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中的应用分析

2017-12-16 13:44连亚霞李彬芬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

连亚霞 李彬芬

【摘要】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将从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干性愈合换药法,试验组实施湿性愈合换药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伤口每次平均换药时间为(7.83±2.5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每次平均换药间隔时间为(3.60±1.12)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6.22±3.03)d,显著短于對照组的(21.64±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湿性愈合理论来指导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可以缩短伤口换药时间,延长间隔换药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创面换药; 湿性愈合理论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16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theory of wet healing in diabetic foot ulcer wound dressing application.Method:From February 2015 to October 2016 in the authors hospital,4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able numbers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each with 20 patients.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ry healing treatment method,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wet healing treatment method.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wound dressing time was (7.83±2.54)min,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average switching interval tim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60±1.12)d,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6.22±3.03) d,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21.64±3.28)d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00%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wet healing diabetic foot ulcer wound dressing,wound dressing can shorten the time,to extend the time of interval treatment,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Diabetic foot; Ulcer wound dressing; Wet healing theory

First-authors address:Huian County Hospital,Huian 362100,China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大约有3%患者会出现足部溃疡,而患者发生足部溃疡是导致其截肢的重要因素。很多患者发生溃疡时,由于伤口缺乏有效及时处理导致截肢。加速溃疡愈合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医学工作者研究重点[1]。传统护理方法认为维持创面干燥为护理伤口的最优措施;然而,学者Winter指出湿性愈合的速度要比干性愈合速度快1倍左右的理论后,很多湿性合成敷料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2]。临床研究证明,恰当的敷料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溃疡伤口愈合速率,节省医疗费用,减少换药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为分析湿性合成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本文对从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从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WHO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治疗期间死亡者,排除患者入院时已出现广泛坏死而急需截趾、截肢患者,排除治疗期间不配合者、放弃治疗者。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6~88岁,平均(67.8±8.4)岁;黄色伤口15例,黑色伤口4例,混合伤口1例;Wagner分级:1级患者2例,2级患者15例, 3级患者2例, 4级患者1例。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5~89岁,平均(68.2±8.6)岁;黄色伤口14例,黑色伤口5例,混合伤口1例;Wagner分级: 1级患者1例,2级患者15例, 3级患者2例,4级患者2例。两组患者均由责任护士进行换药。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伤口特征及Wagner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系统的专科治疗,主要包括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营养状况、营养维持、全身性感染防治、改善微循环和防治局部创面侵袭性感染等。对照组患者实施干性愈合换药法。利用机械清创法对患者坏死组织进行去除处理,并注意对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根据患者状况采用优琐纱条进行填塞,并用棉垫或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创面,根据患者渗液状况进行换药处理。

试验组患者利用湿性愈合换药法。完成创面清洗后,利用机械清创法清除坏死组织,使用康惠尔系列产品对伤口实施护理,并将创面创胶进行清除,以80%满作为标准,让创面维持湿润但不浸润,并利用透明贴、泡沫贴进行密封粘贴,从而起到溶解坏死组织和软化干痂作用。对于感染创面应利用银离子敷料,并在外敷用泡沫敷料。根据患者渗液状况也决定换药次数,对于坏死组织无法行机械清创的,应利用清创胶自溶清创。对于有两个创面患者,应按照先处理清洁创面,再处理感染创面为主的原则。在换药时,利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伤口清洁,并对伤口进行评估,将机械清创法与清创胶自溶清创法进行联合来清除坏死组织或者干痂。在完成黑色伤口清创后,倘若还存在着痴下积液、积脓等现象,可根据患者伤口症状采取不同类型得湿性合成敷料,对于存在窦道伤口或者渗液过多者可应用藻酸盐敷料进行填塞。对出暴露而出的骨骼和肌键应用清创胶维持湿润,为其创造一个最佳的微环境,以免其发生坏死和脱水。另外,还要及时的伤口缘和伤口周边胼胝的衰老细胞,防止对伤口上皮爬行生长起到阻滞作用。并根据患者伤口愈合状况实施恰当湿性合成敷料。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特征: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伤口平均换药时间、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2)临床效果:痊愈,创面愈合较好、上皮覆盖;好转,症状出现好转,大部分坏死组织得以清除,出现部分新生肉芽,创面愈合面积大于2/3;无效,患者症状无好转症状,坏死创面及溃疡没有明显缩小,愈合面积小于1/3,局部没有显著变化症状,部分出现恶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对比

试验组伤口每次平均换药时间为(7.83±2.54)min,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每次平均换药间隔时间为(3.60±1.12)d,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6.22±3.0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64±3.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创面修复为有序、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其局部性、全身性因素都会对患者创面愈合造成影响,具体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血糖控制状况、换药方式以及组织供血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5-6]。部分创面虽然较小,但深入至骨膜和肌层,并且坏疽和感染都会对创面愈合造成影响。对坏死组织清创是伤口愈合的基础,本文中大部分为黄色伤口,黄色伤口有渗液、腐肉现象,会发生感染症状,如患者因感染、皮下脂肪液化而出现渗出液等[7-8]。单独使用锐器实施清创术,难度较大,很难将黄色坏死组织夹起,采用湿性愈合理论,应用伤口渗液中酶及水凝胶起到自溶性清创,并辅助利用锐器清创,不仅将坏死组织得以有效清除,还消除细菌性负荷,实现缩短清创周期,降低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创伤。湿性专业敷料可以更好的吸收渗液,以维持湿润,让慢性伤口转变成急性伤口,促进伤口床,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9-13]。

本文研究表明,试验组伤口平均换药时间、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文得研究表明,以湿性愈合理论来指导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可以缩短伤口换药时间,延长间隔换药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育群,周一农,刘加和,等.应用湿性愈合换药方法治疗4例糖尿病足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149-153.

[2]许樟荣,李翔.2011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处置和预防指南介绍[EB/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1):70-71.

[3]聂海英.湿性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换药中的应用[D].沈阳:吉林大学,2015.

[4]刘泽亮,于洪波.糖尿病足溃疡的综合性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154-157.

[5]倪栋梅.湿性愈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414.

[6]陈影洁,吴伟英,黄剑施,等.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126-127.

[7] 李萍,陳检波,沃红霞.三黄湿敷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4):18-19.

[8]郭春兰,屈红玲,付向阳.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治疗Ⅲ级糖尿病足伤口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9):61.

[9]孔莉,孙中安,赵宏图.湿性敷料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9):859-862.

[10]李玲,减莎莎,宋光耀.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3159-3163.

[11]李晶,薛斌.新型医用敷料的分类及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2):2225-2232.

[12]陈育群,周一农,刘加和.应用湿性愈合换药方法治疗4例糖尿病足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149-153.

[13]祝聘婷,胡荣,卜平.冰黄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62-64.

(收稿日期:2017-07-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
不同浓度土黄连液湿敷对糖尿病足疗效的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糖尿病足如何调治
夏季糖尿病足护理避免四大误区
治疗糖尿病足,需营造适宜“微环境”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患者护理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防
太原市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联盟成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