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满
(江苏盛泽医院 神经外科,江苏 苏州 215228)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用效果与优势探析
赵建满
(江苏盛泽医院 神经外科,江苏 苏州 215228)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用效果与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7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9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微创穿刺术(观察组)。对比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血肿体积、颅内压、脑氧摄取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2.31%)、血肿体积(11.32±1.49)cm³、颅内压(14.13±1.75)mm Hg、脑氧摄取率(30.44±3.21)%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理想,安全有效。
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应用效果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1],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2],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从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抽取78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8例(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39例。将存在糖尿病、器官功能性障碍等疾病的患者排除。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3~74(61.53±2.49)岁。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4~76(61.59±2.53)岁。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值>0.05。
1.2 方法:对本组患者实施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组),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穿刺点选择血肿最底处,选择合适大小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将其插入钻芯,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并采用局部麻醉,向血肿中心钻入穿刺针。在颅内血肿中放置脑室引流管,对血肿进行抽吸,注射时将负压保持在1 kPa以下。在顶口将血肿粉碎器插入,往内注入血肿清洗剂3~5 mL,将血凝块击碎,并清除大部分或全部血肿。将头皮缝合并固定引流管,使用纱布覆盖手术区域。在术后予以消除脑水肿和脱水剂等处理,采取降温措施,在将钙拮抗剂持续泵入的同时予以全身支持疗法。予以本组患者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取仰卧位及全麻,作5 cm长直切口于颞部,向颅骨钻孔直至骨窗形成(直径3~4 cm),从颞中入路至血肿腔,将血肿清除后放置引流管。两组的术后处理方法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评估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此判断治疗优良率;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肿体积、颅内压、脑氧摄取率,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3.2 疗效判定标准: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为判定标准[3],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为1级,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且社会生活能力部分恢复为2级,需在他人帮助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为3级,存在意识但长期卧床为4级,植物生存状态为5级,统计两组患者1~3级的例数,计算治疗优良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计量资料--血肿体积、颅内压、脑氧摄取率分别用%表示(χ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以P值<0.05为标准表示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别较大。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具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n=39,%)
2.2 两组的血肿体积、颅内压、脑氧摄取率:由表2可知,组间对比治疗前的血肿体积、颅内压以及脑氧摄取率数据相差不大(P>0.05),在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上述三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
2.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后发现,观察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39,n(%)]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高血压所致脑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颅内血肿、持续性出血等症状,起病急且病情危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血肿体积较小的患者,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清除较大的血肿[4]。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微创穿刺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经济安全以及术后恢复等优势,同小骨窗开颅清除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可防止因气管插管全麻而出现并发症,能够将血肿及时清除,使脑组织被压迫情况解除[5],不会对正常脑组织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避免脑出血后颅内压升高所致的并发症出现,操作时间短且术后感染率低,有效降低颅内压,避免持续损伤其他脑组织。另外微创穿刺术能够使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6],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在抽吸血肿时需控制好负压,积极防止继发性出血的发生。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血肿体积、颅内压、脑氧摄取率和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癫痫四项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
表2 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血肿体积、颅内压以及脑氧摄取率对比(±s)
表2 两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血肿体积、颅内压以及脑氧摄取率对比(±s)
组别 血肿体积(cm³) 颅内压(mm Hg) 脑氧摄取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9) 21.08±3.37 11.32±1.49 28.31±2.74 14.13±1.75 38.43±3.68 30.44±3.21对照组(n=39) 21.10±3.35 16.71±2.16 28.35±2.77 18.83±2.11 38.49±3.72 35.27±3.25
总而言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越,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王峰.微创穿刺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1935-1936.
[2] 张元峰.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6):16-17.
[3] 焦继峰.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72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108-109.
[4] 王坤.对比分析微创穿刺术、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4,33(30):90-91.
[5] 赵宏祥,马越捷,赵青军.微创穿刺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效果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5(1):78-80.
[6] 杨永红.微创穿刺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及并发症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36-39.
R722.15+1
B
1671-8194(2017)32-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