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张柏涵(资深播音员,北京市妇联新蕊计划特聘专家,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特聘专家) 采写┃张悦 编辑┃吴颖
老了,也要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
受访人┃张柏涵(资深播音员,北京市妇联新蕊计划特聘专家,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特聘专家) 采写┃张悦 编辑┃吴颖
“作为一个常常以朗读故事这种方式来和孩子分享梦想的人,每当读到一本不仅仅美丽且有内涵的童书,我就充满感激——感激语言和文字的发明,让思想可以从一颗心里涌流到另一颗心里;感激印刷术的发明,让瞬息万变的时光可以得到长久的保存;感激图书馆的发明,让最贫穷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和国王一样的阅读,并因此而拥有一个王子般高贵的灵魂。”
她说:“等我老了,还会坐在孩子们中间,或者在舞台上,继续为大家讲故事、朗读文学作品。我就定期地坐在那儿,大家自由地选择时间,坐在台下静静地聆听。”
这位老了也要继续给大家讲故事、朗读文学作品的老太太,已经从事播音行业二十年了。并非播音专业出身的她,凭着自己的热爱和天赋,用自己的声音闯下一方天地。她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上海)频道、凤凰卫视“同步传播”节目总监,曾带领录音团队为《读者》杂志录制了1030个音频故事。现在,她专门为孩子们在互联网上创建了绘本频道“故事时间”,希望能通过“声音艺术”的创作,将无声的文学变成一种有声戏剧,让孩子们通过“耐心听”与“大声读”来构建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世界。
在一次朗读音乐会上,我听张柏涵老师用情地朗读过一部作品,叫《书里有一片森林》。在她的声音中,我听见了茂密森林里涓涓流淌的小溪穿过飒飒做响的树林,流过孕育芳香的土壤,不急不缓地慢慢流进心里……她用声音和阅读为白纸黑字赋予了生命。虽然之前也通过音频听过不少她朗读过的作品,但这种感觉和朗读现场是完全不同的。在现场倾听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声音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把我们紧密地连在一起。虽然,在场的人彼此并不认识,可能也来自不同的家庭,做着不同的工作,但就在那时那刻,因为声音,大家之间有了强烈的共鸣。这也就是她为什么“老了也要做个朗读者”的原因,面对面地朗读和倾听,对双方来讲都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在这次的朗读音乐会,还有一对父子朗读了塞弗琳·戈捷的《山人》。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爷爷在向他的孙儿做最后的告别,爸爸扮演爷爷,儿子扮演孙儿。爷爷告诉孙儿,我即将要去最后一次“旅行”。舞台上,父子二人没有任何的动作,就是那样静静地站在舞台中央,用文学作品的方式对话着、倾诉着。父亲平静的声音和孩子充满稚气的声音,没有一丝的夸张和表演痕迹。柏涵老师说:“正是这种最自然、最天真的诉说方式最打动人心。”她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语言表达天赋,在任何时刻开始朗读都不晚!她做朗读音乐会的初衷,就是希望给每个大人和孩子大声朗读的自信,为他们创造朗读的舞台。
柏涵老师在2015年创办了朗读俱乐部。她告诉我们“朗读的舞台没有门槛,所有人都能来”。她开始把无数父母和孩子“领进门”,教导孩子如何阅读,如何大声朗读。教学的场景很简单:一张大桌子,几把椅子和若干剧本。除了孩子,每个家长也都会有自己的朗读剧本。刚开始,许多父母会比较“怵”这件事,但往往为了孩子会硬着头皮开始读,甚至是被推到舞台中央去朗读。但是,经过几次练习和不断体验,很多父母开始爱上了站在舞台中央大声朗读的感觉,自然也就更加放得开。其实,不仅是孩子需要在大声朗读中释放天性,父母更需要从中回归天性,找到自己。
