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
對中國來說,在朝鮮核危機問題上,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就是認識自己,對自己的影響甚至衝擊,以及自己所須承擔的責任。如果中國對自己現有的朝鮮政策不能做深刻的檢討,而僅僅簡單地把責任推到其他國家身上,最終受害的將是自己。因此,在自我認識上,也有三大問題需要回答。
如何理解當前中國的政策
既然美國的最高利益訴求是制衡中國,那中國在朝核危機上的最高利益訴求又是什麼?對中國來說,如果再不爭取主動權,或者將主動權讓予美國,半島危機的解決與拖延解決,都是對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的最大傷害。中國目前在朝核問題上的處境何以如此?在朝核問題上面臨很多利益的困境,中國的態度也不難理解。這裡有幾個層面的因素。
其一,中國關切朝鮮半島的穩定。一旦朝鮮出現亂局,整個半島甚至整個東亞都會出現亂局。中東亂局已經讓相關大國陷入困境,中國自然不想看到美國在東亞再製造一個中東亂局。一旦東北亞出現亂局,作為最大國家的中國不可避免地會捲入,很難估量對中國的即刻影響。
其二,一旦半島發生亂局,中國本身也會受到波及,尤其是規模巨大的難民潮。
其三,中國對統一的朝鮮半島所帶來的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如果朝鮮解體而半島統一,中國就要面臨強大的韓國。前些年的“高句麗事件”已經反映,韓國對中國有極強的領土訴求,只是這個訴求被朝韓統一的矛盾壓制,暫時沒有體現出來而已。一旦韓國真的統一了半島,它必然會與中國在領土問題上爆發爭端,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如果最終東北亞形成中國、日本和韓國的三國鼎立,加上美國的因素,中國的安全局勢會有一個全新但很不確定的外在環境。
所有這些因素決定了中國迄今為止的行為。第一,中國不會自己去做一些不利於朝鮮半島穩定的事情。因此,即使中國對朝鮮的核子試驗非常不滿意,甚至下決心制裁朝鮮,但制裁總是有限的,以不會導致朝鮮變局為前提。中國更不會像美國那樣去搞政權變更。第二,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中國會行使自己的權力,否決被視為是不利於半島穩定的決議。第三,中國對美國、韓國和日本可能攻擊朝鮮的行為保持戰略模糊性,既不明確反對,也不說支持。美國本來就抱有左右逢源的態度,這種模糊性使得美國很難對朝鮮採取斷然的行動。
很顯然,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在於沒有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區分開來。上面所說的包括難民潮在內的都是眼前問題,而非長遠問題。人們忘記了,難民潮是暫時的,而核危機則是永恆的。如果因為眼前的利益,回避現實問題的解決,對中國來說則構成了永恆的危機。
中國要解決所面臨的利益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改變對朝鮮問題的定位,即不再認為朝鮮問題是美國的問題,而是中國自己的問題;不再光著眼於眼前利益,而把目光投向長遠利益。如果有此變化,這個困境也自然消失,中國自然會有全然不同的政策和戰略。
中國如何調整政策
迄今為止,美國似乎很好地利用了中國的困境,在美國國內以及國際上將朝鮮能夠發展核武器原因歸咎於中國。美國人這樣認為並不驚訝,因為如果把中國換成美國,就會有全然不同的戰略和政策。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1962年美國人是如何冒著和蘇聯爆發核戰爭的危險來處理古巴導彈危機的。對中國來說,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中,非理性的成分有哪些。
第一,為什麼總是把朝鮮問題視為美國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這裡包括官方在內,人們往往追溯朝鮮問題的起源。不過,尋找朝鮮問題的歷史起源已經毫無意義。的確,朝鮮要發展核武器針對的是美國,因為美國對朝鮮構成了國家安全的威脅,甚至是對朝鮮領導人人身安全的威脅。也是美國經常作梗,使得局勢很難真正緩解,是美國和朝鮮之間缺乏任何意義上的信任,而經常導致局勢的惡化。因此,問題如果要在現有框架下得到和平的解決,取決於朝鮮和美國之間關係的改善。
把責任推給美國,如果只是外交辭令,那還可以理解;但如果真的這麼想、這麼做,勢必犯下顛覆性的歷史錯誤。這裡的問題在於,朝鮮發展核武器的結果需要中國來承擔,而不是美國。朝鮮現在在靠近中國邊界的地方肆無忌憚的進行核子試驗,已經對中國居民的生產生活、經濟等多方面構成破壞性影響。韓國為了自身的安全,已經引入了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大半個中國的國家安全也因此受到了嚴重威脅。不管中國如何抗議或採取反制措施,只要朝鮮繼續發展核武器,美韓會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而他們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國際政治中,每一個國家都是根據自己對國家安全的定義來行動的。韓國無力獨自應對朝鮮擁核後帶來的安全危機,無論與中國的經濟和外交損失多大,韓國都只能選擇與美國在軍事上深度合作,以保障自己的基本國家安全。如果說朝鮮發展核武器和導彈技術已經成為全民“崇拜”的話,韓國部署薩德也已經成為韓國的“國家決定”,任何內部和外在的反對聲音都難以改變這個“決定”。最近和韓國關係的改善已經被人解讀成為中國事實上承認了薩德入韓的合法性。
第二,為什麼中國如此漠視朝鮮發展核武器,對自己的國家安全所能構成的最大威脅?長遠來說,朝鮮一旦發展出核武器,中國就沒有任何國家安全了。朝鮮一旦有了核武器,韓國必然會發展核武,日本也自然會成為核國家。對這兩個國家來說,發展核武器只是時間而非技術問題。這麼一來,中國成了唯一被核武器包圍的國家。目前,周邊的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等已經擁有核武,朝鮮一旦擁核,就會一下子加上三個,即朝鮮、韓國和日本。
更為嚴重的是,臺灣在兩蔣時期也曾有過發展核武器的計畫,時下其規模可觀的民用核設施也儲備了一定的高品質核材料。如果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下去,對窮途末路的台獨力量而言,朝鮮的成功擁核或許也是一個巨大的鼓勵。臺灣一旦擁核,對中國來說,國家統一問題或許永遠得不到解決。多年來,人們熱衷於爭論美國對中國構築的所謂“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但為什麼鮮有人去重視這個對中國安全危害更深的“核鏈”呢?
