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调查报告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们江流域是渤海遗存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不仅有西古城、八连城等都城遗址,以及龙头山墓群等高等级墓葬,还有大量中小型的平原城、山城、寺庙址等官方建筑和相关遗迹。此外,还零星分布着为数不少的普通聚落遗址。2015年—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图们江流域渤海时期遗存开展了考古调查。此次调查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所做工作的基础之上,以寻找渤海时期平民居址的相关信息为主要目的,进行的深入性的专项调查工作。此次专项调查共复查了分布于中国境内图们江流域的64处遗址,包括城址、墓葬、建筑址和一般性遗址。
图们江流域 渤海遗存 调查报告
图们江发源于中朝边境长白山山脉主峰东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经中国的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四县市,朝鲜两江道、咸镜北道,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干流总长525公里,其中,中朝界河段长510公里。
图们江流域是渤海遗存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不仅有西古城、八连城等都城遗址,以及龙头山墓群等高等级墓葬,还有大量中小型的平原城、山城、寺庙址等官方建筑和相关遗迹。此外,还零星分布着为数不少的普通聚落遗址(图一)。
2015年—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图们江流域渤海时期遗存开展了考古调查。此次调查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所做工作的基础之上,以寻找渤海时期平民居址的相关信息为主要目的进行的深入性的专项调查工作。此次专项调查共复查了分布于中国境内图们江流域的64处遗址,包括城址、墓葬、建筑址和一般性遗址。
该区域主要指和龙、龙井、图们辖区内的图们江干流左岸区域,包括和龙市崇善镇、南坪镇,龙井市白金乡、三合镇、开山屯镇,以及图们市月晴镇、凉水镇等辖境,总长339.25公里,流域面积3,749.95平方公里。
图一 图们江流域渤海遗迹示意图
此次调查复查了该区段内的15处遗址,包括古城里古城等城址,惠章建筑址、三合建筑址等建筑址,草坪墓群、三合墓群、惠章墓葬、滩前墓群、白龙五队墓葬等墓群,以及大洞遗址、芦果遗址、龙渊遗址、滩前遗址、白龙村北遗址、岐新六队遗址、马牌苗圃遗址等一般性遗址。
1.大洞遗址
位于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东南100米处。遗址处于图们江西岸50米左右的台地上,东侧边缘现为一条南北向的水泥道路,西侧边缘有一条南北向的人工水渠,南侧依山,北侧靠近村落,地势较为平整,北部局部略见轻微起伏,但不明显,土壤为灰褐色沙土。该遗址于1984年发现,分布面积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50米。遗址中心部位偏东北处有一片东西20米,南北10米范围的瓦片分布密集区,推测有一处建筑址。地表大面积分布碎陶片和碎瓦片,但分布密度并不大,陶片数量多于瓦片。遗存分布密度稍大的区域为遗址西北部,应当存在大面积分布的普通民宅,或许还存在具有官方性质的小型建筑。采集泥质灰陶器残片,多数为无法辨识器形特征的腹片和器底,从弧度看多为大型陶器,胎体较薄,火候一般,应为渤海时期遗物。
2.龙渊遗址
位于和龙市南坪镇龙渊村东北150米处。遗址西450米为高山,东600米为图们江自南向北流淌。遗址处于图们江二级台地上,地势开阔,北部略高,南部略低,面积2万多平方米,现为耕地。“二普”期间发现该遗址,在遗址中发现围墙等遗迹,并采集到瓦当、绳纹板瓦、网格纹板瓦等渤海时期遗物,确定本遗址为渤海时期。此次调查,在遗址地表发现一些区域高于周边地表,但迹象不明显,与“二普”期间发现的土丘、“隆起地带”“围墙”等遗迹无法对应。遗址中遗物密集区位于遗址北部,遗物主要为灰陶、红褐陶瓦件,瓦背可见网格纹、绳纹等。
3.滩前遗址
位于龙井市开山屯镇爱民村滩前屯东北300米处的沙滩地上,处在图们江右岸二级台地上,此处东临图们江,西、北、南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遗址面积约7万平方米,分布范围南北300米,东西250米,地面覆盖着细黄砂,目前为耕地。“二普”期间发现遗址中存在含有石块的土陇,怀疑可能为土石混筑的城墙。“三普”期间进行了复查,发现遗址南北两侧边缘地表可见东西向土陇二道,二者平行,遗址西侧边缘可见南北向土陇一道,与前二者垂直。土陇底部宽约5米,含大量石块,从形制上看,很可能是以土石混筑的墙体或建筑墙壁旧基,怀疑此处曾有古代修建的城墙、院墙类遗迹。遗址周围散布灰色瓦片和泥质陶器残片,多敛口卷沿。
