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微阅读,依然是属于深度阅读的范畴,它只是将阅读进一步细化,并且更具有主体性。对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纸质书籍,汲取传统文化典籍。而微阅读带来的是百科全书式的海量信息,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有选择的微阅读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作文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莫大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微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中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呢?实践证明,仅靠课本的阅读来提高语文阅读水平是远远不够的。那就需要老师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从而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提升个性阅读的水平和能力。目前来看,“微阅读”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种阅读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微阅读就成了一个关键。
一、审慎引导 搭建平台
现在孩子花不少时间在电脑、手机上进行微阅读,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家长甚至专家的担忧:这些看来仿佛与传统相悖的阅读方式,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对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纸质书籍,汲取传统文化典籍。而微阅读带来的是百科全书式的海量信息,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它与传统阅读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形式。
那么,是一味放任自由,还是教师参与引导方向?毫无疑问,中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辩别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否则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下水”,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班通设备、家用电脑、班级微信群等平台载体和学生一起微阅读,探讨阅读内容,从而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收获更多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二、营造氛围 选择内容
如何推广微阅读,如何在班级里开展有益的微阅读,选择怎样的微阅读对象呢?这就需要教师有相当的影响力并且做到与生共读,且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文化嗅觉。
1、营造浓厚的微阅读氛围
教师应倡导学生多元化阅读,教会孩子以“深读”和“微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当然,这也需要与家长配合,共同关注学生们的阅读动态。现在学校里每天都有读报等阅读课,笔者在班级里一周三次进行微阅读,人人参与。可以由教师提供微阅读内容,也可由学生选择内容,然后全班一起阅读,讨论微阅读文本,发表看法。有时候一则文本班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思维的扩张,既可以深化微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2、选择多样的微阅读文本
微阅读,读什么?相信大多数教师都有此困惑,对学生来说,到底应该读什么,怎么读?我认为,微阅读的范围可以扩大。时政信息、名言格言、自创文本、经典文本、时事政治、新闻评论……只要是對学生有益,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引人深思的都可以拿来读。我是很赞成学生看新闻的,比如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等,甚至建议学生放假回家和父母一起看看新闻联播等时事节目,这对学生而言都是有益的。新闻是一种包含相当多信息量的文本,对于学生是提炼文本信息、深化阅读都有莫大的作用。
三、汲取精华 读写结合
微阅读文本中不乏经典,凡是经典,必有经典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微阅读文本中汲取精华,从而深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倡导学生自创微文本,提升创作能力。
1、以点带面、深化阅读
所谓微阅读,依然是属于深度阅读的范畴,它只是将阅读进一步细化,并且更具有主体性。大凡优秀的微文本都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美好的审美世界。阅读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写作,不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更多的则是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语文素养,对文化的思考,对人生的思索。现在的语文新课标倡导一个词——语文素养。这是一个大命题,需要教师多方位的着眼,而不单单是体现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考试上。当我们读到一则优秀的文本,因为其中的新颖观点而反复咀嚼,因为一段深刻的文字而思绪连篇,这不是微阅读带来的美妙感觉吗?选择合适的微阅读文本,以此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细读,深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创作微文本、深化微阅读
微阅读不是一种语文阅读的颠覆,而更像一次阅读方式的推动。或许,这种新的阅读模式可成为激发新文体的动力。 各领风骚百年,造就了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想来,唐诗宋词可算作古代“微阅读”文本。今天的“微阅读”,或许会催生类似“唐诗”的文体,留下当代的生活记忆,成为数百年后的当代经典。所以,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进行微阅读的同时,不妨提倡学生创作微文本。这不是片段作文,而是另一种文本形式,能够优化学生语言,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微阅读,使学生获得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微创作,使学生获得了不一样的习作体验,这就是语文素养的自然流淌。
有选择的微阅读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作文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莫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马学耕,男 ,出生于1969年7月—,汉族,籍贯:湖北钟祥,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