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文瑞
【摘 要】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生产经营的最终落脚点。班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客观要求和前提。只有班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重点阐述了神华准能选煤厂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的班组建设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应用效果、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通过工作实践来探讨、研究班组建设对推动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Abstract】Team is the smallest uni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the final foothold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level of team management directly reflects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it is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and premise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s. Only the team management level is improv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enhanced, can the enterprises receive great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practices, application effects,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tea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summarized by Shenhua Group Zhungeer Energy Co.Ltd., Coal Preparation Plant in many year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eam construction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work practice.
【关键词】班组建设;“五个四”班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
【Keywords】 team building; "Five Four" team management mode; management level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1-0015-03
1 引言
近年来,神华准能选煤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五型班组”为目标,把班组建设纳入抓基层、强基础、强技能管理大格局中去谋划和部署,通过反复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选煤厂特色的“五个四”班组管理模式,有力促进了班组建设的深入开展,提升了班组建设管理水平和品质。
2 “五个四”班组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
2.1 夯实四项基础工作,强化标准化班组建设
规范两级班前会制度。本着“实用、管用、有效”的原则,经过近年来反复实践、竞赛演练、总结提炼、监督规范,最终将两级班前会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了选煤厂标准化班前会模式,即“三讲”(生产任务布置、安全知识培训、每日一题问答),“三查”(查劳动纪律、查精神状态、查劳保穿戴),“三交待”(交待工作重点、交待危险源及管控措施、交待技术要求),“一提示”(当班安全注意事项提示),“一确认”(班组成员对班前会内容的理解确认),“一宣誓”(班组安全宣誓),从而使班前会11个环节已实现了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班前会质量和实效性显著提升。
规范班组工作汇报。针对以往班组工作汇报抓不住重点,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等问题,结合选煤厂生产经营特点,设计了“班组工作展示”流程及要点。每个班组根据流程及要点,设计具有本班组特色的“班组工作展示”内容。通过几年来的反复训练、竞赛、考核,使班组长在“班组工作展示”时做到了语言精練、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推广应用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严格执行选煤厂八大类380项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与此同时,总结提炼出了“1231”工作法。即“1”个目标:实现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标;“2”个措施:制定准能集团选煤厂全年、季度计划措施,制定考核办法措施;“3”项检查: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汇报,一季一评比;“1”个载体:一年开展一次以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为主题的活动。在“1231”工作法的指引下,员工利用标准作业流程管理系统、移动APP、微信平台等开展学习,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在管理提升、安全作业、降本增效、提高技能、知识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在生产班组的落地生根和全面推广。
筑牢班组阵地建设。把班组活动室作为班组文化前沿阵地来抓,为每个班组订阅《现代班组》、《班组天地》阅读刊物;开通“班组建设企业号”和“微信学习平台”;多方合力为班组建立读书角(包括管理书籍、技术书籍等)和文化墙(包括班组愿景、风采展示、班规班训、班务公开等内容)。与此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宣贯、读书比赛、文化墙评比、和谐班组评比、选煤厂大讲堂及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大力激活班组文化细胞,培育班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了具有选煤厂特色的“三力三化”(“三力”为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三化”为规范化、个性化、标准化)的班组文化模式。
2.2 构建四项机制,激活班组细胞endprint
构建工作指导检查督促机制,激活细胞。加强班组建设的组织领导,形成了由党委牵头主抓、行政主体责任到位、车间管理层包干班组的责任机制。各级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班组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和检查,为班组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帮助班组解决困难和问题。如怎样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和“五型班组”,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了班组日常管理水平,激活班组细胞。
构建典型示范机制,以点带面。以典型示范班组作为“五型班组”创建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全厂10个车间选出10个典型示范班组,其中安全型3个、学习型2个、节约型2个、创新型2个,和谐发展型1个。同时采取分管领导包干推进、车间选型重点突破、典型经验总结推广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一车间一典型、一班组一特色”的创建格局,带动各车间其他班组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构建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奖优罚劣。在严格执行上级关于班组长津贴标准发放的同时,选煤厂按照劳动强度和作业环境差异,奖金系数坚持向一线倾斜,班组长奖金原则上按其所在班组平均奖金的1.2倍进行分配。厂里、车间建立班组建设考评细则,班组制定内部考评细则,按照4:3:3分配比例,每月进行考评兑现。车间每月对班组长进行综合测评,对工作突出的班组长,进行奖励;对工作不胜任,不称职的班组长,及时解聘;对出现失职、违纪或严重违章指挥的,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构建班务和民主管理机制,凝心聚力。在班组中全面推行班务及民主管理机制。各班组每月召开一次班务及民主管理会,对班组所涉及的任务完成、员工考勤、班组经济核算、绩效考评、奖金分配、本安三级考核、合理化建议、“五小成果”等工作,广泛征求班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班组的集体智慧和民主力量。尤其对员工敏感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奖金分配、员工奖罚等情况,各班组都通过班务公开栏随时公开,接受大家监督,营造班组公平、公正的和谐管理氛围,凝聚了班组的团队力量。
2.3 创新四个载体活动,提升班组管理品质