4.芦果遗址
位于和龙市崇善镇芦果村南台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呈坡状,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现为耕地。遗址南150米是自西向东流淌的图们江,西10米为一小溪自北向南流入图们江,隔江为朝鲜。“二普”期间发现该遗址,由于采集到方格纹板瓦、榫头筒瓦等遗物,而被确定有渤海时期遗存。此次调查于遗址地表发现少量灰陶素面板瓦、灰陶方格纹板瓦、泥质灰陶片、石器等遗物。
5.惠章建筑址
位于和龙市南坪镇惠章村惠章三队西20米处,西距惠章渤海墓葬约500米,南距高岭河约300米。建筑址处在高岭河北岸山脚下,勇化通往惠章的公路自遗址中东西向穿过。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长50米,现为耕地,地表北高南低,北部地表散落遗物主要为陶片,南部地表散落遗物较多,其中包括大量瓦片。遗址中部有人工修整的台地,台地中央有多块较大的础石,多数因现代耕种行为而遭移位。
1.建筑构件
(1)板瓦
岐新六队遗址:1,夹细砂灰褐色,平面呈长方形,侧边内切,瓦沿端凸面饰一排右斜向指压纹,残长19厘米,残宽13厘米,胎厚2厘米。
格纹板瓦。芦果遗址:1,夹细砂青灰色,侧边全切,可见多条切痕,凸面拍印菱格纹,胎厚1.5厘米。龙渊遗址:12,夹细砂红胎,侧边外切,瓦端沿部为方唇,内外两侧均抹斜,凸面拍印同心菱格纹,胎厚1.5厘米。龙渊遗址:15,夹细砂红胎,凸面拍印同心菱格纹,胎厚1.8厘米。龙渊遗址:14,夹细砂红胎,侧边全切并磨光,凸面拍印菱格纹,胎厚1.5厘米。龙渊遗址:13,泥质红褐胎,侧边全切,可见多条切痕,瓦端沿部为方唇,凹侧抹斜,凸面拍印方格纹,胎厚2厘米。
绳纹板瓦。滩前遗址:13,泥质红褐色,凸面饰竖向细绳纹,胎厚1.6厘米。龙渊遗址:10,泥质灰胎,侧边全切,凸面拍印竖向粗绳纹,胎厚1.4厘米—1.8厘米。龙渊遗址:9,夹细砂红胎,凸面饰竖向细绳纹,胎厚1.5厘米。龙渊遗址:8,夹细砂红胎,侧边全切,可见多条切痕,凸面饰斜向粗绳纹,胎厚1.2厘米。
不规则纹板瓦。龙渊遗址:11,夹细砂灰褐胎,侧边全切,并有多条切痕,瓦端沿部为方唇,凹侧抹斜,凸面拍印不规则形纹饰,胎厚1.8厘米。龙渊遗址:16,泥质灰褐胎,侧边全切,并有多条切痕,凸面拍印不规则形纹饰,胎厚2厘米。
(2)筒瓦
惠章建筑址:2,泥质灰陶,侧边内切,凸面素面,残长19.4厘米,残宽13厘米,胎厚1.5厘米。
(3)瓦当
岐新六队遗址:2,泥质灰陶,倒心形莲纹瓦当,当心饰乳丁纹,当心厚1.1厘米。惠章建筑址:1,泥质灰陶,倒心形四瓣莲纹瓦当,间饰草叶纹,直径约13.5厘米,当心厚1.3厘米,边轮高0.8厘米,宽1.2厘米。
2.陶器
(1)罐口沿。分五型。
A型:卷沿。分两个亚型。
Aa型:外卷沿,圆唇。惠章建筑址:4,泥质灰陶,敛口,唇部微外侈,颈部有一道折棱,残高4.6厘米,胎厚0.7厘米。惠章建筑址:5,夹细砂红陶,敛口,唇部微外侈,残高4.2厘米,胎厚0.9厘米。马牌苗圃遗址:1,泥质灰陶,敛口,残高4.6厘米,胎厚0.8厘米。马牌苗圃遗址:2,泥质青灰色,器表磨光,敛口,残高4厘米,胎厚0.6厘米。滩前遗址:3,泥质灰陶,器表磨光,敛口,残高4.2厘米,胎厚1厘米。龙渊遗址:3,夹砂红褐陶,器表略经磨光,残高3.5厘米,胎厚1.1厘米。
Ab型:内卷沿,圆唇。惠章建筑址:6,泥质灰陶,敛口,残高3厘米,胎厚0.5厘米(图三:7)。
B型:折沿。分二个亚型。
Ba型:外折沿。惠章建筑址:8,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尖唇,敛口,残高3厘米,胎厚0.6厘米。白龙村北遗址:1,泥质灰陶,重唇,残高1.5厘米,胎厚0.7厘米。马牌苗圃遗址:4,夹细砂灰陶,敛口,尖唇,残高3.6厘米,胎厚0.9厘米。滩前遗址:2,夹细砂灰陶,尖唇,残高2.4厘米,胎厚0.6厘米。龙渊遗址:4,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圆唇,残高4.6厘米,胎厚0.5厘米。
Bb型:内折沿。惠章建筑址:7,泥质灰陶,方唇,直口,残高2厘米,胎厚0.5厘米。
C型:展沿。滩前遗址:1,泥质灰陶,尖唇,唇部下垂,残高2.6厘米,胎厚0.7厘米。龙渊遗址:1,泥质灰陶,器表磨光,方唇,残高4.8厘米,胎厚1.1厘米。龙渊遗址:2,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尖唇,残高3.8厘米,胎厚0.7厘米。马牌苗圃遗址:3,泥质灰陶,尖圆唇,残高3.5厘米,胎厚0.6厘米。
D型:侈口,重唇。惠章建筑址:9,夹砂红褐陶,残高3厘米,胎厚0.6厘米。龙渊遗址:6,泥质灰褐陶,残高2.8厘米,胎厚0.5厘米。
E型:敛口。龙渊遗址:5,泥质灰陶,尖唇,残高2.6厘米,胎厚0.7厘米。
(2)陶器耳。分三型。
