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琦
20世纪90年代末,根据作家毕淑敏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处方》在各大电视频道热播,奚美娟、周迅等演员演技精湛,剧情跌宕起伏。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心理医生沈若鱼的灾难突然降临了,她的18岁的女儿沈佩留下遺书失踪了。因为女儿无法摆脱海洛因的浸淫,她说她要像一枝过早凋谢的花蕾一样随风而逝。沈若鱼忍着悲伤,冒着生命危险,与毒贩周旋、终于找到了女儿沈佩。可此时的沈佩却骨瘦如柴、神情诡异、面目全非。沈若鱼试图用母爱来挽救女儿,可丧心病狂的沈佩,却每天在她妈妈的水杯里偷偷投进海洛因,让妈妈也染上了毒瘾……”
《红处方》讲述了一个吸毒、戒毒,拯救与被拯救的故事。剧中有很多描述吸毒者的痛苦、扭曲、挣扎、变态,欲罢不能、欲戒不成,戒毒、复吸、再戒、更猛烈的复吸等情节,让人感觉触目惊心。
每天追着看,儿子有时做完作业也和我一起看一会儿,有时他作业多来不及看,我就给他讲讲剧情和观后感。就这样,儿子断断续续也算了解了这部电视剧。他第一次从文学作品中知道了“毒品”这个词;而且从剧中看到了“毒品”这个东西是恶魔,可以让好人变成坏人,使正常人变成魔鬼。我也时不时地给他传递这样一些信息:有些东西不是靠人的意志力就可以克服的,比如毒瘾。不仅仅是生理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心理问题,它是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染上很难戒除,再强的意志力也无能为力。
剧中几个“复吸者”哪一个不是信誓旦旦、坚定必戒决心的?
他们在没有接触毒品之前并不都是道德低下的坏蛋,相反,有的甚至是道德高尚的好人。可是面对毒品强大的侵蚀力,这个时候,人是渺小的,人的所谓意志力是脆弱的。你我均是如此,鲜有例外。有些事情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而有些事情则是羊亡则亡,不可逆转,无法弥补。
那么这一类问题如何解决呢?只有一个办法:远离!决不可“以身试法”,决不可盲目自信。在剧情的配合下,我的这些观点儿子是容易接受的。几天以后发生的事,使我吃惊地发现他不但接受了,而且理解地接受了,并且立即身体力行。
儿子喜欢吃羊肉,特别喜欢吃辣辣的浓浓的羊肉汤,而我却不喜欢吃,闻不得那个特殊的膻味,所以我一般不自己做而是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小饭店去买现成的,端回来热一热满足儿子的需求。每次看到他吃得满头大汗特别满足的样子,我都特别开心,所以会定期问他,今天买羊肉汤吃吧?而每次他都会给以肯定的回答。
《红处方》电视剧结束后不久的一天,我照常问他:“今天买羊肉汤吃吧?”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做出肯定的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会儿缓缓地说:“算了吧,不吃了。”
我不解地问:“为什么?”
他说:“我怀疑这家羊肉汤里放了毒品。”
我大吃一惊,望着他半天没说出话来。
他接着说:“妈妈,其实好几天以前我就想让你买羊肉汤了,可是我忍住了。我就在想:为什么我老是想吃这一家的羊肉汤呢?每次都是吃完了还想吃,而吃其他东西怎么没这个感觉呢?我怀疑这汤里面有问题,可能放了毒品了,万一吃上了瘾可就麻烦了。我不吃了!”他分析得还真有道理。曾听老人们说过,以前有些饭店的确会在食品里放些“大烟壳”,拉住回头客。那家饭店的羊肉汤是否有问题我并未深入调查,所以姑且不论,我只是为不到10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警惕性和自我克制能力而欣慰。
孩子从这个电视剧中得到了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我不得而知,但是“警惕”和“自我克制”,无疑是从中学到或得到加强的。
写这个事例除了想说明本文的主题,同时也想说明文艺作品的力量不可低估,更不要低估孩子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效仿,作为家长一方面要防止孩子被不好的文艺作品所误导,同时又要善于利用文艺作品去实施教育。
意志力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在一定限度内,人的意志力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存在,可以调动人的身体器官,产生对目标付诸行动的力量。我们是要从这个角度培养和强化孩子的意志力,使其形成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战胜困难完成目标的决心。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意志力不是万能的,对于生物学、细胞学等方面的生理指标,意志力这一心理作用是无能为力的。而类似于“毒瘾”这样的极端表现,恰恰是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共同作用,“依赖”是其生理反应,“成瘾”是其心理需求,仅仅依靠意志力是阻挡不住的。英国哲人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到的诱惑还不够大”,从某个角度也表达了某些诱惑的难以抗拒性,避免这一类诱惑的唯一办法就是:远离。
有些地方是人的意志力所达不到的,有些问题也不是靠意志力能够解决的。不要相信意志力可以战胜一切的豪言壮语,有很多事情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是灵魂和肉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除非你要去做研究,否则没必要做此类挑战与尝试,一旦沾染上就极难去除,随之而来的,就是失去健康、失去道德、至失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