不同,但大体相似。从企业支出、收益与风险分析可看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付出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而能获得的收益很少,且基本都是无形的,难以把握的,尤其是企业看中的长期收益,面临培训后人才可能流失风险,很难掌控,当前政策照顾也不健全。因此,很多企业愿意参与职业教育就是看中短期利益,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这不利于长期合作,需要给予引导和矫正。如不考虑其它收益,仅从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支出与收益看,“特殊项目”可用图1的模型来表示。

图1 企业人才培养成本与收益关系图

图中,T1——从开始到该时间点为纯培训时间段;T1-T2——学生能做简单工作时间段;T3-支出与收益相当的时间点,T2-T4——初步顶岗实习阶段;T4-T5——准员工顶岗实习阶段;T5——成为正式员工的时间点。

从开始到T1时间是学生参与企业纯培训的时间,这一阶段没有为企业创造任何收益;T1-T2时间段为学生经短期培训能够帮企业做简单的工作,能节省少量工时,给企业带来少量收益;从T2时间开始,学生基本能够顶岗实习,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同时,支出也快速增长;T3是临界点,当培训时长达到T3时,企业收支相当;当培训时长达到T4时,即阴影部分A1等于A2时,培训的累计支出与收益达到平衡,超过T4时间,企业参与项目培训将开始获得回报;当学生经过学徒,初步顶岗实习,准员工顶岗培训,通过考核后,成为正式员工即到达T5时间时,将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

总结现代学徒制船舶生产设计项目试点情况,学生参与的纯培训时间即T1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师傅的教育能力和方法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2个月,这一时间段支出主要是给学生发放的少量生活补贴;T2通常是培训的第3-4个月即学生参与培训,在第3-4个月时可以从事难度不大的船舶结构建模,船舶管系建模,结构套料,出图等顶岗实习工作,这一阶段按要发放顶岗实习工资,企业支出开始大幅增长,同时收益也大幅增长;T4是从培训开始到收支平衡的时间点,通常在8-9个月, T4越小或超过T4的时间越多,收益越大;当经过培训的学生成为企业员工后,企业将长期受益。

3.2 学校支出,收益与风险

3.2.1学校支出

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基本都是非盈利组织,其为教育的所有合理支出都是其职责所在,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面的支出也属于学校正常开支,主要包括:(1)从考察,与企业商谈到做决定开展合作的决策成本;(2)提供的场地、设备和耗材成本;(3)支付学生管理的各项费用;(4)投入的合作开发技术或产品的成本;(5)支付的人员往来差旅费等。

3.2.2学校收益

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传播知识与服务社会,因此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体现,宏观上看,做好教育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从微观上看,学校主要收益有:(1)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好,学生就业好,招生就业两旺,发展基础好;(3)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4)办学资源增多,综合影响力得到提升。

3.2.3学校风险

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风险可能有:(1)没有做好现代学徒制教育的决策风险;(2)合作期间承担学生人身安全的风险;(3)合作期间物资损耗的风险;(4)没有做好现代学徒制教育声誉受损的风险。

3.3 学生及其家长支出,收益与风险

3.3.1学生及其家长支出

主要包括:(1)培训、实习期间的日常开支;(2)培训、实习时间和因时间消耗而带来的损失。

3.3.2学生及其家长收益

学生及其家长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受益方,主要包括:(1)培训、实习期间的补贴和顶岗实习工资;(2)因培训、实习获得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3)与专业人员建立的人际关系;(4)因培训后,技能提高可能被培训企业或其它企业录用,就业前景好。

3.3.3学生及其家长风险

主要包括:(1)人身财产风险;(2)时间的浪费和消耗;(3)因违规违约或其它不合理约定带来的法律上的风险。

4 基于利益分配的各方职责

4.1 企业职责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必然就成为了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作为利益相关方,学生在企业培训、实习期间,企业是培训和管理主体,起主导作用。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获利角度看,需要减少支出、扩大收益,降低风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一项投资并且很可能是一项长期投资行为,因此要做好长期规划,与学校协商,寻找好的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编制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与学校和学生签订规范、具有约束力的校企生三方合作协议;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对接和管理机构,选聘具有资质或能力的企业师傅,制定合理的培训策略,提高培训效率,缩短培训时间,减少不必要开支,扩大培训效果,严格做好学生在企业间的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流程。

4.2 学校职责

学校是学生的主要管理主体,对学生的管理起主导作用,但在学生到企业培训、实习期间,学校管理地位相应弱化,因此,学校要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从学校的支出、收益和风险角度看,学校应立足长远,控制合理开支,节约成本,扩大合作广度与深度,规范管理,降低风险,扩大影响面。学校应与企业协商合作项目,做好学生动员,组织,前期培训工作,根据合作项目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严格履行三方合作协议中关于学校的义务,监督学生及其家长履行关于学生的义务;学校也应成立专门的对接和管理机构,与企业积极协商,拓展项目以外的其它合作,选聘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实践锻炼和指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积极扩大合作面和影响力,研究长期持久合作的方案,找到双方合作的利益平衡点,争取双赢。

4.3 学生及其家长职责

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收益方,学生要严格履行三方合作协议中关于学生的义务,服从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在企业培训、实习期间,努力学习,与师傅、企业有关人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积极把所学所思应用于企业实际项目中,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早日成为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栋梁之才。

