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玮
当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及目标取向已经厘清后,我们亟须的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找寻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与方法,以此促进核心素养对具体的人的生命成全。
教学重构,朝着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
□刘 玮
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曾说过,教育改革好比射箭,无论你把靶子画得如何精美,但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教给射手射箭的技能,并让他射出去并射中靶心。“有的”,使我们看到了教育变革的方向,那便是教育要实现从对“分数”的关注转向对促进“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关注。而真正促进人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我们更需要去“放矢”。由此可见,当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及目标取向已经厘清后,我们亟须的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找寻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与方法,以此促进核心素养对具体的人的生命成全。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我们去建构多元整合融通关联的课堂空间。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是依靠单一的课程实施即可完成的,它往往需要多样化、跨学科的课程形态来承载。我们需要建构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间的关联,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用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来培育人的综合素养。在课程变革的进程中,我们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一味重视学科教学规律的倾向,着力于人的生命成长规律与学科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契合,从而形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我们去建构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一切从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促进其对知识的获得做出分析和诠释,培育其批判思维品质与理性精神。我们还要为学生营设更为宽阔与自由的学习空间,积极建构以启发式、体验式、讨论式、探究式等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培育其崇尚真知、勤于反思和勇于探究的素养,让学生学会在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自主中学习。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我们去建构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知能结构。不言而喻,承担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任务的是教师,一个缺乏核心素养的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我们要有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认识,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建构适应学生素养培育的教学理论认知与能力体系。明确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让我们的教学聚焦于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聚焦于培育学生健康的身心、聪慧的大脑和立己达人的情怀。
核心素养的落实还需要我们去建构切合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从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系来看,它具有多元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其中还包蕴着大量的内隐知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因素使评价充满着极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走出“知识中心主义”的窠臼,走向“儿童中心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结合。要探索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转换为可观察的外显表现,进而开发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标准,通过态度倾向性调查问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核心素养的习得开展评价。要改变割裂的分科知识评价,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实施,和当前的课程教学体系、素质评价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完善并优化相对于核心素养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技术,从量化测评与质性分析多方面入手评价学生的复杂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多元整合式评价体系。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立人小学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