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2017-12-15 02:45黄英昌
中国市场 2017年35期
关键词:实现设计

黄英昌

[摘 要]对于以往所采用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实施时所遇到的困难,按照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目标,提出ERP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业务流程、功能设计、功能模型,并提出ERP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此方案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均较强,为开发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实现;ERP;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159

近几年来,各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其应用价值较为广泛,可为股东、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描绘出目前经营和此后发展状况,并对各部分工作有协调作用。全面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且可为考核企业状况提供标准。但以往所采用的全面预算管理因涉及多个部门和内容,预算指数间较为复杂,造成简化预算工作在传统的方法上进行缩减和增设。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并不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个体、不同职位以及不同部门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导致企业在列入过程中只是将预算划入到项目中,且调整具有随意性,没有将预算控制的实际价值发挥出来。因ERP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在我国企业中得到普遍性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得到一定应用。此文用综述方式论述,旨在提高ERP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为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现将内容整理汇报如下。

1 目标定义

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的最终目的均是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而实现此目标的一个有效方式则为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智能、协调、控制、组织、计划等环节,通过整体统一的管理方法,将企业资金、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和配制,在保证最大化利益的同时减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为企业的规划和发展给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为让全面预算流程进一步得到规范,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功效,将ERP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将其作为企业的有效指导系统,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是通过掌握预算的整体过程,对预算编制进行规划,并参与到控制和反馈中,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资金筹划、资本预算、业务预算。操作界面可给人直觉化,满足人性化操作,避免了传统预算系统无法及时使用和获取预算信息的不足,确保预算效率;模拟方式具有多样性,其准确度高。可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实施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修正,并提供测定各预算平衡作用,还包含用户自定义和多种模型计算,保证预算准确度。

2 系统分析

2.1 流程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步骤包括:结合企业具体现状进行目标的制定,编制预算和制定目标。其次,发展业务中,对企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综合控制。之后进行全年度的责任考核与业务总结,并分析,根据分析状况,对此后状况作出决策。预算管理则为闭环系统。

在实行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依据单一到整体、整体再分类的程序实施。由企业的委员会对企业运作目标进行评估,再按照不同单位部门的职能进行任务分配,执行单位依据实际状况进行预算和计划,并报告至财务部门,企业财务部门需进行总结和审核,在审核中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其反馈到相应部门修改,此过程有讨价还价的性质,且可反复进行。再由财务部门将已审的预算方案报给管理委员会批准,整个过程中,预算方案可能会被修改。再经董事会批准方案后,将其按照各自任务和职责下达给相关部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则为执行控制预算。需详细制定控制方案,避免实际实施过程中无方向性,徒劳无功。实施预算控制,主要包含两个目的:一为确保最终作业结果和已定预算目标两者一致;二为可随时提供相应信息,以便及时纠正所发生的错误。预算年终时,按照完全预算状况,考核预算执行部门,考核具体办法和奖惩制度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上影响较大。

2.2 功能模型

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具体实施要求,将整个预算系统拆分为不同的模型,如图2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体系结构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由不同分管系统构成,不同结构的实施职能各不一样,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互辅助。ERP环境中全面预算系统的构成极为重要,不仅需满足预算分析和考核,以及预算控制、执行、编制之外,还需考虑和ERP环境的其他系统集成状况。其结果图见图3。

一般来说,可将系统分界面层、功能层、支持层三个不同的层级。界面層:实现系统与使用的信息交互,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为用户所提供的界面具有直觉化特征,以便用户提出要求,获取需要的信息。功能层:不同系统构成汇聚成整个管理系统,子系统能够接受不同的信息任务,将不同业务层的顺序与功能进行调整,子系统中还包括下属的考核与分析系统,同时单独保留预算与编制系统。支持层: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属于确保系统运行正常的基础。

3.2 运行模式

按照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一方面需持续实施预算编制,动态控制预算状况,此外,还需实现各范围中多用户实时合作,因此,系统需用B/S和C/S所具备的优势,集合浏览器/服务器和客户机/服务器两者的方式。企业管理内部的信息管理为局域网方式,客户机/服务器保证内部传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针对各系统访问用户、信息交互用Web浏览方式,随时用户均可通过Internet网络浏览到信心,授权编制需严格,做好各自预算,明确划分各部门预算状况,做好在线监控,并逐步进行更新处理。因此,Interanel联合Intermet方案可将系统最佳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3.3 关键技术

集成信息技术:主要任务为其得到大量数据,然后管理各数据。ERP环境下,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系统可快捷、准确、迅速地管理和调用所需数据,很好地满足责任部门需求,实时且动态地将预算状况反映出来,因此,建立并确保数据结构、数据库的良好性具有较大必要。

ERP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整个结构组成中的关键技术,ERP子系统可提供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数据。

控制系统安全的技术:处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数据为各个企业实施经营管理的核心数据之一,因此对各数据的要求性均较高。本系统安全上,需用相应协议实现链接和身份验证,且还可分配方位权限和限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系统可根据CA证书实现信封技术和签名,并加密传送重要数据,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此外,系统可自动检测用户输入数据是否准确和完整,如出现异常状况,系统检测数据完整性,并对数据实施恢复和保护功能。

4 结 论

全面预算管理集人本化、战略化、系统化理念为一体的企业管理方式,用预算方式对公司各单位、部门,以及各资源进行控制、考核、分配,更为有效地协调和组织公司经营生产活动,完成所制定的目标。此文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实施状况,因缺乏IT技术支持而遇到各种困难,提出在ERP环境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方案,集成ERP系统,共享企业资源信息,并探讨了部分关键技术。因ERP系统和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成熟,会有更多的企业建立ERP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时控制企业信息,实现在线即时决策,进而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程,王家明.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3):125-128.

[2]邱均成,何涛.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6):38-40.

[3]裴奇,陆海龙.基于ERP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60-64.

[4]付有略.基于价值模型的全面预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5,38(3):96-102.

[5]周勇,焦杨,郭淑华,等.新预算法下利用信息化实现全预算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2):99-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现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