A型:桥耳。白龙村北遗址:2,泥质红褐陶,横桥耳,耳宽4.2厘米,厚1厘米。滩前遗址:7,泥质黄褐陶,横桥耳,耳宽2.3厘米,厚0.6厘米。滩前遗址:8,泥质灰陶,贴塑横桥耳,耳长4.2厘米,宽1.4厘米。龙渊遗址:7,泥质黑皮陶,横桥耳,耳宽3.6厘米,厚0.9厘米。
B型:环耳。滩前遗址:9,泥质红褐陶,竖向环形,中部有一直径0.5厘米的穿孔,耳长3厘米,厚0.9厘米。
C型:鋬耳。滩前遗址:6,泥质灰陶,梯形横鋬耳,耳长5厘米—7厘米,宽2.5厘米,厚0.8厘米。
(3)陶器底。惠章建筑址:11,泥质灰陶,小平底,残高2.8厘米,底厚0.7厘米。
(4)陶器腹片。滩前遗址:4,陶缸腹片,夹细砂灰陶,外贴横向泥条,上饰左斜向刻划平行线纹,胎厚0.9厘米,泥条宽2厘米。滩前遗址:12,陶罐腹片,泥质灰陶,饰拍印方格纹,胎厚1厘米。滩前遗址:11,陶罐腹片,泥质黑褐陶,饰拍印方格纹,胎厚0.6厘米。滩前遗址:10,陶罐腹片,泥质黑皮陶,饰刻画弦纹及垂帐纹,胎厚1厘米。
(5)陶纺轮。滩前遗址:5,夹细砂红陶,圆饼形,器表磨光,直径5厘米,孔径0.4厘米,厚0.9厘米。
(6)陶饼。惠章建筑址:3,泥质灰陶瓦片磨制而成,直径5.2厘米,厚2厘米。
海兰江发源于和龙市甄峰山东北的峡谷,流经和龙镇,由龙井县北进入延吉市长白乡河龙村汇入布尔哈通河,分水岭至河口总长134公里,河源至河口132公里,流域面积2,936平方公里。遗址大多分布于上游源头处的几条支流两侧,以及下游干流及其右侧支流八道河两岸。
该区域内遗址较为丰富,经复查的有上游支流的獐项古城及墓群、杨木顶子山城,军民桥寺庙址、东南沟寺庙址、长仁遗址及墓群、河南屯墓葬、青龙遗址、凤照水文站遗址等,下游干流附近的英城建筑址、八道河附近的仲坪遗址及寺庙址、龙岩墓群、龙曲遗址等。
1.仲坪遗址
位于龙井市德新乡安邦村仲坪屯北侧,西南距德新乡所在地1.5公里,处于八道河右岸二级台地上,地表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慢坡状,已辟为耕地,中部有公路穿过。遗址西南—东北长约300。地上还可见指压纹和绳纹板瓦残片等遗物。此次调查在遗址北部的现代水渠形成的断面处发现形似灰坑、房址等遗迹,未见遗物,初步判断该遗址是渤海时期的一处较大的居住址。
2.龙曲遗址
位于龙井市东盛勇镇石井村龙曲屯南100米处海兰江右岸的沿江台地上,处在近三角形小山坳中,遗址东、北为山,西侧临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遗址范围东、北两侧以小山山麓为界,西以村路为界,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南部有一处略高于周围地表的土丘,面积约500平方米,此处地表遗物较密集,“二普”时发现厚达1米的文化层以及石块垒砌的建筑址痕迹,采集到大量建筑用瓦如莲花纹瓦当、绳纹板瓦、人字纹板瓦、网格纹板瓦、指压纹板瓦、筒瓦等遗物,其它区域发现的遗物主要以轮制泥质陶罐、钵、甑等生活器皿为主。推测该遗址为一处包含重要建筑遗迹的聚落址。
3.东南沟寺庙址
位于和龙市八家子镇河南村东南沟沟口东山山腰,东靠山冈,北2公里为海兰江自西向东流淌。“二普”期间发现该遗址,调查者发现“半山腰人工铲平的台地,台地中央有一直径10余米的土包,高约1米”①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和龙县文物志》,内部刊物,1984年11月,第69页。,在遗址中采集到砖瓦等遗物。本次调查了解到,该遗址可能由三个建筑址组成:第一处位于小山西南坡上,该山坡表面东西约50米、南北约70米区域内,地势极平坦,上有直径约20米的圆形土丘,其上可见础石,周边散落遗物主要为辽金时期瓦件,此土丘应系建筑台基遗迹,应为“二普”调查时发现的遗址所在地;第二处位于第一处的北部,亦处在山坡上,二者之间有一条小冲沟自山顶延伸至山下,该地点地表主要散落渤海时期瓦片,包括绳纹板瓦等渤海早期遗物;第三处所处位置为第一处东侧的山顶上,山顶之下约5米处有壕沟,壕沟中及壕沟下方的山坡上散落大量渤海瓦件。
1.建筑构件
(1)板瓦
檐头板瓦。獐项古城:1,泥质青灰色,侧边内切,檐头处饰栉齿戳点纹,残长16.8厘米,残块16厘米,胎厚2厘米(图二:1)。獐项古城:4,泥质黄褐色,檐端内侧抹斜,檐头处饰竖向刻画平行短线纹,胎厚1.4厘米(图二:2)。东南沟寺庙址:4,泥质灰褐色,檐头处饰栉齿戳点纹,胎厚1.8厘米(图二:3)。东南沟寺庙址:5,泥质青灰色,檐头处饰栉齿斜线纹,胎厚1.8厘米,檐头处厚3.3厘米(图二:4)。东南沟寺庙址:3,泥质灰色,平面呈梯形,侧边内切,檐头处饰栉齿联圈纹,胎厚1.8厘米(图二:5)。獐项古城:3,泥质黄褐色,檐头处饰刻画菱格纹作为底纹,在其上中部饰一排戳印联圈纹,胎厚1.5厘米,檐端厚3厘米(图二:6)。
普通板瓦。獐项古城:6,夹细砂青灰色,素面,瓦沿圆唇,残长8厘米,残宽12.6厘米,胎厚2厘米。长仁遗址:1,夹砂灰褐色,侧边内切,凸面有被抹平的不甚清晰的绳纹,瓦沿处内外两侧均施一排指压纹,残长7.6厘米,残宽13厘米,厚1.6厘米。獐项古城:7,夹粗砂青灰色,素面,侧边内切,瓦沿略呈尖唇上翘,残长8.4厘米,残宽12厘米,胎厚1.7厘米。
