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对青壮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2-13 03:01吴金香金慧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青壮年出院康复

吴金香 金慧珍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社区护理·

家庭干预对青壮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金香 金慧珍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青壮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4例住院青壮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在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在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及心理功能评定(HAMD),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MBI、SS-QOL、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提高青壮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庭干预; 青壮年; 脑卒中; 生活质量

Family intervention; Young adults; Stroke; Quality of life

脑卒中(Stroke)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增大、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此病致残率高,75%以上患者在接受治疗出院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需辅助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较好的家庭支持与干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状态的恢复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鉴此,笔者通过对104例青壮年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给予系统的、预见性的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8月30日我院康复医学科青壮年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33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6.9±6.6)岁。缺血性脑卒中70例,出血性脑卒中34例;偏瘫者66例,行动失衡12例,语言吞咽功能障碍11例,两种或者以上后遗症状者15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为首次发病,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年龄在18~45岁的患者。(2)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无表达障碍,能执行指令;存在单侧或双侧上(下)肢体活动障碍;存在吞咽和(或)言语障碍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并存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心功能2级或2级以上的脑卒中、严重精神疾患及肝、肾疾病等。(3)在研究期间失访或死亡。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5±6.7)岁;干预组男4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5±6.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出院时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教育,比如:饮食、康复训练、用药,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干预,定期随访指导,具体措施如下。

1.2.1小组结构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组成家庭访视小组2组(每组2名,医生、护士各1名),在研究对象出院后一周内电话或微信随访,以后分别在1、3、6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指导,每位患者每次1h,随访6个月;建立微信平台,随时回答患者疑问。

1.2.2认知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脑卒中的流行病学情况,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目的和意义、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同类患者预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指导等。

1.2.3心理干预 青壮年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导致履行社会和家庭责任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更容易产生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家庭成员应协助患者实现角色的转变, 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现实, 尽快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支持患者的从医行为, 为患者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 随访期间, 我们要深入地和患者以及家属交谈, 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 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给予正能量的影响,并针对患者可能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给予宣泄途径,同时予疏导、解释,多沟通。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让患者适应环境,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4环境干预 家庭环境是患者出院后赖以生存的基础,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日常生活依赖程度结合青壮年脑卒中生理、心理特点,指导家属在患者出院前完成家庭环境改造,以适应患者康复,保证患者在家训练的安全性。包括卧室照明、床铺高度及安装床档;客厅地面材料、桌椅高度;厨房、卫生间防滑设施安装卫生间扶手;各室无障碍设计,特制专用坐便器,通道和楼梯出口处应避免堆放杂物。沐浴时使用防滑垫,必要时安放靠背椅等。

1.2.5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能够使患者出院后延续医院的康复计划,包括正确的体位摆放、关节的运动、言语训练、吞咽训练、行走训练、轮椅使用训练指导和督促等。家庭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习惯,最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2.6健康行为指导 良好的健康行为可预防和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减轻患者症状,增进机体机能,减缓疾病恶化,缓解心理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脑卒中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4]。家属应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按时服药,不私自停药或减少药量。进食慢,进食时注意力集中,同时确保膳食营养均衡,督促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尽可能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确保食物多样化,禁烟、限酒。定期监测体质量、血压、血糖等指标, 适时干预。

1.3评价方法

1.3.1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干预前后的评定标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4],评定内容包括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修息、上厕所、进食、床椅转移、步行、穿衣、上下楼梯、洗澡,共10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5个等级,总分100分。60分以上者虽为轻度残疾,但是生活基本能自理;40~60分者为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者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3.2生活质量评定 干预前后的评定标准采用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5],其涵盖了脑卒中患者特异性的症状,包括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社会角色、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工作或劳动12个领域,每个领域3~5个问题,共计49个问题。将每个问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程度分为5个等级(1~5级),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3.3心理功能评定 采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5]。评分:0~7分为正常,分为8~17分,可能有抑郁,18~24分为肯定有抑郁症,24分以上为严重抑郁。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评定指标评分比较 分

注:*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3 讨论

3.1家庭干预对青壮年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康复3个月以内是最佳时期,6个月以内是有效时期。青壮年脑梗死患者首要需求是希望重新获得独立能力,回归社会和家庭;其次依次为希望了解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家庭成员的支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充足的经济支持。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1]。家庭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克服残疾所造成的障碍, 最大限度地使其功能得以恢复 ,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对社会、家庭的影响和负担。家庭干预对青壮年脑卒中患者是一种支持,可以随时提醒和帮助患者适应社区环境, 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3.2家庭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存质量是一套全面衡量人类健康的指标体系, 是一个全面评估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的综合指标, 代表了现代健康的测量趋势[6]。 青壮年脑卒中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语言、吞咽、肢体偏瘫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青年脑卒中患者致残率,促进出院患者各项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只在医院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脑卒中患者照护需求,家庭成员已成为脑卒中患者最主要的照顾者和支持者。本研究表明:经过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康复后MBI、SS-QOL及HAMD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家庭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3家庭干预对患者坚持康复锻炼的影响 青壮年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丧失多感到悲观失望,康复治疗的积极性降低。心理干预可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进而使运动神经元收集肌纤维,使神经调节功能和肌力发挥达到最佳状态,以促进运动功能和能力的恢复[8]。本文通过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系统的康复指导及定期的家庭访视和微信平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舒适的环境及心理状态,能发挥患者及家属的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信心,减少往返医院的频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使康复锻炼循序、持之以恒进行。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前治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家庭干预对患者坚持康复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黄如训.神经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8-162.

[2] 冯军显.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58例病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疾病杂志,2011,19(2):254-255.

[3] Herrmann,HC.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350:2708-2710.

[4] 闵瑜,吴媛媛,燕铁斌,改良arthel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3):185-188.

[5] 周维金,孙启良.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2.

[6] 王静,李娜,焦娜,等.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1(13):22-59.

[7] 贾建平.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8.

[7] 郭春花.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学,2011,20(11):1031-1032.

吴金香(1976-),女,浙江丽水,本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2,R743.3

B

10.16821/j.cnki.hsjx.2017.23.029

2017-02-28)

猜你喜欢
青壮年出院康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的手术治疗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