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春
选择分享是因为我们喜欢,我们喜欢才会在分享中自然流露出人的本性。分享正因为有了人性的参与,才会变得格外美好。
课堂应供奉着“人性”
□刘咏春
营造环境,让他发挥。
凡是上得出彩的课堂,无一例外教师均营造了让学生感到安全的环境,学生心理上觉得安全了,他们才会在学习上焕发出神采。学生课堂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对学习内容的畏惧。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学习内容具有不确定性。一篇阅读文本,不同的人去研读,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学习内容相对稳定的识字教学,也会因学生实际水平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帮学生克服因学习内容过深过难而带来畏惧情绪。一直记得在第五届苏教版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的陈林老师所执教的《识字 7》,教学内容是认识“包、饱、泡、吐”四个生字,二年级的学生对这四个生字早已会读会写。怎么办?当作学生完全不会,重新教学一遍?肯定行不通。陈老师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对词语多义性的学习。以“包”为例,学生只知道它是装东西的袋子,如皮包、书包。但他们不知道,“包”还可以表示动作“裹”,如包饺子、包粽子;可以作为量词,如“一包薯条”;可以表示人的姓,如“包青天”等等。一个“包”俨然就是一颗富有生命力的汉字种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出了一朵朵奇妙的汉字花。这样的学习内容既有一定的陌生感,又有一定的熟悉度,学生感到新颖而有趣,学起来积极主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分享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因其简便易行而得到广大教师青睐。但分享是有底线的,分享的底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苏教版语文四下《练习6》第一题,教材给出一段关于噪声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频率”“分贝”的意思。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享她事先从资料中查好的“噪音”和“分贝”的词语解释,进而让学生抄写背诵。课后,那个老师不好意思地说,这两个词语太难理解了,我不知怎么讲,只有让他们抄写和背诵了。显然对这样一个课堂分享的形式,老师自己并不喜欢。可自己不喜欢的为什么强加给学生?事实上,课堂上像这种“己所不欲,常施于生”的现象绝不是个案。老祖宗早就明白的道理,我们反而糊涂了?唯一的解释就是教师眼中无“人”,追求分数的教学已把对面活生生的人异化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了。选择分享是因为我们喜欢,我们喜欢才会在分享中自然流露出人的本性。分享正因为有了人性的参与,才会变得格外美好。
赞许和尊重,360度无死角。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但有时,我们却在一边赞许,一边伤害,虽然这种伤害绝对是无意识的。课堂上我们总会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或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会说“谁来帮帮他?”顿时,小手林立,当老师对这一双双小手表示赞许的时候,却忽略了还有一双眼睛,此刻他正在为自己答不出来而难过、羞愧,甚至会失去自信。面对这个学生,我们是否问过自己,这么做是帮他还是伤他?如果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个值得敬畏的生命,我们会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我们会理解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成长方式,我们会用更多的欣赏、宽容、等待伴随他们的成长,会让赞许和尊重,360度无死角。
课堂供奉着“人性”,教学才会有人道,“人在课中央”才会成为现实。
(作者系江苏省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