绳纹板瓦。东南沟寺庙址:1,夹细砂灰陶,侧边全切,瓦沿呈方唇,凸面拍印竖向绳纹,胎厚1.6厘米(图二:7)。东南沟寺庙址:2,夹细砂灰褐陶,侧边全切,瓦沿呈方唇,凸面拍印竖向细绳纹,胎厚1.7厘米(图二:8)。
(2)筒瓦。獐项古城:5,夹砂青灰色,瓦舌处中部有一条宽1.4厘米的凹槽,残长6.5厘米,残宽7.2厘米,瓦舌长4.3厘米,胎厚1.7厘米。
图二 海兰江流域板瓦拓片
(3)瓦当。分五型。
A型:八瓣缠枝莲纹。河南屯遗址:1,夹砂青灰色,当面直径14.4厘米,厚1.8厘米,边轮宽1.1厘米,筒身残长11厘米(图三:1)。獐项古城:10,夹细砂青灰色,当面厚1.2厘米,边轮高出当面0.9厘米,宽0.8厘米,筒身残长6.6厘米(图三:2)。
B型:八瓣莲纹间饰“丫”形草叶纹。獐项古城:9,夹细砂青灰色,边轮残,残存部分直径14厘米,当面厚1厘米(图三:3)。
C型:四瓣莲纹间饰“十”字形纹饰。獐项古城:12,夹细砂黑褐色,当面厚1厘米,边轮厚1.8厘米,宽1.1厘米(图三:4)。
D型:六瓣倒心形莲纹,分两个亚型。
Da型:间饰萼形纹饰。獐项古城:11,夹细砂青灰色,当面厚1.5厘米,边轮厚2.3厘米,宽1.1厘米(图三:5)。獐项古城:13,夹细砂青灰色,当面厚1.8厘米,边轮厚2.8厘米,宽1.1厘米(图三:6)。
Db型:间饰“十”字形纹饰。东南沟寺庙址:7,夹细砂青灰色,当面厚1.5厘米,边轮宽1.5厘米,厚2厘米。
E型:五瓣莲纹间饰叶脉纹。东南沟寺庙址:6,夹砂青灰色,当面直径12厘米,胎厚1.2厘米,边轮宽0.8厘米,厚1.7厘米(图三:7)。
(4)文字瓦。獐项古城:26,夹细砂浅灰色,为板瓦残片,凸面有一刻划“川”字(图三:8)。
(5)砖。獐项古城:27,方形,残半,泥质青灰色,素面,长38厘米,残宽20厘米,厚5.5厘米。
图三 海兰江流域瓦当及文字瓦拓片
2.陶器
(1)罐口沿。分三型。
A型:卷沿,圆唇。青龙遗址:1,泥质红褐陶,口微侈,残高2厘米,胎厚0.4厘米。青龙遗址:2,泥质红褐陶,敛口,残高2.4厘米,胎厚0.6厘米。龙曲遗址:2,泥质灰陶,器表磨光,敛口,残高4厘米,胎厚0.8厘米。青龙遗址:5,泥质灰陶,敛口,肩部有一圈凹弦纹,残高5.7厘米,胎厚1.1厘米。獐项古城:24,夹砂灰陶,敛口,残高4厘米,胎厚0.9厘米。
B型:展沿,方唇或尖唇。青龙遗址:4,夹细砂灰陶,残高3厘米,胎厚0.7厘米。獐项古城:20,泥质青灰陶,侈口,残高4厘米,胎厚0.8厘米。青龙遗址:6,泥质灰陶,侈口,残高7.5厘米,胎厚1.2厘米。
C型:敛口。龙曲遗址:3,夹细砂灰陶,器表磨光,方唇,残高2.8厘米,胎厚0.9厘米。獐项古城:23,泥质灰陶,圆唇,残高2.5厘米,胎厚0.5厘米。
(2)盆口沿。分二型。
A型:外折沿。獐项古城:21,夹细砂红褐陶,圆唇,直口,残高2.5厘米,胎厚0.5厘米。龙曲遗址:1,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圆唇,口微敛,残高3厘米,胎厚0.6厘米。獐项古城:22,泥质黄褐陶,圆唇,口微敛,残高3.8厘米,胎厚1厘米。东南沟寺庙址:9,泥质红褐陶,扁圆唇,侈口,残高2.5厘米,胎厚0.6厘米。
B型:内折沿。龙曲遗址:4,泥质红褐陶,器表磨光,展沿尖唇,残高1.8厘米,胎厚0.6厘米。
(3)陶盘。龙曲遗址:6,泥质灰陶,圆唇,口微侈,直壁,大平底,高1.8厘米,胎厚0.7厘米。
(4)陶器底。獐项古城:19,泥质青灰陶,平底,下腹微内收,上腹略鼓,底部外侧饰一圈右斜向凸棱纹,残高7厘米,底厚0.5厘米。
(5)陶器腹片。龙曲遗址:5,泥质灰陶,贴塑一条宽3.2厘米的纹饰带,上饰刻画菱格纹,胎厚1.1厘米。
(6)陶器耳。东南沟寺庙址:10,泥质灰陶,横桥耳,耳宽4.2厘米,厚0.7厘米。
(7)陶网坠。龙曲遗址:7,泥质灰陶片磨制而成,亚腰形,长3.3厘米,宽2.6厘米,厚1厘米。
(8)陶饼。东南沟寺庙址:11,泥质灰陶器腹片磨制而成,直径5厘米,胎厚0.7厘米。獐项古城:18,夹细砂红陶,系陶片磨制而成,直径3.2厘米,厚1.1厘米。獐项古城:16,泥质红陶,外壁抹光,厚2.5厘米。
(9)泥塑残块。獐项古城:8,夹细砂红褐陶,残,形制不明,残宽10厘米,残高8厘米。
3.石器
(1)石球。獐项古城:14,红褐色,球体,直径3.8厘米。
(2)柱状石器。獐项古城:15,红褐色,呈上大下小的圆柱状,截面呈椭圆形,残长8.5厘米。獐项古城:17,蓝灰色,圆柱状,器表磨光,截面呈圆形,一端中部有一直径0.4厘米,深0.4厘米的小孔,长3.3厘米,截面直径1.9厘米。
4.铁器
铁环。獐项古城:25,平面呈椭圆形,截面直径呈方形,长径6厘米,短径3.3厘米。
布尔哈通河是嘎呀河的支流,发源于安图县哈尔巴岭东麓沼泽地,经安图县明月镇、龙井县老头沟镇、朝阳川镇、延吉市至图们市红光乡下嘎牙村附近汇人嘎呀河后注入图们江,全长242公里,流域面积7141平方公里。该流域遗址大多分布于上游源头处,以及左侧的朝阳河、烟集河等支流两岸附近。
该区域内中小型城址较多且分布相对密集,另有较多规模不大的一般性遗址和墓群散布于城址周边。此次在该区域内复查的遗址以各类城址为主,有上游源头处的太阳古城、大灰屯古城,下游与海兰江交汇处的磨盘村山城,支流烟集河处的东兴古城、兴安古城、台岩古城,支流依兰河上游古城村古城,支流朝阳河处的土城屯土城等。
1.台岩古城
