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商:关键是搞定三条边

2017-12-18 02:56齐昀李玲
父母必读 2017年11期
关键词:界限育儿婆婆

文 | 齐昀 李玲

关系商:关键是搞定三条边

文 | 齐昀 李玲

关系商和学习商、财商都不一样。育儿知识的学习更多地是在积累,像是一条上升的曲线;财商是一张网,织得越密越稳妥;而关系的处理则需要不断地调适,更像是编曲,虽然参与的乐器种类不少,但只要保持主旋律,整支曲目依然还是能够发出和谐之音的。

有了孩子之后,中国家庭一般是习惯打破原来的二人小家庭,将老人纳入进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此时,家庭关系的改变,可就不只是多了一个小婴儿,而是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关系图谱。在关系如此错综复杂的状态下,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矛盾,处理不当很可能崩盘。我们该怎么办呢?以妈妈们讲述的3个育儿场景来展开我们的讨论吧。

场景1

我爸爸平时身体就不大好,需要我妈妈照顾。我生了孩子后,妈妈更惦记我和宝宝,所以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帮我了。但是,看着她每天那么累,又要帮我们照顾孩子,还要照顾我爸爸,我真的很心疼,很希望老公能懂点事,回家后多分担家务,多看孩子,让妈妈喘口气,多休息一下。但是让我失望的是,老公每天不是说公司很忙要加班很晚回家,就是即使早回家,也是吃完饭就钻进卧室抱着笔记本说有文件要写。很多家务我要说好多遍,才肯做一点点,而且有时候做了还不如不做,给妈妈找了更多麻烦。对于孩子,也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喜爱。高兴的时候过来逗一逗,孩子一哭一闹,他赶紧扭身就走。宝宝都好几个月了,他连个奶粉都冲不好,更别说换尿布、给宝宝洗澡什么的了,都得妈妈帮我一起干。

现在,我们几乎不说话,因为一说话就要吵架,我不想再让父母为我操更多的心了。但我真觉得憋屈,感觉和老公也离得越来越远,原来有了孩子就是这样的生活,太让人失望了!

关系的第一条边:夫妻

孩子的到来,打破了家庭之前的结构,每个家庭成员其实都需要重新去确定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在新的家庭结构中彼此互动。在这样的定位改变中,爸爸很容易出局。尤其是女方的爸爸妈妈进入小家庭的时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婆媳矛盾,但可能会让爸爸的定位变得特别难。本身男性没有经历与婴儿成为一体的过程,就容易有疏离感,如果再被隔绝在照顾婴儿的核心圈外,会更加没有参与的欲望。此时妻子若还没有意识到老公正处在游离边缘的话,更容易一把彻底把他推出关系圈。

所以,在有了孩子之后,最需要关注的一条边,是夫妻关系的调整。调整的最佳方式是邀请,不是要求,也不是哀求。邀请是一种目的明确但谦和、宽容又执着坚定的过程,具体的策略我们可以想一想在工作中、在其他情境中是如何邀请别人参与的,可能会有一些启发。比如我们应该明确地和对方说清楚邀请的意图、迫切地希望他参与的心理,也包括要恳切且明确地表达你对他的需要以及对他重要性的肯定。这样,受邀一方才可能会考虑参与。在邀请的过程中,如果你是抱着非请到对方不可的心态,我们也会和对方“斗智斗勇”:激起他参与的兴趣,揣测他拒绝的本意,为他排除后顾之忧,等等,那么在有了孩子之后的关系圈邀请中,我们可能也得有这样的心态,根据对方的表现不断调整做法,才能在这条边上实现稳固。而请记住:这条边的稳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可以通过这条边来协调其他两条边的。

场景2

原来帮我照顾宝宝的一位远亲突然离开,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发愁的时候,婆婆的到来给我解了燃眉之急。婆婆自己带大了3个孩子,又帮老公的姐姐带大了两个孩子,特别能干,也什么都懂,不仅能帮我,还缓解了我初次带孩子的很多焦虑。我真是用无比感激的心态与她相处的,对她也特别好。

但是没过多久,矛盾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主要还是婆婆仗着养育孩子的经验比我丰富,太强势了。我坚持给宝宝穿纸尿裤,婆婆坚持把屎、把尿;我坚持给孩子用消毒锅消毒,婆婆用水一冲就开始放配方粉;我坚持要带宝宝去上早教课,婆婆干脆有天抱着娃去把课退了说没用……随着婆婆做主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心里也越来越别扭,经常气得一个人抹眼泪,甚至好几次想跟老公提让他把婆婆送走,一个人带孩子再累我认了,又怕老公说我不知恩图报,当初确实是我催三催四地让他把婆婆从老家请来的。

更过分的是,自从宝宝完全断了母乳之后,婆婆就不让他跟我们一起睡了,说什么影响老公晚上休息,她睡觉轻照顾宝宝更周到什么的。我觉得,我这个亲妈可能是个假的。

关系的第二条边:隔代

隔代育儿是我们中国的特殊国情。在西方国家的育儿理论和育儿指导中,很少涉及这方面的情况,所以也需要我们更多地用中国人的智慧去搞定这条边的关系。这种智慧的核心叫作弹性。

