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患者乳腺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7-12-18 07:37:16高锦鹰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性病变包块囊肿

高锦鹰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锦州12100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患者乳腺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高锦鹰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锦州121001)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患者乳腺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6例乳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对肿块位置及大小、生长方向、形态、边缘、是否存在钙化等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同时仔细观察内部、后方回声与衰减状况。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囊性病变的准确率:单纯囊肿为100.0%、厚壁/厚分隔囊肿为94.1%、无壁薄分隔囊肿为100.0%、簇状细小囊肿为93.8%、以实性为主的混合包块为66.7%、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包块为84.6%;乳腺囊性病变的超声表现、病理分型主要为单纯囊肿、无壁薄分隔囊肿的乳腺病伴导管扩张等。结论:乳腺囊性病变存在多种病理结果,且不同类型囊性病变相关超声声像图表现存在差异,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对乳腺囊性病变相关表现进行了解,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乳腺囊性病变作为常见的女性乳腺疾病,又称乳腺病、乳腺结构不良,能发于青春期后的任意年龄,多发于中青年群体,且绝经前达到发病高峰,绝经后常规情况下无进展情况[1]。目前,临床医学针对乳腺囊性病变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发病与卵巢的内分泌失调情况有关,因孕激素表达减少,导致雌激素分泌增加,在乳腺囊性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2]。研究发现,存在乳腺囊性病变的相关女性患者,其进展为恶性病变风险超过正常人4倍,故及早发现、及早诊断乳腺囊性病变并及时实施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超声成像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发展为临床检查、诊断乳腺疾病重要方法,加上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明显放射损伤及经济便捷等优势,已不断发展为临床普查乳腺疾患首选方法,能对实性病变、囊性病变进行有效鉴别,且能对X线无法检出病灶进行显示,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3]。基于此,本研究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患者乳腺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6例乳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56.2±7.5)岁。入选标准:所有入选对象均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无乳腺癌等其他相关乳腺疾病;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无恶性肿瘤;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线阵高频探头,设置中心频率是7-10MHz;实施检查前,指导患者采仰卧位,使患者乳房充分暴露,通过直接接触发,开展横切及纵切、将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连续性扫描,对肿块位置及大小、生长方向、形态、边缘、是否存在钙化等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同时仔细观察内部、后方回声与衰减状况,后对乳腺周围区域有无卫星病灶及腋窝、胸骨、锁骨处淋巴结有无肿大等情况进行顺序扫查;同时对所有病灶实施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CDI)。将病变分为单纯囊肿、厚壁/厚分隔(0.5 mm)囊肿、无壁薄分隔囊肿(无壁且后方的回声增强,而内部呈低回声,或为薄分隔)、簇状细小囊肿、以实性为主的混合包块及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包块(囊性>50%)。

结 果

1 超声诊断乳腺囊病变结果与病理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囊性病变的准确率:单纯囊肿为100.0%、厚壁/厚分隔囊肿为94.1%、无壁薄分隔囊肿为100.0%、簇状细小囊肿为93.8%、以实性为主的混合包块为66.7%、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包块为84.6%。

2 乳腺囊性病变的超声表现、病理分型 乳腺囊性病变的超声表现、病理分型主要为单纯囊肿、无壁薄分隔囊肿的乳腺病伴导管扩张,见表1。

表1 乳腺囊性病变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病理分型[例(%)]

讨 论

乳腺囊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女性疾病,临床诊断多以超声检查为主,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常用的超声检查手段,具有分辨率高、频率高及波长短等相关超声物理学特性[4];相关研究发现,因乳腺的解剖位置表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能对病灶形态及边缘进行清楚显示,且能清楚获取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特征,而应用CDFI能对内部与周围是否存在血流信号进行显示,并能测定阻力指数,进而为临床诊断、鉴别病变提供有利信息,但其超声表现较为复杂[5]。

乳腺囊性病变中较为常见的是簇状细小囊肿,在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内约占5.8%,而病理改变主要表现是组织转化、纤维囊性病变。相关超声特征主要表现是性状不规则,且边界清晰度欠佳,缺乏显著包膜,其内部能见大量的微小无回声及相关微小的实性光团,或是存在细小的强光斑,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无或存在少量的血流信号,主要表现为良性[6]。本研究中浸润性导管癌有1例,超声可能误诊成单纯囊肿,而分析误诊原因为病变欠缺显著特征,其恶性肿瘤能显示呈簇状囊肿型的认识不足。厚壁/厚分隔囊肿主要是囊性增生及脓肿、脂肪坏死等,其超声表现是局部无回声,且版囊壁增厚,而彩色血流信号主要为周边。本研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4例,超声误诊为血肿1例;针对此囊性病变,可与病史、血流成像进行结合,若无外伤、感染等相关病史,特别是厚壁/分隔内能见血流信号,对恶性存在高度可疑及时实施活检[7]。

研究发现,囊实混合性乳腺病变的病理基础上显示恶性肿瘤坏死及液化,多表现为炎性、假体植入并发症、囊性增生及结核等相关情况。而超声检查表现存在差异,需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等情况进行结合性的分析、鉴别。而良性、恶性的乳头状瘤均呈导管内、囊内肿块,其两者的声像图表现相似;但若彩色多普勒的血流丰富,需对恶性发生可能性存在高度怀疑,需及时实施手术切除[8]。同时,有时纤维瘤易能产生囊变,亦需考虑发生叶状肿瘤可能性。而黏液癌较为少见,在乳腺癌中约占2%~3%,是一种边界清晰的乳腺恶性肿瘤,其声像图显示为圆球形,且边缘光滑,内部呈低回声,后方呈回声增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内部少量血流信号,因此采用超声检查能与良性肿瘤混淆。但恶性肿瘤内浸润性导管癌呈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包括形态不规则及边缘成角、存在毛刺、能见微小的钙化,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乳腺囊性病变存在多种病理结果,且不同类型囊性病变相关超声声像图表现存在差异,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对乳腺囊性病变相关表现进行了解,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1] 刘会明,张惠英. 钼靶联合彩超检查对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16,22(7):1121 - 1122.

[2] 林一琴. 乳腺肿块的超声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5,28(04):868 - 870.

[3] 吴佳玲,杨 光,孙丽鹏,等. 超声检查新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03):307 - 310.

[4] 潘晓迪. X线钼靶与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27(11):1294 - 1295.

[5] 杜 菲,侯素平,牟荣骥,等.经皮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级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02):427 - 429.

[6] 李修菊.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5):2266 - 2267.

[7] 陈志奎,林 敏,陈琬萍,等.高频超声对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与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11):1009 - 1010.

[8] 洪玉蓉,刘学明,张 闻,等.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 (11):849-852.

乳腺囊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中年人 老年人

R71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12.050

(收稿:2017-11-05)

猜你喜欢
性病变包块囊肿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3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2015年1期)2015-12-23 08:52:19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