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昕瑜(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地稍瓜栽培管理
●董昕瑜(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地稍瓜[Cynanchum thesioides(Freyn)K.Schum.]别名地稍花、地瓜儿、羊不奶果、老瓜瓤、小丝瓜、沙奶奶等,为萝藦科鹅绒藤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在东北三省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河南、安徽、江苏广泛存在。地稍瓜木质化程度低,质地柔软,富含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营养水平较高,嫩茎、叶适于牲畜采食。嫩果可直接食用,香甜多汁。全草及果实均可入药,药名沙奶草,可水煎或嚼服,具有和血通经、消炎止痛、补气血、降肺火的功效,用于体虚、乳汁不下和腹泻等症。植株含树脂,并可提取橡胶,用于工业原料,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地瓜稍是一种集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于一体的草本植物。
地稍瓜为旱生植物,生长于海拔200~1800m的草原、山丘、谷地,甚至在荒漠化的草场也可生存,在沙壤土和沙砾质土壤上均可生长。喜温暖干燥气候,不耐水涝。
地稍瓜株高12~20cm,根细茎纤,茎自基部多分枝,被绒毛。叶对生,呈线形,长3~5cm,叶被中脉隆起。聚伞形花序腋生,花冠绿白色,副花冠似筒状,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小,黄白色;蓇葖纺锤形,先端渐尖,中部膨大,长约5cm。花期5~8月。果期8~10月。种子长2~8cm,扁平状,呈暗褐色。
地稍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深厚、有机质丰富、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更易获得高产。应选择前作未种过瓜类的地块。不可重茬。
种植前深翻晒垄,结合耕翻,每亩(约667m2,下同)施入腐熟有机肥5 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耙细整匀。做宽50cm的平畦,覆膜,膜间距40cm。
3.3.1 种子处理 选择优质果实,平铺晾晒10~15天,待果实干透裂口,将种子从中取出,装入布袋,不要过满,将袋子扎口置于地面,用木棍轻轻击打,适时抖动。待90%以上种子柔毛和种子完全分离后,取出种子放入分离机进行进一步分离,最后晒干、贮存。
3.3.2 播种 5月上旬当气温稳定在10℃时,可进行播种。播种前将地膜撤去。采用穴播,在畦面上按株、行距(15~20)cm(30~50)cm挖深2cm的穴,每穴播种3粒,每亩播种量约0.3kg。播后覆土1cm,并加盖一层薄沙。
3.4.1 间苗 一般播种后10日左右即可出苗。当长出5~6片真叶时间苗,长出10叶时定苗。间苗掌握间小留大、间劣留优的原则,使苗木生长均衡。结合间苗除草,杂草不多可人工拔除。
3.4.2 水肥管理 播种后视土地墒情可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前浇1次缓苗水,开花期尽量不浇水,喷施一次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后立即浇水。坐果后应及时浇水,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kg,保证果实生长发育。果实膨大期每亩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25kg。后期可根据土地墒情和天气进行适当灌水,注意防涝。
3.4.3 温度管理 生长前期温度不稳定时,可苫盖草垫,早揭晚盖,既保证日光照射又可夜间保温。定植后前期白天保持温度在25~30℃,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5℃。后期随着苗木茁壮和气温升高,可撤除苫草。高温时注意通风,控制水分。
3.4.4 绑蔓整枝 地稍瓜生长期每长高30cm,应进行人工绑蔓一次。长至4、5叶时摘心,促进子蔓生长。每株保留3支强壮的子蔓,保证每个子蔓结果3~6枚。若是早熟品种,需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用10~15mg/kg的2,4-D溶液蘸花头,防止落花落果,以保证结果率。
3.4.5 采收和贮运 地稍瓜从开花到成熟因品种不同,时间为24~32天不等。当果实长到4cm,直径约2cm,呈淡青色,瓜身色泽均匀时即可采收,若采收过迟则影响适口性。选择天气晴好的上午进行采摘,由于瓜皮较薄,采摘和存放都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碰破瓜皮影响品质。摘后洗净,放置阴凉通风处晒干,不宜强光曝晒。地稍瓜不耐储运,应及时加工销售,保证实现价值。
3.5.1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通过前作病菌残体遗留土壤传播,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和背面出现白色或淡黄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覆一层白色霜状霉层。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防涝。发病初期可用速净500倍液喷施叶面,每7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
3.5.2 霜霉病 通风不良、湿度较大时易发生,为害叶片。初期叶片出现黄绿色病斑,病斑背后产生黑霉层,严重者叶面干枯易碎。该病发展迅速,易造成大面积感染死亡。防治方法:栽培地块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处。生长初期控制水分,增施底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可使用奥力克霜贝尔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kg喷雾防治,每3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也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的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的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3.5.3 疫病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大的地块易发病。主要在苗期发病,先为害子叶,形成暗红色或褐色病斑,后蔓延至茎基部,缢缩猝倒病死。防治方法:实行2~3年轮作,清除菌源,合理密植,控制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可喷施70%的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5%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防治,每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
3.5.4 炭疽病 重茬地块易传播病菌,致使幼苗受害。发病初期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圆形病斑并伴有晕圈,中部有淡粉色黏液状物。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增施钾肥,增加抗病性。发病后使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3.5.5 蚜虫 成虫在幼瓜上产卵,成虫和若虫吸食嫩叶、茎的汁液为害。瓜苗被害后叶片蜷缩枯萎至死。防治方法: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5.6 瓜实蝇 成虫将卵产在幼瓜上,幼虫孵出后蛀食幼瓜内部,待瓜成熟后切开会发现大量幼虫聚集,导致无法食用。防治方法:播种前将地块深翻,进行土壤消毒,清洁园地,防止虫蛹越冬为害;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不给蚊蝇留下传播病菌的机会。发病初期,将1.8%的阿维菌乳油3000倍液和20%的速灭杀丁乳油3 000倍液混合,掺入糖醋液,喷施防治,每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