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中医特色,拓出“三甲逆袭”之路

2017-12-14 09:21凌寒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中医院专科重庆市

凌寒

“坚定发展理念,勇于改革创新,这是重庆垫江中医院建院30年来,从零开始探索并成功创建三甲中医院的秘方。”这是重庆垫江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明怀教授掷地有声的一段话,也是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小医院,在10年之内建设成为全国县级第二家、西南地区县级首家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秘诀”。

在当前,尽管有国家新农合及社保政策的“加持”,全国不少县级基层医院的生存状态仍普遍不容乐观,何况是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基层中医医院,但刘明怀和他的同事们怎么就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逆袭”之路?除了上述這段话之外,刘明怀教授在具体的医院管理的操作层面,还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关注和学习?近日,趁刘明怀教授赴京出席一个医院管理方面的学术会议之机,本刊记者就此话题,对他做了独家专访。

破解难题,绘就发展蓝图

采访一开始,刘明怀教授首先回顾说,2002年,他出任重庆垫江中医院院长。在当时,医院只是一个二级中医院,占地面积狭小,设施设备较差,人员力量薄弱,业务量更是萧条;而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在全县近100万的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以上。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价廉、满意的中医医疗服务,如何推动医院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摆在刘明怀和他的同仁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环顾四周,在当时,垫江中医院和成立时间早、体量大、设施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大的垫江县人民医院比起来,显得非常微不足道,在二级医院的基础上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在上任伊始,刘明怀教授就深深意识到,垫江境内盛产丹皮、半夏、黄柏、青蒿、厚朴、川芎、天麻等中药材,是著名的“丹皮之乡”,是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唯一一个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他当时认为,这些区域优势,都是垫江中医院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他很快意识到,医院发展不能等、不能靠,必须以破釜沉舟、迎难而上的决心,狠下一条心来,不动摇、不懈怠、不退缩,才能实现医院的质变。为此,他十年来带领全院职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按照“立足现状改变现情,放眼全国适度超前”的原则,争项目、筹资金,新修住院部、医技楼,增加硬件设施,优化软件环境,改善了就医条件。

刘明怀教授介绍说,他们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建成了2.8万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完成了1.1万平方米门诊楼装修及中医文化风貌改造,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中药制剂室和10万级1000平方米的中药制剂车间、煎药室;此外他们还投入资金500万元,更新了信息管理系统,打造成了数字化医院;投入资金1000万元,购置更新了CT、数字胃肠减影仪、导航系统等先进诊疗设备。同时,他们还按照传统中医格调,精心打造了中医文化广场、中医名医堂、中医名人画廊等一批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亮点工程。修订完善了院训、院歌、院徽和医院员工手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医人文理念。与10年前相比,医院占地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亩扩大至52亩;业务用房面积由原来的几千平方米扩大至4.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由原来的100余张扩大至800张;医疗设备总值达到1亿多元,固定资产近3亿元。

不必花团锦簇,早已润物无声。2012年8月18日下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三级医院评审组,郑重宣布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专家评审的时候,全院职工都不禁热泪盈眶,3650多个日日夜夜持之以恒的坚持,终于换来了10年后硕果累累的丰收!

屈指算来,刘明怀教授从2002年担任医院院长,到2012年成功创建西南地区县级首家“三甲”中医院,不多不少刚好10年;而正是这10年的艰苦求索和执着追求,才真正实现了医院质的飞跃,其为民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在采访中刘明怀教授表示:“在成绩面前,我们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有了更多的思考。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又提出了‘打造全国名院的宏伟目标,我们寄予了医院发展、成熟,持续壮大的又一个光辉、灿烂的10年愿景……”

强化内涵,建立特色工作机制

刘明怀教授介绍说,在过去的10年间,他们围绕“临床是中心、后勤来保障”的核心理念,在医院内涵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就医环境和舒心的优质服务。如今走进垫江中医院,洁净优美的就诊环境,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具有浓郁中医特色的文化广场,以及医护人员发自内心的微笑,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他进一步介绍说:“首先我们下大力气改善院风院貌。结合中医文化,我们医院累计投资800万元,完成了老住院部楼、医技楼、门诊楼风貌改造,修建中医文化广场、爱心大道,规范院内标识、标牌等,为患者就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次是下大力气提升行政效能。我们制定了院党委、行政议事规则和岗位职责、绩效考核、财务管理、后勤保障、应急处置以及各类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一整套行政、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了医院内涵管理。三是下大力气改进服务流程。医院简化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繁琐程序,对门诊、诊断、检查、治疗等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全天候无假日门诊、免费煎药、病区24小时热水供应等举措,方便了患者就医。四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价格公示。我们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分解收费、不超标准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实行患者‘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方便患者随时查询费用。五是始终不渝地重视质量管理。我们走好了‘准确诊断、精心治疗、细心呵护这三步棋,为患者铺就健康之路。10年来,我们医院陆续形成了‘10大长效管理机制以及‘10大流程规范,实现了良好的检查-反馈-整改-督查-持续改进运行机制。六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传承中医特色。我们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龙头单位,各科室均成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形成了66个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2个中医一体化服务诊疗方案、19个中医临床路径,先后实施了中医特色服务项目212项。目前,全院中医药参与率91.1%,中医治疗率82.5%,形成了良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预防保健的良好势头……”endprint