儘管從眼前來看,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國家(包括朝鮮)發展核武器針對的並不是中國,而是其他國家,但是誰又能保證今後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這些國家的核武器不是針對中國呢?endprint
在世界範圍內,一個大國往往很難搞好和周邊小國的關係。中國不是特例,俄羅斯、美國、印度等都是如此。除了中國,所有大國是絕對不會容許周邊小國發展核武器的。這是美國處理古巴導彈危機的理由,也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抗的根源。在這一點上,為什麼中國對自己國家的未來安全或下一代的安全如此漠然呢?
第三,為什麼中國還在矜持於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中國是崛起中的大國,儘管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但顯然已經度過國家崛起的初級階段,目前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貿易國。實際上,中國正在經歷從國際體系的獲益者到建設者的角色轉變,不僅國際社會期望中國承擔區域和國際的責任,中國本身也希望承擔責任,客觀上也的確在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
中國為什麼要接受大考
在國際核不擴散領域,過去美俄(蘇)主導的局面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隨著美國全球領導力的退化,任重道遠的核不擴散制度建設正在留給中國更多的發揮空間。總之,對當下和未來的中國來說,更多地擔當“核不擴散”的國際責任、參與全球治理,必將給中國帶來更多可貴的國際威信。
朝核問題無疑是中國大國崛起的一次大考,其歷史意義等同于當年蘇美古巴導彈危機。如果中國要積極的作為,可以有哪些具體的思路?
不管是中國單方面解決朝鮮問題,或者與俄羅斯一起聯手解決朝鮮問題,甚至中美以G2模式合作解決朝鮮問題,都是可能的。相比之下,上上之策仍然是中國爭取到完全的主導權。需要說明的是,中國主動不是說中國僅靠自己解決朝鮮問題,而是說中國不僅要在尋求協商解決朝核問題上起領導作用,在協商徹底破裂後武力嚇阻朝鮮的行動上也要爭取主導作用。朝核危機到了這個時候,中國掌握主動權絕不等於中國動武,但也絕不應該排除動武。所謂中國採取主動,其實也包括中美G2模式的可能。
換一種思維,與其說如今的朝核危機對中國是個難題,倒不如說它是中國向世界證明自己實力的機遇。首先,朝鮮核軍備計畫已經讓朝鮮失去了國際主流輿論的尊重,金正男事件更是加速了朝鮮國際形象的惡化,中國若對朝鮮採取更有力的嚇阻行動,會比新中國建國以來的任何一次武力警告都具有國際正義性,所以中國和平崛起的國家形象並不會因此受到損害。
其次,僅從中美近年來在臺灣問題上的微妙互動就能看出,特朗普是一個不太強調意識形態的專業生意人,他比二戰以來的任何一位美國總統都務實,此屆美國政府值得中國去與他們做地緣利益交易,這對中國重塑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而言是難得的歷史機遇。
第三,現在的美國政府更想先儘快收拾有關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的中東亂局,畢竟特朗普政府與伊斯蘭國之間的恩怨是文明問題,而其與朝鮮之間的恩怨是戰略問題,後者對現在的美國而言有更多的交易價值。
目前,中國與其他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間的關係都處於冷戰以來最好的時期之一,特別是對俄羅斯而言,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採取主動,遠好過美國採取主動。此前俄羅斯代表在安理會以拖延的方式默許了對朝鮮的制裁,雖然不大可能是中國說服俄羅斯的結果,但至少說明俄羅斯對朝政策的變化方向總體與中國一致。
畢竟中國之前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問題上都曾給予俄羅斯以重大的支持,即使朝鮮半島也與俄羅斯在遠東的地緣政治利益攸關,但俄羅斯對朝鮮的影響力遠不比中國,中國若向俄羅斯坦誠自己的新方案,在得到美國支援的情況下,俄羅斯拒絕中國的理由並不多。
不得不說,在處理朝鮮問題的多邊行動中,中國再也不能接受被朝鮮政權牽著鼻子走了,無論最終是和平解決還是武力解決,中國都應該牢牢把握好主動權。如果中國不施加更大的壓力,美俄不會進行大的戰略調整,朝鮮的擁核路線也不會做任何的改變,如此惡性循環,直至災難發生。一旦朝鮮成了核武國家,現在的人們很難向子孫後代交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