位于延吉市依兰镇台岩村三、四队西一片西高东低的开阔缓坡上,北500米有一自西往东流入小烟集河的水沟,东600米处有自北往南流入烟集河的小河,南临台岩遗址,西为逐高的开阔缓坡耕地。古城平面呈方形,方向355度,周长约310米,其中西墙75米,北墙80米,东城墙65米,南城墙已被东西向乡道所占,城内东南角被现代建筑破坏,其余区域均开辟为耕地,保存最好的西墙和北墙基宽4米,高约1.5米,未见明显的门址迹象。此次调查采集到泥质陶器口沿及腹片、板瓦、绳纹瓦片等。
2.土城屯土城
位于延吉市朝阳川镇八道村南西山4队土城屯。古城筑在东距朝阳河1,000米的西岸台地上,西200米有南北向山冈,南北均为朝阳河西岸台地。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方向178度,周长1,880米,其中东墙440米,西墙420米,南墙500米,北墙520米,总面积约210,000平方米。城墙用土石混筑,东墙保存稍好,北、西、南三墙大部已成为公路,现存城墙底宽7米—10米,高1米—1.5米。城墙上未见明显的门址迹象。城内北部有一道南北向墙体,东南部有一道东西向墙体,两道墙体在城内东南部相交,把城址分为东、西、南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东区中部有一个南北向长方形建筑遗迹,中间有两道东西向墙体,把它分割成三个区,平面呈“目”字形,平面较规整,局部保存有土石混筑围墙迹象,以南侧建筑遗迹西、南两墙保存最为完整。该建筑遗迹明显高于周边地表三个区域,城内可见多处石堆,保存较好的几处位于城内中东部,高约2米,周长50米—100米不等。石头堆里夹杂着红褐色方格纹瓦和绳纹瓦。此外,整个城内地表可见大量的红褐色方格纹瓦、绳纹瓦、陶片。据当地村民介绍,在该城址内挖窖时,深至1.8米左右时,曾发现数量可观的石镞。
3.太阳古城
位于龙井市老头沟镇太阳村东北200米,遗址处在布尔哈通河左岸河谷中,北、东、南三面环水,地势宽阔,地表呈东高西低的缓坡状。以往的调查中,在遗址内发现土石混筑的墙体,方向175度,周长361米,城内偏南部有一道东西向城垣,把城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平面呈“日”字形,在城里采集到典型渤海时期的檐头板瓦、花纹瓦当、指压纹板瓦,以及青灰色砖块、青灰色圆唇折沿陶器口沿等,结合附近有渤海墓葬推断,该城址为渤海时期城址,后为东夏沿用①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龙井县文物志》,内部刊物,1984年11月,第55页。。此次调查发现,在该“日”字形城墙的西侧,还有更大范围的遗存存在,系土筑墙体,走向为:自“日”字形小城城墙西北角起,由南向北延伸约50米后向西转折,延伸约100米后向东转折,约50米,以东被铁路破坏。该墙体呈土陇状,土色黄褐,包含较少小石块,高于地表约1米,宽约3米,墙体与“日”字形小城西北角存在叠压关系,营建时间应晚于“日”字形城址。
1.建筑构件
(1)板瓦
檐头板瓦。太阳古城:1,泥质灰褐色,檐头处上下两端饰栉齿纹,中部饰戳印八瓣菊花纹,胎厚2.2厘米(图四:1)。太阳古城:2,泥质灰褐色,檐头处上下两端饰栉齿纹,中部饰一排竖向戳点纹,胎厚2.2厘米(图四:2)。太阳古城:3,泥质青灰色,檐头处上下两端饰栉齿纹,中部饰一排竖向戳点纹,胎厚2.2厘米(图四:3)。
绳纹板瓦。土城屯土城:19,泥质红陶,凸面斜向拍印粗绳纹,瓦沿处为方唇,内外两侧均抹斜,胎厚1.7厘米(图四:4)。土城屯土城:2,泥质红陶,平面呈圆角长方形,残存一角,侧边全切,凸面竖向拍印细绳纹,残长8厘米,残宽13厘米,胎厚1.4厘米(图四:5)。土城屯土城:20,泥质红陶,残存一角,侧边内切,凸面斜向拍印粗绳纹,瓦沿处为方唇,斜切,残长10.5厘米,残宽12厘米,胎厚1.2厘米(图四:6)。土城屯土城:1,泥质红陶,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侧边全切,凸面斜向拍印粗绳纹,残长21.6厘米,残宽13.5厘米,胎厚1.8厘米(图四:7)。土城屯土城:18,泥质红陶,凸面竖向拍印细绳纹,瓦沿处为方唇,有多条明显的切痕,残长10.5厘米,残宽13.8厘米,胎厚1.4厘米(图四:8)。
图四 布尔哈通河流域瓦件拓片
菱格纹板瓦。大灰屯古城:1,夹细砂浅灰色,凸面拍印菱格纹,胎厚0.8厘米(图五:1)。土城屯土城:21,夹细砂红陶,凸面拍印菱格纹,侧边全切,并有多道切痕,胎厚2厘米(图五:2)。土城屯土城:22,夹粗砂灰褐陶,凸面拍印菱格纹,侧边全切,并有多道切痕,胎厚1.8厘米(图五:3)。土城屯土城:24,夹粗砂红陶,凸面拍印菱格纹,侧边全切,并有多道切痕,胎厚2.3厘米(图五:4)。土城屯土城:23,泥质红陶,凸面拍印菱格纹,胎厚0.9厘米(图五:5)。
席纹板瓦。土城屯土城:25,夹细砂红陶,凸面拍印菱格纹,侧边全切,切痕垂直于瓦面,胎厚1.6厘米(图五:6)。
折线纹板瓦。土城屯土城:26,夹细砂灰褐陶,凸面拍印平行折线纹,侧边全切,并有多道切痕,胎厚1.4厘米(图五:7)。