听柏涵老师“故事时间”里的绘本故事演绎,你会发现她可不是照本宣科在念书本上的文字。在每次带领团队创作、朗读一部作品前,她都会反复阅读它、理解它,然后撰写录音脚本,标注好录音的情绪、制作的提示,再指导团队一起录音和制作,让书本里的文字和内容变得更有画面感。所以,听柏涵老师朗读,更像在听和看一部有声电影。比如书上的语句是:“天气很好,小熊和妈妈去散步了,看来他们心情很不错。”经柏涵老师改编,这句话会变成一组有趣的对话——小熊说:“哇,妈妈,今天天气真不错。”妈妈说:“是啊,阳光灿烂,心情真是好极了。”再“铺”上一些活泼明快的音乐和大自然的场景音效,文字中所表达的情绪就呼之欲出了。
既然是戏剧,一定有不同的分工,特别是要将一个故事以现场朗读的方式,通过有声戏剧去表达的时候,一定会有主有次,有强有弱,戏剧的节奏感和冲突才会出来。所以柏涵老师发现,导演一部“有声戏剧”,不仅是对孩子表达能力的训练,这种形式还能极大地促进孩子情商的发展。因为在一部有声戏剧里,总是会有主角和配角,但有些孩子却只想做主角。遇到这样的“熊孩子”,柏涵老师会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做一些游戏。比如让大家凑在一起用身体搭成一架飞机的造型,搭好后,让一两个孩子走开,再请“熊孩子”看一看现在还像一个飞机吗?柏涵老师用这样简单的办法,让孩子更加真实地体会到:“戏剧里,每个人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有时候,一个孩子在上一场戏剧中是导演、主角,而到了下一场戏剧里,可能却成了只有一句话的配角。这时候,柏涵老师就会跟他说:“你看,你只有这一句话的台词,说明这句台词有多重要啊!它就是这部有声戏剧的精华。”待孩子朗读完,柏涵老师一定不忘表扬这个孩子:“你那句话说得真精彩!”
柏涵老师认为,朗读不应该只发生在舞台上,更多的时候应该发生在每个家庭里。当父母对朗读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开始享受到朗读的快乐时,就会乐于把朗读现场搬回家。
剧本里通常都会有好几个角色,在家庭朗读中,父母和孩子需要先阅读、理解作品本身,然后分工合作来完成一出“好戏”。这种陪伴方式,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紧密,而这种亲密关系也会将这种积极的情绪传递到那些被朗读过的文学作品上,孩子会认为:“因为这些书被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朗读过,所以它真的很好看,我喜欢这些书。”柏涵老师说:“小时候我们与孩子可以直接用语言对话,但是等将来孩子经历青春期时,文学可能会成为我们和孩子交流的重要载体。”是的,很多父母都在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时束手无策,因为他们总有些叛逆,开始有意疏远父母,注重自己的私密空间……这时的亲子关系或许是紧绷而缺乏弹性的,文学作品却可以成为这种紧绷关系中的缓冲剂,形成一种新的亲子关系。
柏涵老师举了一个自己生活中的小例子,她的儿子正处青春期,平时见面母子之间也不会说太多的话,孩子一到家,就把自己的卧室门一关,不理她了。但是柏涵老师说,儿子在外面,却会时不时地用微信和妈妈聊天。有一次,儿子给她发信息说:“我要买《娱乐至死》这本书。”柏涵老师表示了特别赞同。过了两天,儿子开始看了,看的时候就会在书上标注、拍照,然后发给妈妈。有一天儿子发微信说:“妈,你知道英美国家为什么这么发达吗?”然后,开始用在那本书里看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分享。过了几天,他又发微信建议妈妈:“妈,我觉得您有必要也看看这本书,可能对您的事业有帮助。”柏涵老师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交流方式,书成为这对母子之间在孩子成长的特殊时期的重要沟通载体。这可能与之前柏涵老师和儿子从小就一起阅读、一起朗读文学作品有关。
因此,柏涵老师强调,一定要让阅读变成一种家庭习惯,让朗读变成一种对话方式。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做好这些准备,它能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持久的更有力、更有韧性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