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虹
【摘要】都市水墨画在城市化的发展中,迅速崛起,为水墨画诠释了新的水墨精神。更加追求水墨的写意精神。不再着眼于对于美好事物的描绘,而是把笔锋转向了当下的“都市”这篇论文,我想要通过对于我的作品的立意构图,笔墨造型,及表现形式,来阐述我对于水墨人物画的认识,对于水墨画的造型认识。
【关键词】都市水墨人物画;创作;表现语言;笔墨;造型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93-01
都市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在艺术的长河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漫长的发展历程。都市水墨经历了漫長的历史沉淀,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及笔墨精神。与传统的水墨人物画相比,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在继承传统水墨的同时,又大胆的进行着革新。在其造型笔墨方面的变化,成为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符号。
一、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
水墨画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开启了写意人物的先河,再到现代的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直到当代的都市水墨的出现。从无到有,到逐渐变成主流。都市水墨人物画体现和承载着时代与生活赋予的绘画事物的新的表现形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一)对恐惧、彷徨的情感表达——李孝萱
画家李孝萱从不同于别人的角度,对于社会现象进行着夸张,变形的描述。表现生活在都市的一种极为困苦、惊恐的病态的生活状态。从他的画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市井百态,还能感受到画家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他的一些城市题材的绘画作品表达方式独特,人物造型夸张变形却又与漫画有区别。
(二)对生命敏感存在的表达——陈钰铭
在程(陈)钰铭的画作中,不论是怎样的题材,都融入了画家细腻的情感。由于画家特殊的生活经历,这幅《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有意把人与环境结合起来,强调和谐。它不只是一首民歌,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画家对于人物安排运用流线型,避免画面的平均,主体部分运用有力的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表现主次关系。有些地方则大胆运用泼墨的手法形成画面的体块感,使画面整体统一。其中的鲜有的红色成了贯穿画面的精神内涵。
二、作品《生活》的创作背景
当代都市水墨画的写意精神,及表现当下社会现象的时代特性为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充分的体现了艺术从生活中来,但他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复制,而是生活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精神内涵。
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其表现的品质——真诚。当你用真诚感受生活的时候,你不可能会无动于衷。在这个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接受着挑战。丧失了原本的真诚与热情。很难再看到“真”的东西,让人感到窒息。而都市水墨画作为最能表达真实情感的艺术形式,能慰藉人的心灵。
三、作品《生活》的创作过程
(一)画面构图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改变。传统的构图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都市水墨人物画顺应时代的要求,其在构图上的大胆革新,是其发展的一大动力。由于都市水墨人物画的本身的独特的特征,加上融入了西方构成性的元素。运用点、线、面来切割画面,使画面产生形式感。更加讲究画面的节奏,黑白关系的对比。更多的运用了满构图、平行构图等等。在继承传统中国画构图的同时,确立了符合时代审美的构图模式。
(二)人物造型
在人物造型上的推敲下了很大功夫,对于人物位置安排,服饰,及头巾,帽子等进行了个人主观的改变。对卖水果的老妇的筐进行了重点刻画,运用了生涩,的线条与浓淡墨的结合。对于人物表情进行了适度夸张,对于手部进行了较为夸张和细致的刻画,人物造型也都各不相同,或站立,或倚靠,或静坐。通过人物造型的不同,高低错落形成画面节奏。
(三)笔墨与设色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以线造型,融合泼墨,染色。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意在笔先”是水墨精神所追求与遵循的,而笔墨表现则是其水墨精神的依托。水墨人物画在于用墨和用水,磊落。在程(陈)钰铭的大多数的作品中都是以墨色构成,这幅《月挂东城》图3.3泼墨的笔墨方式造成画面的虚实关系,使画面不呆板。生涩的线条,夸张适度的人物造型,成为贯穿画面的主要作品风格。
(四)画面调整完成
在画面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进行了画面整体的黑白关系的调整,整体性的对画面的节奏进行了把握。对于后面衬托人物的背景进行了虚化,使画面符合其主次关系,为主体人物服务。对于主体人物关系不够明确的地方在进行强化,加强了其笔墨的对比。对于贯穿于画面主线的墨色进行统一,形成画面的整体统一。表达在都市化的城市背景下生存的这些困苦的人们的彷徨、无助的生存状态。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反映出来的是生命中的最敏感的生存状态。
四、结论
都市水墨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他是文化与精神的结合,无论是什么样的创作,都寄托了画者的内心情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写意精神。艺术的表达不只是表现技法,在这个纷纷乱乱,灯红酒绿的世界里,观者更加希望看到的是与自己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画作。无论是批判的,或憧憬的。中国画追求的是“意在笔先”,“以形写神”,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变化。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关注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景、小事。他们的创作实践为我们这些后来者奠定当代水墨表现语言的基础。
这次的创作是一个学习与进步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于自己的提升与完善的过程。从最初的选择创作题材,确定立意,到画面章法布局的思考,每一步都经过反复推敲。力图做到精益求精。中国画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与寄托,而不是简单地对于事物外观的描述。对于他们的描绘,我不仅仅是凭借几张照片,几本资料。更多的是从生活的环境中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与绘画技法。并且让我掌握了泼墨与积墨的技法,对于画面中的“白”的留空、人物造型的主观意象的处理,是一个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这样的技法不仅仅可以作为水墨画的指导,更加可以作为我以后艺术学习的指导。
这幅作品可以说倾尽所学,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刻画和推敲,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图书,对于最后画面的呈现有了很大的帮助,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是对于自己意志的磨砺。我享受这样的过程。让我对于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于水墨画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领会了不一样的水墨精神。它不仅是绘画中的指导精神,更可以作为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的实践指导,无论是人还是艺术,其精神是灵魂与核心。
“学然后知不足”,在创作的过程中,由衷的体会到自身知识与技法方面的欠缺整个创作是对于我四年的学习成果的一个检验。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致力于水墨画的潜心研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审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