5 现代学徒制试点总结与建议

5.1 各方获利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会扰乱企业正常生产。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其参与职业教育是一项投资行为,投资就要考虑风险,收益与回报;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其投入了人财物力,能够获得的收益很少,难以把握,且培养的人容易被其它企业“免费搭便车”或“挖墙脚”;学校一般是非盈利机构,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是其本职,其为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支出都是合理的,其收益主要表现在人才进出两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提升,能够满足学校的功能定位,因此,学校对于开展校企合作非常积极;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是主要受益对象,只要宣传到位,补贴、工资到位,管理到位,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参与。

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上,只有找到各方都能获益的合作项目,才能解决长期存在的“校热企冷”现象,也才能使各方出于本能和自愿开展合作。金陵船厂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合作选取具有“排它性”的船舶生产设计,该项目的选取综合考虑了各方利益,且项目本身技术难度较高,使用专用软件。学生参与培训1-2个月后即可为企业创造价值,在第3-4个月可进行简单工作的顶岗实习,在第8-9个月既能达到投资与收益的平衡,但学生难以有如此长的时间在企业连续实习,为此,学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第4学期及暑假把学生送到企业开展培训与实习,第5学期在校内,利用校中所边工边读,参与实际项目,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顺利解决培训、实习时长的问题。为作好试点工作,减少企业投资,学校配备了电脑供培训学生使用,积极与企业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如2016年校企双方联合申报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建设资金500万元;2016年双方以科技合作项目为基础申报江苏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获得二等奖;双方合作成立了江苏省海洋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学校省级示范项目轮机自动化机舱建设过程中,许多技术难题由金陵船厂帮助解决,建设成果也为企业所用;学校充分发挥校友多,与航运企业和船东关系密切的优势,为企业在订单争取上,提供帮助;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兼顾了各自利益,建立了比较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

5.2 组织健全是合作的保证

校企合作涉及各方利益,需要不断沟通与协调,组织不健全,沟通就不畅,难以有效开展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一个合作范围较广的项目,企校双方职能部门要多次协商和沟通,企业师傅要与学校教师沟通和交流,企业师傅要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还要有专人来管理学生和各项事务,可以说组织健全是合作的基本保证。

陵船厂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合作成立了金陵船舶学院,配备了院长、副院长、秘书等工作人员,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在现代学徒制项目上,金陵船厂成立了由人教处,设计公司组成的专门机构,学校也成立了由校院两级组成的专门机构,配备了学生在企业期间的负责人,学校联络人,班主任,建立了定期合作与交流机制,为合作项目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5.3 制度完善是合作的重要保障

校企合作涉及校企生各方利益,有利益关系,就可能会有纠纷,必须以法律或规章制度来约束各方的行为,使各方的投入、产出和风险及为此而做出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制度建设作为合作的重要保障。在船舶生产设计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中,专门设立了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按照《职业教育法》和《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参照本地区有关法律法规,校企双方制定了《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与管理办法》,《企业与学校人员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激励与处罚办法》,《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等,签订了《三方合作协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各位职责,权利和义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5.4 多方参与是合作的有效形式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利益。从宏观角度看,政府是最大的利益主体,发展教育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对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地位规定为:“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人才的针对性,解决好合作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当前,有关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照顾还未出台,政府的职责不明晰,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监督与评价机制,机构还没有成立。急需政府发挥引导和监管作用,给予企业适当补贴或其它政策照顾。同时,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也需要行政主管部门,企业上级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多方参与,合力才能取得突破。

5.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合作发展的主要形式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它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解决好招生与就业,学习与工作,校园与企业,教师与师傅,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学徒的关系。这就意味着为适应现代学徒制教育试点,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把以往以学校教育为主改变为以校企双方为主的双主体,双导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的教育模式。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了“3+1+1+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前1-3学期在校内完成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第3学期末完成入企前的强化培训,第4学期及暑假到企业培训和实习,第5学期在校中所完成边工边学,第6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学-工-学-工”交替,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通过合理的边缘性质的参与实际项目,逐渐从行业新手成长为技术能手,实现由“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身份转变。目前,已经开展两年试点工作,效果良好。

1 马丽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研究综述[J].中国职工教育,2013(22).

2 南海,陈娟.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的合作动因分析[J].职教论坛,2014(36).

3 孙晓玲.企业特征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的影响分析[J].职教通讯,2015(10).

4 欧阳忠明,韩晶晶.成本-收益视角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6).

5 周勇.基于博弈论的高职教育中企业角色定位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

6 杨红荃,黄雅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5(8).

7 汤霓.国外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

8 唐林伟.学徒制的现代化[J].职教论坛,2016(29).

ResearchandPracticeofModernApprenticeshipSystemthroughProduction-EducationIntegrationbasedonInterestBalancePerspective

DUXun-bo,HUJie,XIERong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Nanjing 211170, China)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the only wa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o keep the balance among interests of three parties including the school,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tudents,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strategy for selecting modern apprenticeship proje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st and benefit, this

essay summarizes the expenditure, gains and risks of each party, points ou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measures for talents training reform programme, so as to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among the parties including the student, the apprentice and the employees.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modern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as well.

production-educationIntegr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G712

A

1671-8100(2017)04-0006-06

:2016年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适应造船新常态的高职船舶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号:交教研1602-189)。

2017-05-12

杜训柏,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船舶建造工艺和船舶设计。

(:)

猜你喜欢
收益校企培训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