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静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江苏 徐州 221000)
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价值
杜 静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评价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患者静态肺通气功能(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大小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对比三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9.22%(122/154),共培养出细菌163株;AECOPD患者感染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的比例为64.42%(105/163),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感染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的比例分别为34.48%(20/58)、69.81%(37/53)、92.31%(48/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假单胞菌及肠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存在密切关系,明确感染病原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为慢阻肺,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据相关统计,COPD患者每年会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期[1],研究证实[2],引起AECOPD的常见原因为上呼吸道病毒及细菌感染,由感染诱发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会加重病情并损伤肺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对AE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了解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详细情况能够为AE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中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包括男性77例,女43例;年龄64~81岁,平均(67.4±6.8)岁。采用肺功能仪开机对AECOPD患者的静态肺通气功能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的肺功能水平将其分为3级:①轻度(n=32):FEV1%pred≥80%;②中度(n=41):50%≤FEV1%pred<80%;③重度(n=47):30%≤FEV1%pred<50%。对所有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分析不同分组患者的感染病菌特点和感染病菌差异性。
1.2 研究方法
1.2.1 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采用一次性集痰器皿,每天取1次痰液标本,连取3 d。标本采集前,让患者用清水漱口数次,以去除口腔内大量杂菌,让患者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吐至无菌的广口瓶内,最佳标本判定:作革兰染色后镜下视野的中性粒细胞或脓细胞数>25个/低倍镜、上皮细胞数<10个/低倍镜。阳性致病菌判定:痰标本以菌落计数(CFU)≥105/mL。
1.2.2 细菌培养:将确定合格的痰液标本以分区划线法分三区接种于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及万古巧克力平板上,均置于恒温箱(35 ℃,5%CO2)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4~48 h。根据菌落和染色镜检形态对培养结果进行初步判断,而后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
1.3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细菌培养结果:本研究AE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2.50%(99/120);共培养出细菌163株,假单胞菌56株,占34.36%,肠杆菌49株,占30.06%,其余菌种58株,占35.58%。AECOPD患者感染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的比例为64.42%(105/163),高于感染其余菌种的感染率27.61%(45/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635,P=0.001)。
2.2 不同分期患者的假单胞菌及肠杆菌感染率:根据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水平不同进行分期,AECOPD患者感染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的比例为64.42%(105/163),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感染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的比例分别为34.48%(20/58)、69.81%(37/53)、92.31%(48/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分期患者的假单胞菌及肠杆菌感染情况比较
一般认为,诱发AECOPD的因素较多,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加重,临床AECOPD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有研究证实[4],78%的AECOPD患者存在明确病毒或细菌感染指征。在上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以鼻病毒、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而流感病毒相对较少。研究表明[5],40%~60%的AECOPD患者的痰液样本当中能够分离出细菌,细菌感染在AECOP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国内的众多文献报道可以看出[6],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居于AECOPD患者病原菌检出率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在60%~70%。在本研究中,AECOPD患者感染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的比例为64.42%,基本上与上述报道保持一致。
临床对于COPD病情的判断主要依据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因后者为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在本研究,为了更进一步明确在细菌感染在AECOPD不同病情重发挥的作用,我们采用FEV1和FEV1/FVC比值来对纳入研究的AECOPD患者进行了分期。结果显示,重度患者的假单胞菌及肠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中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的假单胞菌及肠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这说明,AECOPD的气流受限情况越严重,患者的肺功能越差,假单胞菌及肠杆菌感染率越高,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AECOPD患者肺功能与下呼吸道分泌物致病菌繁殖程度有密切关系,肺功能越差则病原体感染越容易。总之,我们认为,假单胞菌及肠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存在密切关系,明确何种感染病原,针对病原菌科学用药,能够为防止患者病情恶化提供保证。
[1] 温庆辉,高元妹,黎凤英,等.漫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急性加重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3):292-295.
[2] 陈忠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08-1009.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2):8-17.
[4] 温庆辉,高元妹,黎凤英,等.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4,43(1):118-120.
[5]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37-1344.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3,7(1):1-13.
R563.9
B
1671-8194(2017)32-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