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的应用推广

2017-12-14 07:35徐小雅徐广宏李威王丽研林若麟侯巍
中国水产 2017年12期
关键词:草鱼越冬鱼类

文/徐小雅 徐广宏 李威 王丽研 林若麟 侯巍

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的应用推广

文/徐小雅1徐广宏2李威2王丽研2林若麟2侯巍2

为了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越冬鱼生长期健康养殖技术、越冬鱼类安全检查、越冬鱼病害防控于增强免疫、越冬鱼栖息环境修复与养护、封冰期管理、解冻期和解冻后处理和技术示范展示这几方面,来介绍越冬技术。

北方池塘封冰期最长可达150天以上,影响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越冬鱼的健康状况。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池塘放养密度和产量越来越高,个别渔区单产水平已经突破了3500kg,饲料营养保健需求和饲料成本矛盾、养殖病害与越冬鱼健康矛盾越加突出,养殖鱼类“亚健康”和“带病”越冬是近年越冬死鱼的主要原因。二是越冬池塘水环境因素。冰下水体溶氧供给是鱼类安全越冬的重要保障,越冬水质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越冬成活率,因此修复养护越冬鱼栖息环境至关重要。三是封冰期的气候条件因素。极端气候也是影响鱼类安全越冬重要因素,暖冬雾霾天气气压较低,冰下水体光合作用减弱,冰下溶氧含量集聚骤减2mg/L~3mg/L;多雪和封冰期延长等也会对鱼类安全越冬产生重要影响。

2014年~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中央财政农业推广项目—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示范推广。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作为一级项目单位,组织全省内陆三市七县淡水渔区同步实施。辽宁省沈阳市辽中核心示范区年设6个核心示范点,核心示范面积6000亩,辐射推广6000亩。在项目执行中,辽中核心示范区紧紧围绕“池养鱼类安全越冬”主题,以“增强越冬鱼体质健康”为核心,以“越冬安检”为手段,以“养殖环境修复养护和越冬鱼增强免疫”为重点,以“冰面除雪、巡塘与控制噪声”和“冰下溶氧监测”作为辅助防范,结合生产季节,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

一、集成技术的应用

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由6项核心管理技术组成:一是越冬鱼生长期健康养殖技术;二是越冬鱼安全检查,包括越冬鱼健康检查和水环境检查;三是越冬鱼病害防控与增强免疫技术;四是越冬鱼栖息环境修复养护技术;五是封冰期管理;六是解冻期和解冻后处理。项目实施中形成了《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操作规程》,6项核心管理技术通过熟化、技术示范和推广,取得了理想的越冬效果,成为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制胜法宝,现分述如下。

1.越冬鱼生长期健康养殖技术

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不是做好越冬管理就能保障的,需要生长期健康积累,如果养殖鱼类在封冰前出现亚健康或出现肝胆综合症、肠炎、烂鳃等疾病,无论越冬水质怎样调节,都避免不了越冬鱼大量死亡的情况发生,因此,鱼体健康是越冬安全的重要基础,越冬鱼必须在生长期做好健康养殖管理。

(1)构建优势多品种生态互补的健康养殖模式

依据“种间免疫”原理,以其中1个优势品种作为主养品种,套养多品种,在生态上各养殖品种之间是一种互补、互利生态关系,即生态混养。如主养二龄草鱼可在培养鲢鳙的基础上,套养部分鲤鱼和鲫鱼,投喂草鱼饲料,暨减少了草鱼病害的发生,又降低了鲤鱼的养殖成本,鲫鱼通过利用草鱼排泄物和岸边底栖小型动物,起到清洁草鱼养殖环境的作用,在不增加投饵的条件下依靠生态关系增收鲫鱼产量,一般每亩套养50g左右的鲫鱼500尾~600尾,可增收350g以上鲫鱼100kg以上,亩增效1300元以上。

(2)构建养殖环境生态和消化道微生态优化系统

依据“有益菌生态占位”原理,通过益生菌水体接种和消化道定植,并形成绝对优势菌群,抑制有害细菌繁衍和增殖,重新构建养殖环境生态优化系统和消化道微生态优化系统,增进养殖鱼类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构建养殖环境生态优化系统,一般采用复合微生态固体制剂(示范用益水素为沧州旺发生物加工),在水温达到15℃以上时,每亩1000g用原塘水浸泡5h~6h兑水全池泼洒,然后每亩补施磷酸二氢钙1000g,每天开增氧机4h~5h,一周左右池塘水就会变得亮绿、富氧,透明度比非接种池塘偏大,氨氮及亚硝酸盐几乎测不出,有益菌藻动态平衡,水质化学相指标稳定。构建消化道微生态优化系统就是选取有益菌如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通过饲料添加或包被进行投喂,让有益菌在消化道定植,抑制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繁衍,从而达到减少肠炎和提高吸收利用率的目的。

