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光
摘要:本文以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学生自身所存在的诸多情况,并据此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达到了标本兼治的预期效果,同时进行了教育观念上的若干反思。
关键词:学生管理;个案;反思;
案例情况
学生王某波,原为我校师范物理系2008级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因身体原因被迫中断学业,回家静养达一年半之久。到其再次申请复学之时,原所在班级同学已面临毕业阶段。按照学校教务管理规定,王某波被编入2010级师范物理系,完成余下的两年学业学习。按照常理,由于不可抗拒原因的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与缓解之后,其認为有经力与信心能够继续完成事情的情况下,应以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生活与中,但王希波却与我们的想象有些出入。由于疾病留下的情绪低落和生活时间规律与现实产生隔膜,使王某波开始不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加之原先对于网络游戏的喜好,使得他连续出现逃课、上网、早出晚归、考试不及格等诸多现象。甚至在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的学生退学警告名单上,王某波的名字赫然于上。
[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得出该学生存在如下问题:
1.自制力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由于一段时间离开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加之疾病对于情绪的影响,使得其变得散慢、随意。
2.外界诱惑多。在复学后经常出现出去打游戏的情况。
3.缺乏目标,没有找寻并实现梦想的意识。对于未来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4.由于环境的改变,开始封闭自我,缺乏与周围人的接触交往,对他人存在严重的戒备与不信任心理。
[解决办法]
从笔者开始接触王某波后,在其原所在的2008级学生中了解到该生的一些情况。根据该生的特殊情况,采取平和谈话的方式,了解他现在的心理想法与实际动向。在此过程中并没有严厉的苛责他,而是用探询式的口吻询问了一些关于大三学年的计划和展望。在谈话中,他很坦然的向笔者陈述了自己的“无奈”心理,并且一再表示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在课堂久座,只能在外闲走闲逛。在谈及到未缴纳学费的情况时,他又坦言家在农村,靠种地的收入不能按时交费,至于能念到哪天再说哪天的事。
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笔者一方面发动班级的干部做其思想工作,稳住他的情绪,让他理解不是因为他是降级来此,老师与年龄小于他的同学就“另眼相看”;另一方面也积极为他创造一个让他感到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包括在校区调换寝室的时候,为其选择了适合经济费用能够承担的寝室;因其耽误与同专业学生普通话等级测试的报名时间,而为之协调并安排同其他专业学生一同考试,并提供测试所用的参考书;与此同时,还提醒他本人注意学年度有关助学贷款的通知,开始准备有关的证明材料。
经过上述的接触后,笔者发现其开始逐渐转变了思想与做法。起先向他询问其本人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时,他或是缄口不谈、或是频繁换号。在2012年的国庆长假期间,他主动打电话告知家庭联系方式与询问办理助学贷款的有关事项;并在和其的一次谈话中,说出了“现在是该好好学习的时候了,像我现在的年龄,别说是干别的,连找个媳妇都困难,再不好好的也对不起现在的时光了!”,令笔者都感到吃惊的话语。
从此以后,王某波按时上课的时间多了,连原先点名经常提到其缺席的老师也惊讶他突然间的转变。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他的状态逐渐稳定了下来,发生外出上网的情况少了起来,而对于网络的依赖和对于他人的戒备、不信任的状况已经有明显的改观。虽然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没有在列入退学警告的行列,但是学习成绩却始终处于专业边缘。其后由于笔者工作调转,不再担任该生的辅导员,但据了解该生通过自身努力,并在老师、同学的帮扶下,终于在2014年顺利完成学业。
[案例反思]
1.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要轻易给学生贴标签。一个我们所谓的“坏”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好”学生,都是有原因的,我们一直所说的“好”与“坏”都是相对而言的。无论是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类学生不存在“谁好管理、谁难管理”的不变定律。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首先就不能够放弃,一旦我们先从内心认定一个专业的学生“无可救药”了,那一切也许真的无法挽回了。
2.应从细小处去感动学生,善于发挥教师“期望效应”。根据教育学原理,一旦老师对学生表现的越关注,那么学生就会按照老师期望的方向去发展。在这个案例中,通过不定期沟通,以积极平和的谈话方式同之进行交流,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之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关心。
3.在学生处于人生关键阶段之时,师长的言、行会对其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干预、纠正,是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不可推卸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