(2)筒瓦。土城屯土城:7,夹砂青灰色,侧边内切,瓦舌中部有一道宽1.5厘米的凹槽,残长9厘米,残宽9厘米,胎厚1.4厘米。土城屯土城:3,夹砂灰褐色,侧边全切,残,未见榫头部分,残长14.5厘米,残宽10.6,胎厚1.4厘米。
(3)当沟。太阳古城:4,夹砂青灰色,残长12厘米,残宽6.5厘米,厚1.5厘米。
2.陶器
(1)罐口沿。分三型。
A型:敛口,圆唇。土城屯土城:6,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卷沿,残高4厘米,胎厚0.5厘米。台岩古城:1,夹细砂灰陶,残高4.8厘米,胎厚1.1厘米。土城屯土城:5,泥质灰陶,卷沿,残高3厘米,胎厚0.8厘米。东兴古城:3,泥质青灰色,器表磨光,残高2.8厘米,胎厚0.4厘米。东兴古城:1,泥质青灰色,残高3.5厘米,胎厚0.65厘米。
B型:侈口。台岩古城:2,夹细砂红褐陶,重唇,残高3.3厘米,胎厚0.6厘米。土城屯土城:8,泥质红褐陶,尖唇,残高3厘米,胎厚1.1厘米。
C型:直口。兴安古城:2,夹细砂灰陶,外折沿方唇,残高5厘米,胎厚0.8厘米。
(2)陶器底。土城屯土城:4,陶罐底部,泥质灰陶,大平底,残高4.5厘米,胎厚0.6厘米。台岩古城:6,多孔甑底,泥质黄褐陶,厚0.5厘米,孔径3厘米。
(3)陶器耳。台岩古城:3,夹细砂红褐陶,椭圆形鋬耳,耳长9.5厘米,最宽处2.8厘米,厚1厘米。土城屯土城:10,泥质灰陶,横桥耳,耳宽4厘米,胎厚1.1厘米。
(4)陶器腹片。台岩古城:4,陶缸腹片,夹细砂灰陶,外贴横向泥条,上饰刻画栉齿纹,胎厚0.6厘米,泥条宽3.8厘米。兴安古城:1,陶缸腹片,夹细砂灰陶,外贴横向泥条,上饰压印布纹,胎厚1厘米,泥条宽2.5厘米。兴安古城:6,陶罐腹片,泥质灰陶,器表磨光,上饰多道平行弦纹,以及成组的斜向戳点纹,胎厚0.9厘米(图五:8)。兴安古城:7,陶罐腹片,泥质灰陶,器表磨光,上饰多道不甚清晰的平行弦纹及垂帐纹,胎厚0.8厘米(图五:9)。
(5)陶饼。台岩古城:5,泥质灰陶器腹片磨制而成,直径3.3厘米,厚0.45厘米。
图五 布尔哈通河流域瓦件及陶片拓片
嘎呀河是图们江最大的支流,位于图们江干流中部北侧,发源于汪清县北部老爷岭三长山西麓,自北向南纵贯县境西部,经图们市辖境注入图们江,全长216公里,流域面积13,614平方公里。
嘎呀河流域目前已知的渤海遗址均分布于嘎呀河各个支流的两岸,相对较为密集。该区域内城址分布均匀,寺庙等建筑址相对较多且分布密集,围绕这些相对独立的建筑址,常可见到普通居民所使用的一般性居址。但相较于密集的聚落分布,墓葬的发现相对较少,目前已知的仅有4处,分别是位于嘎呀河中游干流左岸的复兴闾墓葬,位于中游支流清沟河的影壁墓葬,位于中游支流仲坪河的高城墓葬,位于下游与布尔哈通河交汇处的曲水菜队墓葬。
该区域目前已知的城址及城堡除一座石城古城处于嘎呀河上游源头处外,其余均位于中游区域,包括中游左侧支流清沟河的鸡冠古城和支流汪清河处的河北故城,位于中游右侧支流牡丹川河的牡丹川古城和支流仲坪河的高城古城、新华闾古城堡,位于干流左岸的兴隆古城堡、龙泉坪古城。
1.牡丹川古城
城址位于汪清县百草沟镇牡丹川村东约600米汪—安公路南侧的耕地中。地势略平坦,地表为旱田,土质为黄土夹石块。北侧为公里南侧为河流。遗址东西长为120米,南北宽为110米,面积13,200平方米。现古城遗址已辟为耕地,城垣无存,只留下断断续续不相连接的的略微凸起的城垣痕迹,城墙垒石已全被清除。据群众反映,以前城墙清晰,以土石混筑,边长都在百米。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目前四至不是很清晰,地表有起伏。地表见有较多河卵石块,分布不太有规律,应为耕地破坏所致。中南部可见一大型石块,应为建筑用础石。牡丹川古城可能是朝贡道的一个重要驿站。
2.龙泉坪古城
位于汪清县东光镇龙泉坪村东南,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北高南低,方向210度,城墙系土石混筑,现地表只见略微隆起的东墙,其余城墙均不见明显痕迹。城址大致范围是东西长70米,南北长62米,周长265米,东墙现存墙基底宽3米-5米,顶宽1米,门址不清。城内有隆起的土石堆,应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址。地表散布陶片和布纹瓦比较多。瓦片有青灰三色和红褐色两类,板瓦、筒瓦皆有,筒瓦基本为曲节型,未见直节型,陶片均为形体较大的腹片。
该区域目前已知的建筑址有:位于嘎呀河源头右岸的转角楼建筑址、天桥岭建筑址,支流春阳河左岸的红云建筑址①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汪清县红云渤海建筑址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6期。、幸福建筑址、骆驼山建筑址、中大川建筑址,位于中游左侧支流清沟河的影壁建筑址,位于中游干流右侧的新田建筑址、三道沟建筑址等共计9处。
1.骆驼山建筑址