(3)选好饵料控制好投饵率

选择优质饲料是养好鱼的关键。依据主养鱼的特性,选择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要适宜,饲料氨基酸组成要合理,要尽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且具备检测能力的饲料厂购料。主养鲤鱼精养塘一般投喂粗蛋白在30%~33%之间的饲料,投饵率控制在3%左右;主养草鱼精养塘一般投喂粗蛋白在23%~30%之间的饲料,投喂要“抓两头控中间”,即5月份~6月份和9月份~10月份投饵率控制在3%以内,7月份~8月份高温季节投饵率要控制在1%~2%之间。

(4)做好养殖水环境养护工作

养殖水环境养护是水质管理的核心工作,养护好水环境是维持摄食高峰、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养护水环境的具体方法比较简单,就是监测亚硝酸盐指标,当监测值大于0.005mg/L(或试样发粉色)时,每亩采用益生菌固体制剂(示范用益水素为沧州旺发生物加工)200g,用原塘水浸泡5h~6h兑水全池泼洒,隔日每亩泼洒复方免疫多糖200个效果更佳。

2.越冬鱼安全检查

越冬鱼安全检查包括越冬鱼健康检查和越冬水质检查。所说的健康检查就是给越冬鱼进行体检,其目的是检查鱼的健康情况,如有健康异常状况可留有充分的摄食时间进行防治和调理。“体检”的时间不能太晚,最好是在8月中旬到9月中旬进行。

检查方法有肉眼观察、镜检和剖检(食用鱼和鱼种的体检要求是一样的)。肉眼观察主要是检查体表鳞片是否完好,有无掉鳞情况,体表粘膜是否手感光滑;显微镜检查主要是检查鳃丝组织有无寄生虫、鳃小片是否清晰完整、鳃组织色泽均匀度是否正常等;通过解剖检查内脏,观察肝胰脏微血管有无闭塞、有无脂肪肝,肠道有无弹性,胆脾肾是否正常等。根据“体检结果”作好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理,在越冬前达到健康水平,如果不具备调理时间和效果,应采用出塘措施处理。水质检查主要是检测水质化学相指标和浮游植物的组成与数量,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适时调节好越冬水质。

3.越冬鱼病害防控与增强免疫

为防止越冬鱼“带病”或亚健康越冬,病害防控工作是越冬鱼在生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投饵管理时要密切注意观察食场周围水质变化和鱼摄食活动情况,观察鱼的体色变化,防患于未然。在食场要设置增氧设施,如纳米增氧泵等,有效维持摄食高峰和促进鱼类消化吸收,减少病害。主养草鱼池塘宜在食场设置2寸机井,高温季节给草鱼食场冲凉,用于改善食场环境,控制草鱼发病率。主养大宗鲤鱼、草鱼常见易发疾病主要有鲤吉陶单极虫病、肠炎病、烂鳃病、草鱼烂鳃肠炎赤皮综合症等,特别是近些年鲤急性鳃坏死症流行严重,要做好定期病捡和水质监测工作,强化增强免疫。

(1)鲤吉陶单极虫病

鲤吉陶单极虫病主要寄生于肠道,危害100g以上鱼种和成鱼,近年时有发生,造成经济损失较大。主要防控措施是定期投喂地克珠利或孢虫清,北京某公司生产一种孢虫清,按养殖阶段防控,即鲤鱼夏花鱼种在训食阶段每100kg破碎饲料添加孢虫清1000g连喂一周;在1.0mm料径适口阶段,每吨饲料添加孢虫清10kg制成药饵,连喂7天;同理,当适口料径达到2.0mm和3.0mm阶段,分别按每吨饲料添加孢虫清10kg制成药饵连喂7天,可有效防控粘孢子虫病的发生。

(2)肠炎病

是鲤鱼、草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疾病,典型症状为:鱼体发黑,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肠道充血发炎,无食无弹性、肠道充满淡黄色粘液。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主要防控方法是定期投喂大蒜素,15%大蒜素每吨饲料添加1000g制成药饵连喂一周。

(3)烂鳃病

是大宗鲤、草鱼养殖中易发常见疾病。典型症状是眼球下陷、头骨萎瘪、鳃丝腐烂。的病原为典型的柱状黄杆菌,建议结合清洁养殖环境加以防控,治疗烂鳃病可选用氟苯尼考粉、多西环素或中药五倍子等,具体使用剂量要根据不同池塘的临床药敏实验结果计算出最佳有效剂量。

(4)草鲤肝胆综合症

多为是源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所致,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环境卫生和饲料质量控制,严防饲料霉变,要定期补充多种维生素,定期投喂保肝利胆保健剂加以防控。

(5)鲤急性鳃坏死症

是鲤鱼主产区渔民通用称谓,该病发病急,典型症状为头躯部体色发黑,发病时浮游于岸边水面,眼球下陷,头骨或萎瘪,鳃局部或大部坏死。流行温度为12℃~28℃,最适发病温度为20℃~27℃,辽宁渔区死亡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主要危害成鱼)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主要危害鲤鱼种),一般鲤池塘平均发病率为35%,死亡率最高可达80%~100%。该病症状与鲤KHV感染症状相似,但几次送检均为检出阳性。

