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钧
您的孩子是“美盲”吗
■张丽钧
有位女作家,写过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文章:她获赠了一箱苹果,同事的孩子们放学后来单位找爸爸妈妈,她便喊孩子们过来拿苹果——别忘了,她是个作家,观察是她的天职——孩子们接过苹果后的不同表现让她的内心起了波澜。
有的孩子,接过苹果后迫不及待地就咬了一口。
有的孩子,接过苹果后闷声不响地转身就跑掉了。
有的孩子,眼睛直勾勾盯着苹果向她道了声谢。
有的孩子,手捧苹果彬彬有礼地向她鞠了个躬。
只有一个孩子,接过苹果后纵声欢呼起来:好漂亮的大红苹果!
女作家说:她喜欢这个会欢呼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非但将手中的苹果看成了超越食物的一种美好存在,并且,他用欢呼将瞬间美对他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勇敢地表达了出来。
一个对“美”敏感的孩子带给人的好感,甚至可以超越“礼貌”带给人的好感。
有人说,教育,须唤醒孩子在一朵盛开的花朵面前怦然心动的感觉。笔者认同这种说法。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让学生们写写校园的春意。有个女生用一篇描摹丁香的文字彻底征服了我的心。她写道:“丁香开口,细语传香……”打那儿以后,我能在数千人做课间操的时候,瞬间找到那个女孩——在我和女孩之间,盛开着一朵开口说话的丁香;女孩毕业离校之后,每年丁香开放,驻足花下,耳畔总会响起她的妙语——在我和丁香之间,站立着一个锦心绣口的女孩。
美,是一种“高渗透性物质”,它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一旦进驻生命,轻易不会流失、飘散。
一个人若想成长得好,必有三位导师:人、事、自然。人,让我们看到了精神永恒的可能;事,让我们看到了事业永恒的可能;而自然,让我们看到的是美好瞬间永恒的可能。2016年出台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已明确将“审美情趣”列入其中。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仅仅从功利的角度考虑,“审美能力”也成了一种“刚需”,而日后,它势必成为既能给高考加分又能给人生加分的一种重要能力。
我们校园里有一块汉白玉石头,上面刻着一个夺目的红字:美。当初,我们否定了“创新”、“诚信”、“博雅”、“友爱”等设计方案,最终选定了这个“美”字。我们就是要让这种日日可见的提醒陪伴着孩子成长,让孩子觉得,美,不可或缺。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这话,是柏拉图说的。我甚至以为,“美”中包含着“真”和“善”。一个对“美”盲视的群体,很容易跌入伪与恶的深渊。当看到有人用味蕾欣赏鹭鸶、用胃袋欣赏孔雀,“美盲”断然不会愤怒,只会垂涎三尺地问:多少钱一只?
拯救“小美盲”,必须从“大美盲”的自救开始。成人要自觉从美酒、美食、美服、美妆中挣脱出来,学着让目光聚焦到桑德尔教授所谓“金钱买不到的东西”上。
欲做“精神贵族”,那就设法先让自己对“美”上瘾吧!
从今天起,带着孩子走向自然,欣赏花香,欣赏鸟鸣,礼赞雨后一只执著爬行的蜗牛,礼赞黄昏一群倏忽飞过的蜻蜓。出彩虹的时候,就算孩子正在专注地上网上越洋口语课,也要将TA唤至窗前,拥TA共赏这稍纵即逝的人间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