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怡天
摘要:如何有效选拔合格的大学教师需要一套全面的标准以胜任力理论和“冰山模型”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的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包括知识,技能,角色定位,价值观与动机。
关键词:大学教师,胜任模型,冰山模型,选拔应用
大学教师因败德行为而上新闻头条的次数和频率令人侧目,性骚扰、学术造假,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宣扬分裂国家的极端思想,这些事件都说明了在我国大学中有部分不符合职业要求的教师。不仅招进来师德不好的教师,也没有及时淘汰这些不符合规范的教师,对此,大学的人事制度显然应该为此负担相当的责任。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大学教师的胜任模型,以此帮助大学更好地鉴别教师的能力与品格,选拔出优秀合格的人员,淘汰掉不合格的人员。
一.胜任力,胜任素质模型与冰山模型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是于197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提出,指的是那些真正能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是麦克利兰教授发现传统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并不能预测职业的成功或者生活中的其他重大成就,于是主张直接从工作实际入手,分辨出每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胜任力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是关键性,胜任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者能否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同时能够有效地区分以及预测出工作者绩效的优劣。第二是相对性,胜任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相适应,不仅不同岗位所需要的胜任力有所差异,同一岗位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所需要的胜任力也可能相差甚远。如酒店中常见的服务员,普通的商务酒店对服务员的要求不高,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但是五星级的酒店对服务员则有另外的高要求,不仅要更高的学历,外语也必须达到一定级别。胜任素质模型指的是特定岗位所需要的胜任力特征的总和。
“冰山模型”同样由麦克利兰提出,把个体素质划分为“冰川之上的部分”和“冰川之下的部分”。冰川之上的部分是易于表露在外的部分,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等。冰川之下的部分不会直接表现在外,难以测量,但却对个体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包括包括价值观、角色定位和动机。
二.基于冰山模型建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
笔者将会利用冰山模型中知识,技能,角色定位,价值观,动机5个方面的素质来建立大学教师进行胜任素质模型。
(1)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如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文学知识。对大学教师知识方面的要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知识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在学生这一方面,教师在知识层面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能够较为准确地回答学生的大部分问题。2.能够相对清晰易懂地讲授自己的课程。3.能够向学生分享行业经验。在满足学校要求方面,教师的目标通常很明确,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下发的科研成果要求即可。
(2)技能指一个人能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能力,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分为两方面,在讲授课程方面有以下几点:1.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随时更新补充自己的知识,了解专业的前沿理论。2.表达能力,教师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想要讲解的知识。3.互动能力,能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4.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起课堂讨论之类的相关活动,合理分配任务。
在科研方面,教师的关键技能有以下几点:
1.信息检索能力,能够找到国内外的优质相关文献,进行参考学习。2.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准确的科学实验或调研,获取研究数据。3.写作能力,能够将所研究的内容成果以严谨的书面形式表达出来。4.创新能力,在吸取别人成果的同时,能够开拓进取,有新发现,新成果。
(3).角色定位指一个人对职业的预期,即一个人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如管理者,专家等。个体的角色定位影响着个体对于自身责任,义务,权利的确定,对于能否胜任特定岗位极为重要。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多重的。对于学生来说,大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最基本的角色定位:1.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课程,解答学生疑惑。2.遵纪守法的公民,给学生以良好的带头作用。对学校来说,大学教师的最基本角色定位:1.智力的提供者,提供科研成果,教授学生。2.遵纪守法的员工,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4)价值观指一个人对事务是非,重要性,必要性等的价值取向,即认为什么是珍贵,重要的。如认同献身精神,合作精神等。我国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提取出来主要包括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5)动机指一个人内在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驱动,引导和决定个人行动,如成就需求和人际交往需求。按照动机对象的性质划分,动机可以分为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物质性动机来源于想要获得的经济利益,精神性动机来源于想要获取的精神上的满足感。动机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在一些特定岗位上过强的某类动机是不合适的。测量大学教师的动机时,应注意他的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的强弱,物质性动机过强,则会更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是不适合大学环境的,大学并不是追求利益的场所。
三.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的应用
在选拔大学教师时要全方位地用胜任素质模型的内容去对应。各大学在考察知识方面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主要靠简历中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成就以及专业知识测试来进行鉴定。而在技能方面的考察则还不够全面,通常是以面试作为考察技能的手段。然而面试考察的技能范围有限,着重突出的是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生十分重要的互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则被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建议在教师试用期时引入相关的绩效指标,由学生进行课堂效果反馈。大学常常不太重视对教师角色定位,价值观和动机三个维度的考察,以至于有些三观不正或是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教师凭着高学历被学校招进来。想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点做法。一是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心理测试机制,用科学的方法将其内隐的价值观等展现出来。二是优化绩效标准,打破“唯学术成果论”,加強思想道德方面的奖惩。三是定期举行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包括相关的比赛,讲座等,设立奖项,让教师群体逐渐重视其价值观的塑造,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反思动机。
参考文献:
[1]张琴,苏文明.高校辅导员胜任模型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03):90-91.
[2]许安国.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3]何齐宗.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进展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0):38-45
4]祁艳朝,于飞.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9):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