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张恒
打下SUV阵地中国品牌向轿车开战
□ 本刊记者 张恒
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之所以能做到步步高升,原因是找到了合资品牌没有覆盖到的紧凑型SUV这个细分市场。更内在的原因是,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和需求多少有些不同,合资品牌并不能完全覆盖到。
随着SUV市场的持续火爆,新品供应大量涌入,合资品牌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注入进来,SUV市场的增速不断下滑,年增长率已经从50%以上降到了10%附近。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谈高端化的产品升级还只是开始,更现实的是能否找到另一个可以攻下的市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轿车的十大最卖座车型已然看不到中国品牌的身影。而吉利新帝豪重新杀入榜单后,让更多车企意识到,轿车市场是绝对不应该轻易放弃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2017年这一拨中国品牌新车型的产品周期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轿车身影。
这么说不得不称赞民营企业的嗅觉,吉利汽车推出了多款车型来做“实验”,在轿车市场,它们推出了可以说是“跨级别”的车,如博瑞、帝豪系、远景系的轿车新品多是这一套路。它们以近似C级车的体态,卖A级车的价格,去抢B级车的市场份额,目前来看,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这个“跨级别”的新细分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品牌继紧凑型SUV之后,第二个欲下大力气深挖的市场,因为该市场的体量足够大。
可能很多人觉得轿车市场是萎缩的,尤其是2017年以来轿车增长率跌于零刻度之下。虽然表面上轿车市场似乎开始转向,但这其实和车企们对SUV产品一拥而上,从而减少了轿车新品投放有关系。有理由相信,很多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的时候并没有认定我是要SUV还是要轿车,当然,有认定的,但没有确切认定而是因车型配置喜好来决定的应该会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说,轿车市场机会并不是没有。再说,吉利汽车在轿车领域市占率不断扩大,也恰恰说明了只要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是可以被开拓的。
这非常符合《蓝海战略》的竞争理论。“体验”是非常多元化,涵盖着太多东西在内。动力总成一直是中国汽车品牌的短板,长城的哈弗H8、H9的失败,说明即便预算20万元的消费者,他们对一辆20万元车有着30-40万元动力总成的自主品牌也不“感冒”。或者说这个受众群体比较小,这一部分人最终还是会选择合资品牌。
而对更多的消费者来说,在有限的价格内,带劲儿的油门和给力的换挡,不如看起来大气的外观和豪华的内饰更实际,再加上一些先进的汽车电子设备,这钱花得就值了。
所谓的A级、B级、C级车本身就是国际汽车品牌设定的,我国车企为什么要遵循这个套路?再者,动力总成、底盘、悬挂,本来就不是我们擅长,为什么要在不擅长的领域和对手死磕?
不可否认,汽车驾控“给力”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但是好的体验不仅仅是“开起来给力”。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环保趋势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燃油车退出计划,在未来的电动车和智能驾驶时代,燃油车所带来的操控感终究会离我们远去,那何不审时度势?
就最近发布的自主品牌战略型新车中,长安汽车的睿骋CC和东风启辰全新D60都看到了这样的设计趋势。虽然不好说是不是受到吉利的影响,但是大家似乎都看到了这是一片新的细分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在同样的价格里,得到了更多的选择。
发现新市场,见缝插针,对以生存为首的自主品牌来说当然重要。但所谓品牌需要有自己固定的特色,永远见缝插针,看到哪里有好处就去捞一笔,就难以在消费者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对于品牌长久发展并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