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出血的应用

2017-12-16 15:34陈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宫缩乏力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陈萍

【摘要】 目的: 探究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B-lynch缝合术的临床可应用性和效果。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43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患者均结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同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3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患者应用常规的止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28例,成功率为77.8%,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结合B-lynch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对产妇的产后恢复非常有利,值得在临床产科应用。

【关键词】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剖宫产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61-02

產后出血作为一个产科分娩期非常危急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一直较高,并且也是导致产妇分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有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产后出血中主要为宫缩乏力导致,并且多在剖宫产术中多见。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多需要进行子宫按摩、宫缩剂应用以及子宫压迫、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结扎、宫腔填纱以及髂内动脉的结扎,对患者进行及时止血非常重要,如果控制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后期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治疗[1]。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B-lynch缝合术应用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43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其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10例,分娩孕周37~42周,平均(38.70±0.43)周;年龄21~38岁,平均(28.90±3.69)岁。同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3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8例;分娩孕周37~41周,平均(38.50±0.44)周;年龄22~37岁,平均(28.50±3.78)岁。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及分娩孕周和娩出胎儿大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结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首先在剖宫产手术的切口部位将子宫从腹腔里脱出,并且进行宫腔积血清除,然后应用可吸收线从子宫的切口下边缘两指作用距离右侧两指作用进行由外至内垂直进针后进行子宫下段肌层穿过,让后应用同一根线从子宫腔对应的切口上边缘距离侧方4 cm的部位出针,这需要依次穿过子宫蜕膜层、肌层和浆膜层[2],并且将缝线拉至宫底,并且进行加压,将其加压于宫底距离右侧宫角大约3.5 cm的部位,并且垂直绕过宫底的后壁右侧的子宫骶韧带的上侧,然后在前壁的相同部位进行进针,从右向左、从外向内斜着进针并穿透浆膜层、基层以及蜕膜层,在对称的对应部位出针,然后进行左半部位的缝合[3],缝线最好位于子宫切口的左侧两指、并从下半部的相应位置穿出,并且将缝线在双手加压的作用下缓慢将缝线牵拉出,若已无阴道出血,则将缝线进行首尾补打结后进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止血,并且观察子宫的色泽,待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时缝合切口[4]。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止血法进行治疗,患者主要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或者子宫全切术进行切除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28例,成功率为77.8%,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后出现大出血一直是产科较为多见并且处理难度较高的临床急发症状,患者的病情多较为危重,并且目前没有有效的产后出血预测方法,治疗也没有特效方法,因此做好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处理非常重要。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以及宫缩剂药物的应用作为保守治疗,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没有显著方法,另外采用宫腔填纱对患者的子宫保留有一定作用,但是宫腔填纱的作用时间较长,出血停止时患者多伴随有一定程度的贫血,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不利[5]。另外宫腔填纱对无菌操作的要求也较高,填塞不当会导致宫腔出现继续出血和阴道不出血的假止血征象,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另外一些患者应用髂内动脉结扎进行出血控制其有效率依然不超过50%[6]。患者在侧支循环建立后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血,并且创伤也较大,其技术要求较高,同时不容易控制,并且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出血虽然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但是由于手术要求较高,很多基层医院不能普及,部分患者出血病情严重的患者只能进行子宫切除挽救生命。很多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导致患者的盆腔受到损害,患者的生育功能受到影响,并且对患者转归后的内分泌功能还有一定影响,本身对很多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影响。卵巢的血供多数来自于子宫动脉卵巢支。子宫的切除对卵巢的内分泌一定有影响,并且患者很可能会出现早衰,患者中老年期间,冠心病、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提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因此在临床剖宫产后子宫出血的治疗中保留子宫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选择便捷、有效的方法非常重要。endprint

B-lynch缝合术是一种起源于英国的外科手术止血的缝合方法,在20世纪末首次报道,是通过子宫前臂的缝线加压,从而让子宫处于压缩状态,并且在子宫壁间的血管被挤压,从而出现血窦关闭,盆腔的动脉搏动减少,其治疗方法简单,并且止血迅速,止血效果较好,并且不需要特殊器械的应用和技巧要求,其止血成功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子宫出血有效。B-lynch缝合术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在止血药和宫缩剂等方式止血应用无效后适合应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妇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如果依然有较为明显的出血倾向,同时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要快速确定实施B-lynch缝合术。在缝合过程中要保证进出针的部位准确,同时缝合完毕后进行拉线要力度均匀,不可过紧,会导致血液供应异常而不利于治疗效果,另外风险完毕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确定止血成功后方可关闭腹腔。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在确定医师的经验和操作水平后对宫缩乏力首先进行药物治疗,手术包含子宫全切、保留生育功能的选择性动脉栓塞,对子宫动脉结扎的操作较为简单,并且对子宫供血血管有清晰的显示,并且髂内动脉结扎的技术要求高,在禁忌时刻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止血失败。B-lynch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操作简单,并且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技巧,止血效果较好,并且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有很好的维持作用[7-8]。B-lynch缝合术的早期应用受到临床一些学者的质疑,部分学者认为缝线会一定程度给子宫带来损伤,并且风险滑脱会导致肠梗阻发生,并且对后期患者的再次生育的几率没有明确指示[9]。因此对缝合方式做了一些改良,在进出针的调整的同时做好在子宮部位的固定,对术后子宫复旧变小有很好的防控作用,并且避免缝线的滑脱导致的肠套叠以及梗阻病症的出现[10]。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28例,成功率为77.8%,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结合B-lynch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对产妇的产后恢复非常有利,值得在临床产科应用。

参考文献

[1]曾玉华,周洪贵,李佳平,等.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运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4):312-313.

[2]官晓斐,郭江波,吴振兰.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8(3):53-54.

[3]王玉英.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71-2372.

[4]李翠丽,万俐.B-Lynch缝合术、Bakri球囊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44(12):1977-1980.

[5]崔文华,底建敏,张国华,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710-3711.

[6]张颖,高劲松,刘俊涛,等.B-lynch缝合术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协和医学杂志,2013,4(2):174-177.

[7]范丽,高霞,马亚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EB/OL].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2):201-204.

[8]付蕊红,韩艳,王辉,等.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7):468-470.

[9] 熊琼,周荣向.氨丁三醇卡前列素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预防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46-1047,1049.

[10]王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5):124-126,130.

(收稿日期:2017-07-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宫缩乏力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