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入门的意识

2017-12-16 10:39吴歆
江西教育C 2017年11期

吴歆

摘 要:刚上高一的学生对诗歌学习感到困惑,如何让他们在真实的审美活动中感受诗歌的美?本文试图从诗歌鉴赏的四个基本能力意识入手,有感性的想象共情,也有渐入理性的人事推导,刻意避开答题套路技巧,帮助学生鉴赏入门,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想象联想 含蓄凝练 情景互动

高中必修语文课本基本上是每册按诗歌发展的时间阶段,选择了极具时代代表性的诗歌组合成诗歌单元。由编排思路可见,高中诗歌教学要求更系统,除了对诗歌的演变传承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架构,还要强调鉴赏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初中的感知音韵美和结构美的诵读上。

对诗歌内在情感神韵的品味,在审美要求上跨了一大步。从意象到意境、到情感、到表现手法技巧,面对更为丰富更为复杂的古典诗歌,学生要么无路窥其门径,要么将诗歌当古文研读。我们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客观上也没有更好地体现诗歌和古文的教法差异,未能将学生引入诗境当中。古代诗歌和散文有着很大的区别,“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清·吴乔《围炉诗话》)。这杯酒,如何品味出它的浓烈甘醇悠长回味,而不是让学生只感受到辛辣呛喉,从此敬而远之?

这里我们绕开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就初入高中学生的学力情况,谈几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意识,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鉴赏活动,提升审美层次。

一、想象联想

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综合审美素养的参与,这些素养就来自我们的生活学习经验,而想象联想能唤醒我们的经验,带我们身临其境,获得感动。

有一道著名的小学语文题:雪化了是什么?“是水” “是小河” “是春天!”这就是诗意的回答。这个回答所含意境最丰富,通过想象联想,将自己关于冬天和春天相隔相融的经验代入,感受到的不再是孤立的物象,而是一个万物关联的意境,当然也最能获得审美心理的满足。

文学不是“1+1=2”的思维,诗歌尤其如此。没有想象,我们也许能读“懂”文意,却无法体会诗中丰富的内涵和传神的形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若只看到“我”与山,便只有简单的快乐,当运用想象直至幻化出诗人“独坐出神”的形象,才能真正领悟那寂静中的寂寞。

鉴赏者的经验与诗人的表现合成意象外绵绵无尽的延伸,“由可见之笔墨形态生出想象空间,进入由言词生发之虚拟空间,灰色地带更为开阔,也更为空灵”(罗宗强《说“气韵”与“神韵”》)。

二、含蓄凝练

中国诗以精炼著称,被誉为诗歌中的“轻鸢剪掠”,更让人沉迷的是用最简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境,“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钱钟书《谈中国诗》)。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象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枝上花瓣数点。——埃德拉·庞德(《在地铁站内》)

庞德诗酷似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作品,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崔护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故事,然而从这个春光明媚中的爱情故事里,生发出了物是人非、人世沧桑的沉重。两诗从字数上、意象上都很接近,但传递给我们让我们遥思凝想沉默叹息的意蕴相差了许多。姜夔的“言尽意不尽”说的就是这种意味。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是在写长江浩瀚无边吗?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失,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水天交接处的一江春水。除了景还是景,无一字透露对朋友的关切,但目驰神注之中体现一片深情。

一切若“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表现的是言外之象,言外之境,言外之情,当然也含言外之意。

三、情景互动

苏轼与惠崇和尚论经,和尚讲完问东坡:“居士见我如何物?”东坡顽皮心起:“一坨牛粪。”和尚笑曰:“我见居士如一朵花。”苏轼得意归家,苏小妹知道后说:“不闻佛家:‘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乎?”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经由诗人眼睛的选择,心灵的剪裁,用笔墨再现出来的“再造景”,再造的唯一依据就是诗人的情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林黛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杜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面对自然的落花落叶,心情、性情不同,眼里的景象自然也不同。

再举一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秋》创作于《秋思》之前,两曲所取意象相似,为什么马致远的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呢?白朴曲的前两句所取意象甚至比马致远的更显冷寂,但是,他用一个依稀寂寞的影子为过渡,结句朦胧变为清晰,飘渺迷蒙的色彩变得鲜明,明朗之景取代暮寒之气,情感转折,忧郁得到安慰。而马致远十一个意象回旋上升,将孤独飘泊的悲哀之情推到了极致,最好地表现了秋思的忧郁、孤寂、凄凉、悲哀。

因情见景,借景抒情,情景互动中构成了诗的无限魅力。

四、知人论事

“诗穷而后工”,一首好诗的背后往往有着丰厚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经历、性格、时代有助于把握诗境,捕捉诗情。

生于晚唐官宦世家的杜牧,有恢复盛唐的热情和抱负,故而面对项羽的自刎他发出“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喟叹;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王安石,深知民心思安、社会思定,冷静提出“肯与君王卷土来”的反问;而寡居漂泊的李清照,对南宋统治者软弱投降极度失望之际,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呼唤慷慨豪迈的英雄。他们各自的经历际遇不同,对同一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認知态度,反推之,便能更好帮助我们理解诗文寄托的思想感情。

还不仅如此,当我们对诗人生平经历了解得够全面,进而熟悉了他的性格,我们就会发现个性的差异也直接表现为风格的不同。比如面对仕途坎坷,人生失意,李白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而杜甫则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不怪严沧浪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诗歌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时代,理解诗词也须联系大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战争题材表现得这般豪迈而浪漫,也就只能产生于大唐帝国了。

如前所述,诗歌鉴赏是个体主观性很强的高层次审美活动,对于刚刚进入高中、古文基础薄弱、生活经历简单、审美经验缺乏的学生来说,不要用眼花缭乱的术语技巧吓唬他们,引导他们准备一点最基本(往往也是最本质的)的意识,静静地单纯地去品味诗歌的美,等到美感出现了,技巧就在其中了。◆(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