刘明怀教授还表示,在抓好如上六方面工作的同时,他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还十分注重中医特色专科的支撑作用,并将培育中医特色专科作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以点带面,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技有专长的可喜局面。一是在“点”上,医院注重中医重点专科的支撑作用,医院风湿科是“十二·五”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针灸理疗科是国家级特色专科,护理学、心脑血管病科、耳鼻喉科、临床药学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骨伤科、心脑血管病科、肺病科是市重点专科,肿瘤科、妇科是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心病学是市中医重点学科培育单位。二是在“面”上,医院强化了薄弱专科的中医特色建设。如皮肤科,因为之前只有一名医生,科室发展极为缓慢。通过医院穿针引线,科室与重庆市中医院结成帮扶对子,由市中医院皮肤科指导科室建设,医院也逐渐引进了专业人员,科室成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区,业务量较之以前增长不少。同样,对于儿科、耳鼻喉科、肿瘤血液科等科室,医院也聘请了知名专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通过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目前该院的30个开设病床科室中,均建立了中医治疗室,各专科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的手段进一步丰富。如风湿疼痛科采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12项、骨伤科32项,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刘明怀教授说,他们通过一大批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建设,带动医院技术创新蔚然成风,提升了医院的技术水准。目前在该院,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瓣膜置换术、垂体瘤切除、上段食管癌单切口根治、高位肝门胆管癌根治、宫颈癌根治等高精尖手术相继成功开展并日趋成熟。雷火灸、妇科中药冲洗、针灸醒脑开窍治疗危重症、自血疗法等86项中医特色疗法技术,更为医院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进一步介绍说,如今,他们医院后勤保障有力,技术力量显著提升,全面提高了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医院成功参与了“5.12”汶川大地震,渝万高速“4.24”“5.23”特大车祸,垫江“5.6”特大风灾,垫涪路“7.11”重大车祸,“9.1”永安森林火灾等重大事故现场大批伤员的抢救工作。

医改落地,构建特色服务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重庆市第四届党代表,刘明怀教授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带领全院职工在深入推进医改、落实便民措施、彰显公益性等方面狠下功夫,构建了“群众得实惠、医院添活力”服务模式。在日常工作中,他常对医生说:“垫江是一个农业大县,百姓并不富裕。看病时,不必要的检查坚决不做、不必要的药坚决不用、能门诊的尽量不住院,切实为患者减轻负担。”

对此他介绍说,作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试点单位,垫江中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个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采取诸多有效措施解决当地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一是降低医疗费用,让利于民。执行药品零利润销售政策,2016年医院药品占总收入的32%,在同级医疗机构中处于较低水平,每年至少让利于患者1000万元。二是改善服务模式,便利于民。通过规范绿色急救通道、增设收费窗口、创建文明窗口、美化就医环境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三是关注弱势群体,惠利于民。医院加大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患者的帮扶力度,每年惠民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每年为100例肢残儿童实施免费手术。同时,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项目单位,他们医院还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乡镇人才稳定机制。医院积極推进“县编乡用”制度,2015、2016、2017年分别向乡镇卫生院派驻了4、12、13名中医青年骨干医师。二是探索中药院内制剂医保支付新途径。现已获批22个品种的院内制剂纳入重庆市医保报销范畴,并在全县医疗机构内调剂使用。三是探索院外合作新模式。与垫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达成“中医养生保健文化”院企合作协议,和县民政局合作建立了医养医院。四是改善中医诊疗服务模式。近几年来,通过落实临床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治未病中心平台建设等措施,医院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比例从7%提高到21.2%,平均住院日从8.3天降到7.2天,中医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刘明怀教授继续说:“在垫江县连续五年实现90%以上的患者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中,中医药承担起了主力军的作用。目前,我们医院中医药参与率达到了91.1%,中医治疗率达到了82.5%,中医医疗服务占到了当地医疗市场的45%左右。”

2015年10月14日,在重庆医改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认真听取了刘明怀教授所作的工作汇报之后,对中医药在垫江实现医改目标中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医院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同时,在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召开当天,中国中医药报还刊发了专题文章,对垫江中医院深入推进医改工作做了系统报道,并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

平凡岗位,

恪守大医精诚高尚医德

据记者了解,作为一位专家型医院管理者,刘明怀教授在专业领域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心血管内科)专业,并且有着很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尽管日常管理工作负担很重,但他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一直坚持从事自己所钟爱的临床工作。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等疾病方面技术全面;他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及西医知识诊治疾病,对心肌梗死、心衰、呼衰、肾衰、液气胸、消化道大出血等危急重症的抢救有一整套经验,对心血管内科的疑难重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的见解。30余年来,他累计诊治患者20余万人次,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着重庆市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多家专业学术期刊的编委会副主任、编委等职,这些出色的成就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同行的尊敬,也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近年来,医院获有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示范中医院、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

在管理过程中,刘明怀教授深知人才是决定一切事业成败的基础性因素,因此,他30余年来共培养骨干医生50余人、硕士生2人;但他深知在专业学术领域“不进则退”的铁律,因此,不久前刘明怀教授再一次当了“徒弟”,以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为师,继续学习,并联合唐祖宣教授和余梦孙院士对垫江中医院的中高级医药人才进行中医药技术指导和培训。

回顾过去,刘明怀教授感慨地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而且还做对了,那就是不遗余力地为中医药的振兴鼓与呼。做一个无怨无悔的医疗机构管理者,带领医院不断向前发展,将是我今生固守的个人使命和追求!”

采访到最后,刘明怀教授展望说,在“十三·五”期间,垫江中医院将按照“着眼垫江,立足区域,辐射重庆,放眼全国”的发展思路,以垫江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为契机,以打造全国中医名院为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医疗技术优良、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渝东北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

专家简介

刘明怀,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现任重庆垫江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专业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曾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先进工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8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院专科重庆市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浅析中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汝州市中医院好护士拾金不昧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