位于汪清县春阳镇骆驼山村火车站北约2华里的大北沟口的阶梯形台地上,目前为耕地。遗址北部为东西向绵延的山脉,西为一块新开挖的鱼塘,南部为嘎呀河自西向东流。遗址分布于上下两级台地上,东西长230米,南北宽80米,面积36,800平方米。上部(北部)台地较为平坦,下部(南部)台地呈北高南低的坡状。上部台地中间有一个隆起的土包,面积约1,000平方米,上面密布瓦片,应为一处相对独立的建筑址,以往的调查结果认为是一处寺庙址。下部台地不太平坦,无明显的遗迹,但地表也可见较多瓦片。地表采集到的瓦片多为青灰色,少量为红褐色,类别有普通板瓦、指压纹板瓦、檐头板瓦、绳纹瓦等。所见陶片较少。
2.新田建筑址
建筑址位于汪清县百草沟镇新田村东南约一华里北山沟口处的小台地上。地势呈西高东低,目前地表被阔叶林和杂草覆盖。建筑址修筑在东西向沟口处的台地上,东西约33米,南北约35米,地形为椭圆形,地表上散布许多砖、瓦等遗物。在台地北侧边缘还能见到台地下坡处用石块垒砌的边缘。建筑址从位置的选择到布局结构来看,与平地上的建筑址不同,似为寺庙建筑址。此外,“二普”时,曾在建筑址上采集到两件绿釉筒瓦和板瓦残片。
3.三道沟建筑址
位于汪清县东光镇三道沟村东北部的一条东西向的平台上,距山丘约80米,东距嘎呀河约190米,南距嘎呀河约280米,遗址平面相对较为平坦,地势呈北高南低,西侧为坡地,中部有几处呈条状的凸棱,上有河卵石块,仅凸出地面20厘米余,且坡度很缓,可能是土石混筑的院墙遗迹,说明此处可能存在一处相对独立的院落。此建筑址范围东西长50米,南北宽50米,面积2,500平方米,地表上散布许多板瓦、筒瓦、陶片等。此次调查于建筑址西部的现代民宅处发现有遗物分布,说明该遗址的范围远大于先前的认知,至少是原遗址面积的4倍以上。
该区域目前已知的一般性遗址大多位于嘎呀河中游区域,包括中游左侧支流清沟河的文家沟遗址、文家沟北遗址、太安遗址、太安西遗址和支流汪清河处的东林遗址,位于干流右岸的草帽顶子遗址、东明遗址,位于中游右侧支流仲坪河的高城遗址及高城冶铁遗址、新华遗址,另有3处遗址位于嘎呀河下游,分别是右岸的河北遗址、曲水菜队遗址和左岸的东兴遗址。
1.河北遗址
位于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东500米的耕地中,处于嘎呀河左岸二级台地上,西北依山,东距嘎呀河150米。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目前已辟为耕地,中部有两条铁路穿过,将遗址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遗址地表零散分布泥质灰陶片,南部区域的东端略高于其他区域,地表散落瓦片较多,并包括绿釉鸱吻残片。以往调查还在此处发现大块圆形柱础石,直径55厘米。还有灰色布纹瓦,指压纹檐头瓦,灰色陶片,器底,柱础石旁10厘米土层下,出土了锥刺纹檐头瓦,绳纹瓦,红灰色方砖,建筑饰件等①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图们市文物志》,内部刊物,1985年11月,第38页。,推测此处有建筑遗迹,该地点西侧有东北-西南向土陇,南北长约90米,宽约4米,高于周边地表约0.5米,可能为某种墙体残迹。
2.高城遗址
位于汪清县百草沟镇高城村西南角约80米处的水田地中,东侧距仲坪河约100米,西侧距山脚下约180米,南距仲坪河约260米,北距山脚下约37米,四周均为水田地,地势平坦。遗址分布范围呈长方形,南北长140米,东西宽60米,面积8,400平方米。该址为聚落址,现在水田梗子上还有数块础石,大部分础石被村民拣出去堆起来了,遗址内有四处石头堆,最大处长8米,宽5米,高1.2米。地表散步陶片和布纹瓦比较多,采集有口沿、器底、器耳、檐头瓦、指压纹板瓦等遗物。该遗址南距高城古城约60米,与高城冶铁遗址、高城墓葬等距离均较近,共同组成一处典型的聚落群。
1.建筑构件
(1)板瓦
檐头板瓦。太安西遗址:2,夹砂青灰色,檐头板瓦,檐端上下两侧饰栉齿纹,中部饰八瓣菊花纹,侧边内切,残长15.8厘米,残宽18.8厘米,胎厚1.8厘米。龙泉坪古城:2,夹砂灰褐色,凸面有经抹平的不甚明显的绳纹,檐端饰栉齿联圈纹,胎厚2厘米,檐头处厚3厘米。鸡冠遗址:1,夹砂灰褐色,檐端饰栉齿联圈纹,胎厚1.9厘米,檐头处厚2.7厘米。龙泉坪古城:3,夹砂灰褐色,檐端饰栉齿戳点纹,胎厚2.2厘米,檐头处厚2.9厘米。红云建筑址:1,泥质红陶,檐头板瓦,檐端上下两侧饰栉齿纹,中部饰一排不规则形戳点,侧边内切,残长7厘米,残宽14厘米,胎厚2厘米。
素面板瓦。太安北遗址:1,夹砂灰褐陶,侧边内切,平面大致呈梯形,宽端凸面饰指压纹,凹面略有抹斜,残长17.4厘米,残宽17厘米,胎厚2.4厘米。新田建筑址:2,夹细砂红陶,作覆瓦用,平面呈长方形,凸面抹光,侧边全切,残长23.3厘米,残宽13.6厘米,胎厚1.1厘米。河北遗址:7,泥质青灰陶,侧边全切,平面大致呈梯形,宽端凸面饰指压纹,凹面略有抹斜,残长15.4厘米,残宽18.5厘米,胎厚1.4厘米。
绳纹板瓦。河北遗址:9,夹砂青灰色,侧边全切,凸面拍印竖向粗绳纹,胎厚2厘米。河北遗址:8,泥质青灰色,侧边全切,瓦端沿处斜切呈方唇,凸面拍印竖向细绳纹,胎厚1.4厘米。太安西遗址:5,夹砂浅灰色,凸面拍印有竖向绳纹,胎厚1.5厘米。龙泉坪古城:1,夹细砂浅灰色,瓦沿端方唇,切痕明显,凸面拍印斜向绳纹,胎厚1.5厘米。
方格纹板瓦。新田建筑址:1,泥质红陶,凸面拍印方格纹,胎厚1.5厘米。