创新“星级班组”和“星级员工”考评活动。从2013年开始面向全厂生产班组开展“星级班组”(安全星、学习星、节约星、创新星、团结星)和“星级员工”(安全星、学习星、节约星、创新星、团结星)考评活动。采取车间日常考核、季度汇总,厂里季度复审、考评,分别对全厂78個生产班组作出“星级”命名,“五星”班组由厂里统一考评奖励,其他星级由车间自主奖励。同时对“五型班组”创建活动涌现出的“星级员工”进行考评奖励,有效地激活了班组细胞,班组在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创新创效工作中成果显著。
创新实操技术培训活动。积极创新班组培训模式,根据培训需求创建实操室和创新工作室。把废旧设备和工器具修复再利用,模拟现场设备、工艺制作成平时练兵和培训的实操台,进行技术实操培训。各班组利用工余时间在实操台上进行练兵。实操技术培训的创新,提升了实操技能,提高了标准化作业水平,构建起了实操培训师资人才库。
创新文明生产“四、四、五、五”活动。在班组开展“四无”(无垃圾、无积水、无油污、无烟头)、“四全”(安全遮拦全、沟道盖板全、设备标识全、照明设施全)“五净”(门窗净、桌椅净、橱柜净、地面净和墙壁洁净)、“五达标”(现场制度落实达标、环境安全达标、设备完好达标、操作程序达标、工作质量达标)活动,班组文明生产程度进一步提升。
创新班组经济核算制度。将成本预算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再到包机组,实现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各班组材料、工器具、配件、总成、设备使用信息化管理,便捷、高效。各班组成本核算制度健全,奖罚明确。班组利用信息化系统的消耗汇总进行月度成本分析,对超支和节约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下期控制措施。厂里对核算进行考评,对名列前茅的班组进行奖励,有效激发了班组做好经济核算工作的热情。
2.4 搭建四大平台,强化互动交流
搭建班组竞赛推进平台。以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为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标准化班前会竞赛,逐步规范并提高了班前会质量;开展班组工作展示竞赛,提高班组长在接受参观检查时的工作汇报质量;开展班组实操技术培训竞赛,推动班组实操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开展班组信息化系统应用演练竞赛,提升班组员工对班组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水平;开展班组经济核算竞赛考评活动,推进和规范了班组经济核算工作。
搭建班组对标观摩平台。开展班组内外部对标观摩学习,学标杆、树标杆,如班前会、危险源辨识、班组安全管控、绩效考核、班组培训、班组文化培育等,通过互学互鉴、启发思路,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搭建班组经验交流平台。组织召开“五型班组”典型经验交流会,参赛班组以PPT文稿演示的方式进行典型经验介绍,不仅使班组学会了如何总结提炼本班组的特点,而且通过经验交流达到了互学互鉴的目的。
搭建班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提升班组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方式,选煤厂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成功开发并运用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班前会子系统、生产任务子系统和生产辅助子系统)组成,使全厂78个生产班组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实用方便、快捷高效、查询方便”,使班组建设彻底告别了传统的手工纸质管理的诸多弊病与不便,为全力推进班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综合管理平台。
2.5 严把四道关口,强化安全风险预控
①严把岗前排查关。班长在岗前点名时逐个排查员工是否存在身体不适、酒后上岗等现象。②严把危险源辨识关。班前会由班长、作业负责人、员工对当天任务进行危险源辨识;到达生产现场进行危险源再辨识,保证防范措施安全可靠。③严把对岗交接关和班中巡查关。对岗交接突出一个“严”字,做到一个“细”字,交者清、接者明,不留任何安全隐患;由当班安全负责人不定时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④严把班后总结关。每班结束后针对当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整改措施。endprint
3 “五个四”班组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
选煤厂“五四”班组管理模式的应用,达到了“九化”成果,即:模式管用實效化;班组建设制度化;日常工作程序化;技能提升职业化;人文关怀亲情化;团队力量协同化;先锋模范示范化;价值引领外显化;争创活动新颖化。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在”。一是认识在提高。各级领导职工充分认识到了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对班组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二是队伍在壮大。在青年职工中选拔学历高、技术优的员工担任班长、副班长,起到了推陈出新及激发班组管理活力的作用。三是工作在拓展。班组管理不仅仅局限在班前会、预防“三违”、奖金分配等传统内容,而是开发建设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班组日常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四是方法在探索。推出了丰富新颖的竞赛、评比等活动,多种途径探索班组建设新思路、新方法。五是文化在外显。班组建设水平的逐年提升,有效地提高了选煤厂的综合文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员工个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更展现了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六是成果在显现。“五型班组”创建成果逐年扩大,有4个班组和4名班组长先后荣获全国百强班组和百强班组长荣誉称号。
4 “五个四”班组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①管理人员认识不足。个别基层管理人员工作仍然存在注重生产任务、生产指标的完成,忽视班组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当生产任务繁重时,此问题尤为突出。②班组长素质有待提高。由于部分班组长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虽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但接受新的班组管理理念较缓慢,与现代企业管理不相适应。③班组管理思路不新、方法不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班组建设管理理念和方法都需要不断创新,但由于文化水平等原因,班组管理不同程度存在工作思路不新、方法不活等问题。
5 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5.1 完善和创新班组建设机制
改变固有班组建设管理模式,将原有党委牵头主抓、行政主体责任到位,改由行政牵头主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管生产的必须管班组建设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一抓到底、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构建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车间和班组长的动态考核,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5.2 提高班组长的选拔、任用标准
一是班组长选拔既要考虑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又要考虑管理经验,还要具备独立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探索推行班组长公推直选和轮值机制,开展班组长职业生涯规划,搭建管理、技能双通道。三是加强班组长能力提升培训,丰富他们的管理知识,拓展他们的工作思路,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和水平。
5.3 创新班组建设理念
以适应现代企业建设需要,大胆进行班组建设理念创新,改进方式方法。比如开发应用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同时,加快选煤厂自动化程度的升级改造,让班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接匹配,为班组建设搭建更好的管理平台,推进现代化选煤厂班组建设再上新台阶。
6 结语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加强班组建设工作,这也是神华准能集团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将班组建设工作与日常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使班组真正成为广大员工展示自我业绩、创造自我价值、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成为广大员工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平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