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生活化的低段小语课堂

2017-12-13 10:26孙玥
赢未来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改生活化

孙玥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整体推进,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阵地,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来。本文着力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凭借新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构筑生活化、有童趣、多形式、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以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生活化,情景融入,绘本结合,言表渗透

引言:

俗话说:盐在口中,难耐无比;盐在汤中,奥妙无穷。目前许多语文课堂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加之缺乏鲜活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传统语文课“理论教条”“枯燥乏味”“空洞说教”的偏颇认识。如何让低段小语课“高山流水遇知音”变得更为喜闻乐见更为生活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做过一些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一、情境融入,儿童生命的浅吟低唱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情感氛围,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教学时在上课伊始、上课途中、课尾结束前等不同教学时段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给学生带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

1、创造性地开展“课前一分钟教育”

孩子在课外喜欢小打小闹、顽皮戏谑。上课伊始,很多学生的心还在课外的操场上,注意力不能立即集中到课堂学习中。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或者背诵相关课文古诗等,以此消除学生课外游戏时产生的疲劳畏惧等负面因素,引导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2、多元介入教学过程,设置生活化探究活动

余华语说:“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种人生是可以被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低段孩子的认知水平以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为主,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有时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孩子的认知水平时,课堂将陷入“冷场效应”。这都会造成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闷、教学效果大幅度滑坡的结果。这时教师可结合当下热点素材,找准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将问题设置变得有梯度,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

3、课尾情境,精彩演绎,回味无穷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反思的人。”教学最后环节是主题升华环节,是语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比对同类型的文章题材,让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以期实现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烛照和审视。

二、绘本结合,儿童生命的鲜活表情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低段语文教学明确提出了“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的目标。绘本是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好的绘本,每幅图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出绘本的整体意境,能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把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绘本请进课堂,让孩子拥有鲜活的儿童表情。重视孩子讲故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學生的语文素养。

1、绘本编织,穿针引线

“补白”就是填补空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本中的空白点或发生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情节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补上言语空白,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创造性。绘本中的图画,是延展的、跳跃的、活动的图画,蕴含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学生通过绘本“补白”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提高效率。

2、绘本体验,贴近生活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角色换位、情境体验等形式自主、积极、快乐的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

三、言表渗透,儿童生命的心灵烛照

在语文课堂教育中,语言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的重要条件。”

1、语言要幽默有趣

1、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也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的语言,它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教师的幽默语言可以培养儿童的幽默意识。具有幽默感的儿童,心胸开阔,思维活跃,思路敏捷,富有摆脱窘境、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语言要生动形象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在小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生硬地让学生去理解,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回归本体,儿童生命的领航路灯

课堂的生活化不能脱离“语文”这一主体,为了凸显“生活化”将语文知识的学习置于从属地位,这显然是不妥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拓展宽度,还要深入研究,感受语文的深度,只有把握住“语文”本体的脉搏,才能构建一堂有温度的语文课。

小结: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这一教改的途径。通过创设情景、绘本结合、言表渗透等方式赋予语文教学强有力的生命支柱和不竭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鄢月钿:《教师的语言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第304-308页。

[2]田小秋:《小学低段“讲故事”教学策略初探》,《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新课改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