所谓弹性,并不是没有力量,而是知道如何让力量使出来的时候更柔和,让关系受制于这种弹性,但又不会一触即碎。其实不仅是场景描述中的婆媳关系,即使是亲妈来帮着带孩子,种种育儿理念和做法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弹性地处理关系。比如我们可以把我们不能容忍长辈们的做法排个序,拿场景描述中提到的事情举例:最不能容忍不让宝宝和我们睡,其次是把尿,再次是消毒奶瓶,最后是早教班。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哪些事情是必须强有力驳回的,哪些是可以商量和探讨的,哪些则是无关紧要的。之后强有力地去争取必须的部分,采用迂回战术,尤其是请老公来一起解决有可能改变的部分,无关紧要的部分就直接忽视了。这样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你在这些关系中,已经做出了弹性的调整,有软有硬,有进有退,而这样的做法给对方的感觉也不是事事都要翻个个儿,长辈还是有很多权威感和特权感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样不断地有进有退、有坚持有退守有放弃的节奏中,你会发现隔代育儿也没有那么不好,大原则还是由你把握的,小事正好无须操心。而长辈们的感受则是,偶尔一两件事依你,大多数事还是得听我的。皆大欢喜。

场景3

“宝贝,叫奶奶!”“奶奶好!”“把你的巧克力分给奶奶一块。”“奶奶,给!”……这是我带儿子在小区花园玩的时候正好遇到的邻居母女俩与我们都熟悉的一位居委会阿姨的对话。

小姑娘比我儿子还小两个月,性格特别好,大方、听话,人见人夸。相比之下,总是躲在我身后的儿子相形见绌。正好这时候有人逗他:“小伙子,也把你的饼干给我一块吧?”儿子攥紧了饼干,使劲往我身后躲。“你看,你还是男子汉呢,人家小姑娘都那么大方呢!”边上的一位阿姨笑眯眯地对儿子说。儿子依然一言不发,低下头用手抠着饼干盒。

“你看,孩子教不教就是不一样!”“是啊,性格也是受父母影响的。”周围有人议论了几句。我知道大家未必是在针对我们,但此刻脸上还是火辣辣的。有那么一刻,真有点冲动,想把儿子从身后拉出来,要求他必须叫阿姨,叫奶奶,或者是必须把手中的饼干分给大家。

但是,我突然感觉,儿子把我衣服拽得更紧了,我回过头看他,他正有点眼泪汪汪地看着我,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我蹲下来,轻轻地将儿子抱进怀里,让他贴在我的胸前。正好我抬起头,发现平时娇小的阿姨和奶奶居然看起来很高、很大。

我抚摸儿子的背问他:“其实宝宝也想给阿姨的是不是,就是有点儿害怕。”儿子在我怀里轻轻点头。我告诉他:“阿姨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因为喜欢你,才逗你玩的。下次你做好准备,主动送给阿姨饼干吃,好不好?”我感觉儿子使劲点了点头。

我很庆幸,没有因为自己的面子,将儿子推到重压之下,也没有去打乱他的成长节奏,更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点不舒服,撕开我们本来亲密的关系。

关系的第三条边:亲子

所有孩子在幼小的时候,都只能依赖于成年人的照顾才能生存。这经常会使父母有一种错觉,认为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部分,而忽略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是的,我们这次强调的亲子关系的平衡点是界限。

没有界限的父母,很容易与孩子合体:我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孩子获得的称赞就是对我的称赞。没有边界的养育,就很容易让我们成为控制孩子的父母,总要越界要求孩子做出什么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我们需要孩子有时候按我们的需求外向活泼、表达力超群,有时候又必须安静乖巧、温和听话。正是这样没有边界的要求,让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变得奇怪:你的要求他做不到时,你会失望、焦虑、生气,但是你越是失望、焦虑、生气,他就越是做不到。

因此,父母要清楚,即使在如此亲密、孩子对你如此依赖的关系中,界限也是存在的。那就是他不是你,也不属于你!人类养育幼小生命的时间恐怕是所有动物中最长的,如此漫长的一段时间,正是要求人类养育出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也不是和别的什么人完全一样的个体。在有界限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都会有更好的空间,在每一次分离的时候,人格也都能蜕变得更完整。

搞定夫妻关系、隔代关系和亲子关系这3条边,我们就等于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搭建了一个相当稳定的支点,不会再轻易地于关系处理中一败涂地。

另外,邀请、弹性和界限,是我们给你的提升关系商的3个秘籍,它们针对于这3种重要关系也可以互换使用。不信你可以试想一下:夫妻关系中也需要弹性和界限;亲子关系中也需要弹性和邀请;而隔代关系中,一样需要邀请和界限。那么,就在这三大秘籍基础上,施展出你千变万化的招数吧!

猜你喜欢
界限育儿婆婆
界限
间隙
偷偷摸摸育儿
破次元
别把婆婆当成妈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献给婆婆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