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功菊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教育时通过各种手段逐渐形成内化的一种良好品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通过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寻找课堂教学的有利契机,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结合时事政治案例分析,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将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科学精神、政治法治意识等综合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培养方法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重要学科,更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政治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一线教师更多地将关注焦点放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上。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探究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策略。
一、转变教师传统观念,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很多学生认为记住定义原理,背下知识点就可以,这种思想观念是错误的,长久下去会让学生陷入一种思维定势,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政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及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具体教学内容,精心备课,有效设计教学,在优化教学目标及过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
比如,在教学《隐私和隐私权》一课时,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教学展开相对容易,但对于隐私权很多学生认为丑事、不光草的事才是隐私,对隐私的理解不到位。在备课时,我做了如下目标:在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隐私和隐私权的具体含义,了解法律在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及侵犯隐私的行为表现,能自觉防范他人侵犯隐私的行为。在过程方法方面,我通过列举生活中和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以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对隐私权有深刻认识;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则树立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保护自我隐私,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枯燥乏味的知识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着力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导入、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或开展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乐学的课堂氛围中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
以创设情境教学为例,在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我通过课前两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千手观音》让学生在极致的视觉体验中感受聋哑演员的绝美表现,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中,这时我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展示霍金、史铁生、贝多芬等人的挫折境遇。这些人的事迹恰好符合本单元的主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深刻感悟。再如
三、结合时政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时事政治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时政案例分析,不仅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正确价值观的渗透,其中所蕴涵的信息还能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小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遗产留给谁》一课时,我通过社会时事政治热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张嘉祥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人们就继承遗产问题出现了争执,爷爷奶奶认为财产应该平分,嘉祥的姑姑也应该分,嘉祥妈妈不同意,认为姑姑以后要嫁人,不能继承丈夫的遗产。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遗产及相关继承权的概念及知识。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我通过搜集青少年犯罪案例,结合校园暴力事件,让学生在案例中认识到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涉及犯法的,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四、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新课程改革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因素,将显性及隐性的情感因子有效結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亲情之爱》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学生在交流中知道了爱的形式多种多样,我接着引导学生如何把父母给自己的爱传播分享给更多的人,引导学生提出“去敬老院送温暖”“给福利院捐衣物”等提议倡导,并将这些想法实施到实践中,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同时,提升其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行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提出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初中阶段,教师以核心素质理念为引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样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道德与法治观念,有效实现学生综合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水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78.
[2]周佳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8(0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