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宁 李艳杰
[摘 要]随着我国已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旅游研究也逐步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利用Citespace5.0文献分析工具,对1993—2016年CNKI数据库中关于老年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发文作者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旅游研究主要围绕老年旅游、行为方式、老龄问题、老年产业等展开;张相安、姜立英、周刚等是主要发文作者;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为发文较多的机构。文章通过对老年旅游研究的分析,为旅游学科及其他学科研究中对研究本领域的情况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老年旅游;中国知网;CiteSpace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247
1 引 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市场的地位日趋凸显。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则表现得更加明显。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0.8%。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对于旅游业来讲是机遇大于挑战。随着我国老年人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同时具备了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出游意愿,大量银发族的外出旅行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引起学者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关注。本文尝试性地将CiteSpace 引入老年旅游研究领域,初步探讨了中国老年旅游研究的现状及未来方向,以期帮助学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款应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的软件。[1]由于其诸多优势,在引入中国之后的短短十余年,该软件已经在许多学科如情报学、图书馆学、地理学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使用。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老年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文章作者以及发文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并做了进一步的内在解释与探讨,旨在挖掘中国老年旅游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发展趋势。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是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所得。由于中国知网收录期刊繁多,本文首先进行:主题词= “老年旅游”进行高级检索,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1055篇文献,然后通过剔除《中国旅游报》等报纸、会议征稿、科研机构介绍等文献外,最终检索得到有效文献593篇。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文数量的时间分析
我国老年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将“老年旅游”看作一种旅游现象进行研究开始,直到1993年蒋祖云[2]所发表《 “两江一湖”开拓老年旅游客源市场探微》才被认为是我国老年旅游研究的开端。下图给出了1993—2016年关于老年旅游研究的发文数量情况。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1993—2002年,发文数量偏少,相关研究趋于停滞,2003年、2004年研究情况出现好转;2005—2013年,发文数量开始明显的增加;2014—2016年,我国关于老年旅游的研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在2015年《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出台,更是刺激了学者的研究兴趣。总体来看,我国老年旅游研究的发文数量经历了零星出现—缓慢增加—平稳增长—的过程。随着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旅游研究将不断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
1993—2016年老年旅游研究领域发文数量图
3.2 关键词分析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高度概况了其文章的核心思想与中心论点。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从中国知网检索的相关关键词数据转化,并进行了1993—2016年中国老年旅游研究数量化分析。关键词频次最高的无疑是老年旅游(90次)。除此之外,关键词频次较高的有老年人(75次)、老年旅游市场(64次)、旅游市场(47次)、老龄化(32次)。
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国老年旅游研究关键词的演变,本文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发现我国老年旅游的研究围绕以下几个聚类词展开:老年旅游、旅游市场、闲暇时间、老年产业等(见下表)。不难看出,人口学、老年学、社会学、旅游学等学科都有涉猎关于老年旅游的研究,而且使得该领域的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研究方向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
3.3 发文作者关系分析
通过发文作者关系分析,能够识别出老年旅游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之间的合作强度。从分析可以得出,除张相安、姜立英、周刚、袁莉等学者有初步合作之外,我国老年旅游研究基本上处于“各自研究”的状态。作者与作者之间的连接线稀疏,表明作者之间的联系不足,没有形成局部作者群。结合上文的关键词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作者同样缺乏有效的合作。通过发文作者关系分析表明,大多数学者处于相对独立的研究状态,彼此之间关联不足,欠缺合作,将不利于我国老年旅游研究的健康发展。
3.4 发文机构联系分析
对1993—2016年老年旅游研究发文机构联系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有诸多研究机构从事老年旅游方面的研究。各发文机构之家的连接弱,表明各研究机构仍处于较为独立的研究环境,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待加强。结合1993—2016年老年旅游研究发文作者分析,我们发现较为活跃的研究机构正是发文核心作者所在单位。如张相安所在的安阳工学院等;东北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學院等机构的节点较大,主要受益于该地区候鸟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学术的相关研究。由于老年旅游研究仍在初步发展阶段,一些我国旅游学科研究的主要机构并未活跃。仅有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等个别机构有关于老年旅游的相关研究。endprint
4 结论与启示
我国老年旅游研究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理论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杨海英[3]则在2014年从研究对象、老年旅游动机、老年旅游决策和行为影响因素、老年旅游偏好及行为特征、老年旅游市场5个维度回顾了国内外老年旅游研究。其他学者[4][5]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本文在借鉴李成[6]等学者的文献基础之上,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老年旅游研究分别进行分析了关键词、发文作者关系、发文机构联系等,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老年旅游的研究热点来看,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老年旅游市场、老年人出游动机、老年人出游决策等方面,这些热点也体现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但针对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旅游的社会效应等其他方面缺乏关注。
第二,从老年旅游研究的活跃作者来看,老年旅游研究仅有张相安对老年体育旅游的持续关注以及姜立英、周刚、袁莉等学者的独立探索,缺乏作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第三,从老年旅游研究的活跃机构来看,在空间上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是大致吻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机构之间的学生交流不密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旅游研究的发展。
我国老年旅游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研究对象上,应考虑扩大研究对象,面向老年人、中年人、家庭等;在研究方法上,鼓励跨学科的理论应用到老年旅游研究领域,从定性方法为主向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在研究方向上,结合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具体国情,鼓励相关理论政策研究,这将可能是未来我国老年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Chaomei Chen.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Proc.Nat.Acad.Sci,2004,101(Suppl.):5303-5310.
[2]蒋祖云,乐祖康.“两江一湖”开拓老年旅游客源市场探微[J].旅游学刊,1993(3):30-32,62.
[3]杨海英.国内外老年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報,2014,8(4):34-40.
[4]赵爱华.重视银发市场,发展老年旅游[J].中国市场,2007(Z1):16-17.
[5]李岳.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30):212-213.
[6]李成,赵军.基于Web of Science的旅游管理研究信息可视化分析[J].旅游学刊,2014,29(4):104-113.
[7]郭东超,岳翠信,丁楷.老年旅游市场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7 (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