防控措施

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前和8月中下旬投喂酵母多糖、复方免疫多糖等增强免疫物质,每吨饲料添加2000g~5000g制成增强免疫饲料连续投喂1周~2周,同时在发病期每亩米水深采用复方免疫多糖200g,兑水全池泼洒,隔日连用2次~3次,防控效果显著,并在增强免疫防控阶段禁止使用抗生素和刺激性杀虫、杀菌剂,禁止一次性过量加入地下水,禁止使用对浮游植物有杀伤作用或对溶氧有制约性的制剂,防止导致免疫低下染疫。

4.越冬鱼栖息环境修复和养护

在养殖后期和停食前后,越冬鱼经过一个养殖周期的育肥生长,粪便和鱼自身代谢物的积累,严重污染了养殖环境,越冬鱼栖息环境需要修复和养护。具体做法是每亩采用复合益生菌制剂每亩200g,用原塘水浸泡5h~6h兑水全池泼洒,补充钙磷,同时采用益生菌复合底播颗粒每亩1000g布撒水面,使之沉降于底泥之上,氧化底质并解除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给越冬鱼创造一个舒适、富氧的越冬栖息环境。如果越冬池较肥,有机质浓度高,可采用聚合氯化铝每亩500g连续2次先行降解修复,再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和底播颗粒进行养护与底栖环境修复,在封冰前间隔逐步加深至最大水位。

5.封冰期管理

封冰期主要做一些防范安全管理措施,其主要环节:一是结冻时关注封冰质量。如果封冰时遇到雨夹雪或强北风天气结成乌冰,需要规划南北雪道破冰,使之重新结明冰,保持冰层有较好的透光率。二是雪后要及时清理积雪。冰雪覆盖冰面影响冰层透光率,导致冰下溶氧值下降,因此雪后要及时按预留雪道清理积雪。三是强化冰面巡塘。坚持每天冰面巡塘,观察越冬鱼冰下活动情况,以看不到鱼为正常,如果发现冰下有鱼活动说明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进一步有效处理措施。四是控制冰面噪声。严禁冰面跑车、燃放鞭炮,越冬池500m以内禁止大型机械施工,机械动力除雪冰面噪声应限制在80dB以下。五是监测冰下溶氧。立春后,要定期或随机监测冰下溶氧,监测值偏低的越冬池塘宜在食场破冰3m2~5m2设置纳米增氧风泵适当补氧,如发现缺氧应立即采取有效增氧措施。

6.解冻期和解冻后处理

解冻期冰体结构发生物理变化,冰层逐渐乌白变脆,透光率很差,冰下溶氧值比透明状态降低2mg/L~3mg/L,当池边解冻1m~3m时要注意观察越冬鱼情况,安全越冬以看不到鱼为正常,特别是北岸(阳坡),如果发现越冬鱼有集群趴坡晒阳现象,说明越冬鱼已经发病,宜采用大粒食盐每100延长米150kg布撒,控制竖鳞或水霉病蔓延。当池塘全部解冻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防止水温回升后的死鱼现象发生。

二、集成技术示范效果

辽中示范区连续三年示范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形成了完整的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操作规程。项目安排专职人员与核心示范点技术对接,并规定每人技术蹲点时间不少于80天,项目严格按照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实施方案》和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发的《实施工作方案》规范管理,监测数据和示范信息采集完整。在项目实施中,设立核心示范点17个,核心示范池塘206口,示范推广面积36000亩,未发生越冬死鱼现象,越冬成功率100%。

而设立的21口对照池塘,其中越冬后全军覆没死鱼的占2口塘(分别为18亩和27亩鲤鱼种,因9月份轻度染疫鲤急性鳃坏死症);解冻期不同程度出现趴坡,感染竖鳞、水霉病导致死鱼的有5口塘(死鱼百尾以下未列入),池塘最多死鱼2500kg,少的也在1000kg左右。按对照塘口数统计,对照池塘越冬死鱼发生率超过了33%。

应用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集成技术,并按操作规程管理的越冬池塘,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一是越冬鱼在生长期水质好。养殖水环境通过有益菌接种修复和养护,藻相好,水色亮绿、水质化学相指标稳定溶氧高,鱼类摄食高峰持久稳定,生长快、饵料系数低。二是越冬鱼生长期体质好。通过增强免疫和有益菌生态占位,养殖鱼类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显著提高,体色鲜艳病害少。三是越冬管理既省心又安全。有越冬鱼健康和水质保障,加上越冬管理防范措施规范到位,越冬期间不用有担心和顾虑,即使遇上暖冬和雾霾,哪怕是多雪或封冰期延长(一周左右)的年份,只要按照越冬集成技术规范操作,鱼类就会安全越冬。

作者单位:1.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草鱼越冬鱼类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鱼类运动会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屋檐下的小草鱼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