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义语境中理解文本的策略

2017-12-16 17:58徐小燕
江西教育C 2017年11期

徐小燕

摘 要:语言表达是根植于一定表达语境的,带着学生循着文本、循着作者感受、循着汉文化之根去捕捉其一定语境下的再生意义,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情感,认识中心,并让祖国的语言文字充满更加迷人的魅力。

关键词:文本理解 意义语境 前后联系

作为根植于几千年中国文化沃土上的汉语言文字,其意蕴往往是丰厚的。带着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特定氛围中的特别意义,对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文本、感受课文的情感、主旨、中心,别有一番意义。

一、词不离句——在文本前后联系中体悟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刘勰《文心雕龙》)文本是字词句段的连缀,是以相互之间的联系为前提的。文本的理解只有建于文本的意义语境才有意义。离开文本的语境,语言文字就仅仅只是语义编码,而不再具有延义功能。在作者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其用语的选择并不会非常突兀、怪异,因此,循着上下文来理解一些相对特别的文字,基本可以实现对特别用语、表达内容的准确理解。在文本中,字词句篇往往有着“内在的秩序”,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感、段感与篇感是相互的,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要素都各具特色,都能演绎各自的精彩。

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中聂荣臻的话里出现了“杀害”“受害”“伤害”三个由“害”构成的词,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含义和情感寄托?可以引导学生循着聂将军的话去体会:“残忍杀害”体现出来的是日本侵略者置人于死地的刽子手嘴脸;“受害”意即受到伤害,这可能是轻微的,也有可能是巨大的,范围较广,但都是被迫的;“伤害”则是使人受到摧残,可能是身体上的折磨,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折磨。这样,三个由“害”构成的词便有了意义和情感上的侧重,学生也能从程度上、使用对象上等方面加以甄别,体会到聂将军对敌人的痛恨,对无辜人民的同情,以及自己公正的底线。再如文中还提到“活菩萨”“使者”两个称呼,我们可以先出示词典上对两个词的解释,而后联系上文中聂将军至仁至义、大慈大悲的行为,继而自我找到其中的共同点。这样,课文就不难理解了。

二、通感体验——捕捉不同事物共同特点

在心理学上,“通感”是一种感觉联通现象。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将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读者的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巧妙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能够激活读者的文学想象,给读者以立体的文学思维深度,让读者打开全息感知世界的空间。在许多关于感受的描写语句中,作者会运用通感手法来描述某刻情境下心中微妙的感受。

如《月光启蒙》(苏教版第八册)一课中,作者把母亲轻轻地吟唱称为“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这动听的音韵也散发出阵阵“芳香”。这里,作者就运用了通感的手法,这令人惬意的舒服劲儿,和花朵迷人的芬芳带给人的愉悦感是一样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句中的“芳香”一詞引导学生品味思考。“芳香本来表示味道,为什么在这里可以表示声音呢?”有学生认为,“芳香”写出了母亲甜美、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歌声;有学生认为,母亲的歌声太甜美了,刺激了我的味觉。有学生认为,母亲的歌声不仅可以听,而且可以闻。据此,学生还自主创造出了关于声音的其他通感,如视觉上的“鲜明的音韵”,触觉上的“光滑的音韵”,等等。至此,母亲那种圣洁、美丽的形象仿佛一尊雕像矗立在我们面前。再如《水》(苏教版第十册)一课中写妈妈把我们兄弟四个对水的极度渴望称之为“饿”,这种精神上的迫切向往和成语“如饥似渴”是极度相似的,提醒学生这样阅读思考体味,他们自然就从“饿”字上体会到作者对水的那种渴望。本册中《黄果树瀑布》也有这样的描写,在距离黄果树瀑布尚远时,作者听到远方的水声仿佛是微风拂过树梢,这样的轻柔,让人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也读到了更多的滋味。总之,这样的情感迁移,往往让语言表达更富有表现力,也更容易让读者在浮想联翩中别有一番情趣。当学生能够很好地体会这种表达之后,语言便有了温度,有了生命,其意义价值也随之增大。

三、时代链接——了解中国独特表达方式

文本是作家生命实践活动智慧的结晶。每一个作家都是生活于一定的历史时代的,这使得文本具有内在的文化感。语文教学要弘扬母语的特质,遵循母语的学习规律。母语的特质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母语的特质是含蓄、委婉,母语把握事物本质的方式不是西方形而上的思辨,而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直觉感悟,甚至顿悟,正所谓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文教学要把握母语的特征,让学生在语境中感悟母语文化。

比如《爱如茉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中映儿的爸爸妈妈表达爱的方式是行动,包饺子、直奔医院、紧握双手等表现,就是“爱”的行动语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嘴上不说、爱在心里的表现,就是中国文化的印证。让学生明白了这一点,而后再联系身边的具体事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同时,对课文中作者详细的行为描写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再如《螳螂捕蝉》一课中吴王为什么不肯听大臣的苦劝,这就和中国封建文化中的等级观念有关了。吴王作为一国之尊,当然不肯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否则就觉得很没面子。我们一些家长也是如此,有时为了争口气,就是不肯低头。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到吴王角色,并为少年大声点赞了。另外,对课文作者的相关背景做适当的链接,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四、文化寻根——渗透汉语文化民族风格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每个民族的文化风貌都由不同的语言记录来体现。著名符号学家恩斯特·卡希尔在其著名学术著作《人论》中指出,“人是一个符号的动物”。人类对文化的体认是通过对文化所寄寓的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科学等获得的。文化中含有民族的图腾、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汉语文化的独特意象。学生只有了解了汉语中很多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才能促进对文化的理解、感悟。当然,对刚刚学习语言的小学生来说,文化所内蕴的意义还是比较难把握的。

比如《王冕学画》(苏教版第十册)中的荷花与王冕的诗《墨梅》(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梅花,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意象价值,但在《王冕学画》一课中,荷花并没有隐藏的纯洁、出污泥而不染的意义,而王冕的诗中,墨梅就有其象征——作为文化传统中公认的四君子之一,梅有着不惧严寒、傲然盛放的气节风骨。王冕借咏梅表达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志向,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巧妙的点拨才能让学生顿悟。同样,在《但愿人长久》(苏教版第八册)中,苏轼为什么借托月亮表达思乡、思念亲人的情怀?我们要适当指出月亮的象征,并列举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来验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世界上最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时需要足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才能读懂读透。在汉语语境中,文本不仅仅是言语内容的组合,更是清晰思维痕迹的呈现。表层意义的洞悉是词与词,句子与意义之间的相互激活,而深层意蕴的领悟则是言外之意的生成与创造。在当今直白表达的背景下,学生更需要经常叩问富有特色的古典文化,并将其传承、发扬下去。因此,在一定意义语境中带领他们真切感悟,方能正确积累,灵活运用,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