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雷坪乡中心学校教师
用文明为沟通续航
李新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雷坪乡中心学校教师
工作初期我就接手了乡村学校一个棘手的初中大班级——成为91个青春期孩子的班主任。这些孩子,近七成是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留守在家,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在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已然成为学校的“老油条”,无所畏惧,状况频发。这不,刚开学一周班上就发生了多起“暴力事件”。事情的起因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孩子却用武力去解决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让我既头痛又心痛。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我发现,学生使用“武力”不是因为他们“坏”,而是他们不懂得用有效的沟通方式。
小燕向我哭诉,小江重重地打了她的头。我没急着责备小江,先问清了事情的原委:小燕的同桌小丽好几次把纸屑扔到小江身上,小江以为是小燕扔的,不等小燕解释就动手打人。小燕感觉很委屈,而小江却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表示。
我把他们三个叫来,还没开始问话,比我高出一个头的小江已经低下了头。他的头埋得很深,或许是因为自己打错人感到些许内疚,但低头很久他都没有主动说出一个字。我感受到他复杂的情绪。
师:打完人你心里觉得舒服点了吗?
江:不觉得。
师:打小燕的时候你是不是心里很生气?
江:是的。
师:你知道你打错人了吗?
江:现在知道了。
师:你想对小燕说点什么?
江:向她道歉,但是这是她同桌先惹火我的!
师:告诉老师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江:她们两次扔我,我忍忍就算了,但总这样我就很恼火。
师:那你有没有把你生气的情绪告诉她们?
江:没有。
师:试想一下,如果你生气的时候立马告知她们,她们还会再继续惹怒你吗?
江:我不知道。
师:我们来试一下。现在你面对她们,把被砸后的心情告诉她们。
江:不管你们谁砸的,我现在很生气,不许再扔了!
师:小燕,你们两个听到这话,还会继续拿纸屑扔他吗?
小丽:不会了。
师:小江,我感受到了你对小燕的抱歉,我也听到你说打人后并没有让你觉得舒服一点,是这样吗?
江:是的,下次生气的时候我会直接告诉她,不打人了。
师:你希望她们怎么做?
江:我希望她们以后别戏弄我了,一点都不尊重我。
师:老师懂了,你觉得她们今天的行为没有尊重你,是吗?
江:是的。
在这个案例中,我和孩子一起把事件倒回重新演绎了一遍,并试着同理当事人的感受,引导小江改变应对方式:用表达感受代替拳头相向。
在这个超级大班里,每周我要处理这种类似的事件不少于三起。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由于从小和父母分离,他们的感受难以被充分理解和倾听,也缺乏表达感受的机会和环境。面对爷爷奶奶,他们不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语言输出的机会太少,看似简单的情绪表达成了盲区。小江的奶奶告诉我,小江在家很乖,每次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安静地玩手机、看电视,跟家人从来没有矛盾。
这就是乡村孩子的日常状况,上学、回家、玩手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和父母、家人的交流。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他的《非暴力沟通》中把感受列为第二重要要素。他认为,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但表达感受却十分重要。因为感受的根源其实是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要正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
为此,我特意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当别人初次侵犯你时,要大胆地告诉对方:“你的行为侵犯了我,我感到很生气。”如果对方不听劝告再次侵犯,就来告诉老师。在班上反复训练这种方法,不断给学生实施行为强化,之后班级打架事件确实大幅度减少。
小冬被六个孩子一起打了,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原因。我把六个孩子找来,让他们还原事情的经过:下课时间,小冬在讲台上玩弄着他自己的事儿,窄窄的讲台道路被他挡住了。小军要从讲台过,讲了两次“让一下”小冬都没动。小军认为他是故意和自己作对,狠狠地踢了小冬两脚。小冬跟他顶了两句,被小军和他的朋友“群殴”。他们并不知道,小冬听力有障碍。于是,我单独留下了率先打人的小军。
师:什么原因让你打他?
军:我喊他让开,喊好久都不让,他就是故意的。
师:你怎么就知道他是故意的呢?下课期间班上这么吵,很有可能他也没听到。
军:没想这么多。
师:你知不知道,他听力有三级残疾的?
军:不知道。
师:如果换做是你,没听到别人的请求被别人误会时,你希望怎么做?
军:可以碰一下我的肩膀或者手臂,告诉我。
很明显,在这次的事件中,小军和小冬之间的沟通中断了,小军所要传递的信息没有到达接收者小冬的脑中。小军发出的语言信号并没有被小冬所接收,他们之间是无效沟通。在还原事情的过程中,小军自己说出了可以消除这场误会的关键点——改变沟通信号。当语言信号不起作用时,可以换用肢体语言来辅助他们之间的交流。
沟通信号是多样的,人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都可以作为沟通信号来使用。当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地传递信息时,我们可以使用别的表达方式。我的孩子们缺少这方面的学习。我给孩子们列举了很多可以作为沟通信号的手势,比如呼叫别人过来(向别人招手)、请让一下(拍拍肩膀向外挥手)、请求别人帮忙(双手合十前后摇动)、提醒某人(咳嗽两声或使眼色)等,他们学得很快,也觉得很有趣。某日课间一个前排的小男生趴在我的讲台旁跟我说:“老师,我之前总是因为要从同桌的座位进出而跟他吵架,教室太吵了他经常听不到,现在我们约定了一个方式,我敲三下桌子他就自动让开了。”
学生的实践让我很是欣慰,一点点的提示就能让学生们创造出百般花样。他们的交流当中少了一些矛盾,多了一些简单便捷。
小红被后排的小聪打哭了,小聪说:“我叫她给我捡笔她不捡。”
师:你为什么要打小红?
聪:我让她给我捡下笔,喊了好多句她都不捡。
师:她有义务要帮你捡这支笔吗?
聪:没有。
师:你希望小红能够帮助你,对吗?
聪:是的。笔掉在她身边,我捡不到。
师:小红,你为什么不愿意帮助小聪捡笔呢?
红:他叫我给他捡笔时太不客气了,我觉得他在命令我,我不想捡。
师:小聪,换做是你,你觉得对方在命令你,而不是请你帮忙,你会捡吗?
聪:不会。
师:如果别人想找你帮忙,你想听到什么样的话?
聪:我希望别人问我:“能不能帮我一下?”
这件事里,小聪把对别人的请求变成了命令,当“命令”没有得到响应时,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而使用武力表达不满。我让他体验当时被他欺负的小红的心情,他能很快地说出对方的感受,并找到避免矛盾的关键点——应该礼貌地请求对方。但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他没有做到换位思考。这是现在很多学生的通病,他们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人对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思维,他们提出的要求别人就必须去做到,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是否合乎情理。
为了帮助他们走出这个误区,我清楚地告诉学生“命令”和“请求”的区别——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孩子们并非天生崇尚武力,而是缺少环境的培养、引导和练习。
现在,我的班级里仍然有许多矛盾和冲突,究其根本就是孩子们不会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交往中的一些小摩擦。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如果能学会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使用多样的沟通工具、在人际交往中换位思考、能发出礼貌的请求,很多问题都能够解决。
人际交往是每个青春期的孩子们的难题,也是教师要面对的难题。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他们,这一块是家庭教育所欠缺的,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教他们学会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才能有效地与同伴沟通,和平化解生活中的矛盾,这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