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益辉
【摘要】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收治的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观察组)与同期收治的6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参考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患儿入院后在确诊前先经验性进行治疗,确诊后针对性的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两组病情不同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为先咳嗽后喘息,参考组患儿咳嗽与喘息基本同步,同时观察组患儿喘息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各项列入观察指标的肺部炎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患儿常见剧烈咳嗽、发热、喘息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联合糖皮质激素与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小儿哮喘; 感染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55-02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原,患儿发病期间多伴随嗜酸粒细胞炎症浸润,具有抗原性、免疫原性等特征。随着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研究数据越加充分,研究证实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发病之间有着较大关系,在治疗期间若忽视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会使治疗效果欠佳[1],因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十分必要,笔者对所在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患儿与普通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列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经ELISA方法检测显示MP-IgM为阳性,满足《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中的诊断标准[2],男39例,女29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4.03±0.33)岁;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MP-IgM阴性哮喘患儿作为参考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4.11±0.43)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做肺部胸正位片,在入院后当天抽取静脉血2 ml,使用ELISA法对患儿MP-IgM进行检测,同时配合血常规、CRP、hsCRP、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和过敏源检测、肺功能检查等。
1.2.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先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治疗,在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后则加用环内酯类药物配合治疗,共接受2~3周的治疗。首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1次/d,连续滴注5 d后停止,停药3 d,之后接着静脉滴注3~5 d。停药3 d,咳嗽、气喘明显缓解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连续口服5 d后停服,这样有利于减轻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急性哮喘患儿则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及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其中3例患儿体温>39.5 ℃,提示支原体感染严重,因此则除了上述治疗外,同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咳嗽、喘息特点和肺外脏器、呼吸系统受累情况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临床控制: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全部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少或消失,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基本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咳嗽、喘息、发热持续时间及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剧烈咳嗽3~5 d后开始有喘息现象出现,喘息持续时间为(5.98±2.01)d;参考组患儿则先出现喘息,在喘息3 d左右发病,基本同步于咳嗽或者稍晚,喘息持续时间为(2.67±1.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肺部受累情况比较
经X线胸片检查可发现有大片阴影覆盖在观察组患儿肺叶(肺段),胸腔内见积液9例,参考组患儿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体征主要表现为干啰音、喘鸣音,合并肺部炎症患儿8例听诊有湿啰音、喘鳴音,肺部纹理增多、模糊。观察组患儿各项列入观察指标的肺部炎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脏器受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44例(64.7%),心肌酶水平升高39例(57.4%),心电图异常39例(57.4%),伴随肝损害19例(27.9%),心肌受累20例(29.4%),参考组患儿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9例(15%),心肌酶水平升高6例(10%),心电图异常6例(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比较
经过3 d治疗后,观察组19例患儿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临床控制率为23.5%,参考组44例患儿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好转,临床控制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4.09±1.38)d,参考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95±2.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之一,具有2~3周潜伏期,发病较为缓慢,主要通过耳鼓膜炎、肺炎、支管-支气管炎等形式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对泌尿、神经、消化、神经、循环、血液等多系统产生影响并引起病变。有研究发现,小儿哮喘的发生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很多关系,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对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直接影响,并加快释放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炎性,诱导神经调节和IgE等机制诱发哮喘发生[3]。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现象加重,呼吸道感染患儿增加等小儿哮喘发病率明显升高,对小儿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