(2)筒瓦。太安西遗址:3,夹砂青灰色,瓦舌较宽,中部有一道宽1.1厘米的凹槽,侧边内切,瓦身残长27厘米,宽14厘米,瓦舌长5.3厘米,宽10.6厘米(图六:1)。中大川遗址:1,夹细砂青灰色,瓦舌中部有一道宽1.6厘米的凹槽,侧边内切,瓦身残长8.6厘米,残宽9.4厘米(图六:2)。
(3)瓦当。太安西遗址:4,夹细砂青灰色,饰四瓣倒心形莲纹,莲瓣间饰为“丫”形草叶纹,当面直径约14厘米,边轮宽1厘米,当身厚1厘米(图六:5)。红云建筑址:2,泥质红陶,当面饰倒心形莲纹,间饰十字形纹饰,当身厚1.4厘米,边轮宽1.3厘米(图六:3)。河北遗址:2,夹细砂青灰色,残,纹饰主体不清,边缘饰一圈凸弦纹和乳丁纹,当面厚1.1厘米,边轮宽1厘米(图六:4)。河北遗址:1,夹粗砂黑皮陶,饰倒心形莲纹,间饰萼形纹饰,当面厚1.4厘米,边轮厚2厘米,边轮宽1厘米(图六:6)。
(4)兽头残块。河北遗址:3,兽头残件,残存犄角,圆锥状,泥质灰陶,残长7.8厘米(图六:7)。
(5)砖。骆驼山建筑址:1,夹细砂黑褐色,长方形,残半,一面素面,一面有横向平行沟槽,残长15.5厘米,宽15.2厘米,厚5厘米(图六:8)。河北遗址:5,泥质青灰色,长方形,一面素面,一面有不甚清晰的竖向细绳纹,长16厘米,宽14.4厘米,厚5.8厘米(图六:9)。河北遗址:6,泥质红褐色,长方形,残半,素面,一面中部有一直径6.5厘米,深2.8厘米的圆形凹坑,残长15厘米,宽15.5厘米,厚5厘米(图六:10)。
2.陶器
(1)罐口沿。分二型。
A型:侈口,分三个亚型。
Aa型:卷沿圆唇。鸡冠遗址:2,夹砂红褐陶,器表略经磨光,残高4.4厘米,胎厚0.7厘米。三道沟遗址:1,泥质灰陶,残高3.6厘米,胎厚0.7厘米。
Ab型:展沿尖唇。牡丹川古城:1,夹细砂红褐陶,残高3.6厘米,胎厚1,2厘米。红云建筑址:5,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唇部微上翘,残高1.8厘米,胎厚0.45厘米。
Ac型:展沿方唇。高城古城:1,夹细砂青灰色,残高2.4厘米,胎厚0.6厘米。天桥岭遗址:1,夹砂灰褐陶,残高2.8厘米,胎厚0.7厘米。
B型:敛口。高城古城:2,夹砂灰褐色,卷沿圆唇,残高3.6厘米,胎厚1厘米。红云建筑址:4,泥质灰陶,器表略经磨光,卷沿圆唇,残高3.8厘米,胎厚0.6厘米。鸡冠建筑址:1,夹细砂浅灰色,圆唇,残高2.6厘米,胎厚0.7厘米。
(2)盆口沿。红云建筑址:3,泥质灰陶,器表略经磨光,敞口,圆唇,微外翻,斜直腹,残高7.6厘米,胎厚1.2厘米。三道沟遗址:2,泥质黑皮陶,平折沿圆唇,残高2.2厘米,胎厚1.1厘米。
3.石器
石斧。河北遗址:4,青色,平面呈等腰梯形,弧刃,长10.2厘米,宽3厘米—5厘米,厚2厘米。
图六 嘎呀河流域砖瓦
该区域均处于珲春市辖区内,包括珲春河、密江,以及两江汇入处的图们江干流。
珲春河是图们江下游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汪清县复兴镇杜荒子屯西南,过珲春县城,在河口屯西北注入图们江,河长198公里,流向东南,到春化镇转向南西。流域面积为3,963平方公里,为吉林省最东边的一条河流。密江发源于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北部磨盘山南麓,往东转而向南流,到英安镇大荒沟村又转向西南,沿途汇合20多条沟溪,穿过英安、密江等两个乡镇7个村屯,在密江村口处流入图们江,河流全长56公里,流域面积771平方公里。
该区域的遗址以山城、寺庙址和墓群居多。
该区域目前已知的城址及城堡有14座。其中的八连城已做过多年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已能明确其为渤海国东京故址。其余城之中既有通肯山城、萨其城等大型山城遗址,亦有温特赫部城、营城子古城、石头河子古城、小城子古城、英义城等规模相对较大的平原城,此外,还包括东兴古城堡、孟岭河口古城堡等规模较小的城址或古城堡。
1.萨其城
城址位于杨泡满族乡杨木林子村南1.5公里,处于珲春河下游三角形冲积平原东北边缘的南山上,城北约3公里有珲春河自东向西流,西侧是珲春河冲积平原,东北与山脉相连,南约1公里又是一座紧密相连的山脉。该城址是一座依山势走向而建的不规则形山城,仅见东、南、西三面城墙,城墙为石块砌筑,残高2米—4米不等,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城墙上共发现5处门址,宽8米左右,其中,北门址是出入山城的主要通道。城内发现瞭望台、水井、蓄水池等遗迹,曾发现绳纹瓦、指压纹板瓦以及斜方格纹和网格纹、席纹板瓦及筒瓦残块,据文物志记载,曾在城中发现印有“王”字的文字瓦①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珲春县文物志》,内部刊物,1984年9月,第43页。。此次调查于城内新发现一处高台,有一道墙体将其与东城墙相接,台高约4米,中部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呈坑状,边缘东北部有方形础石1块,规格约80厘米×80厘米,并在础石附近采集到绳纹板瓦,说明此处有建筑。萨其城构筑于形势险要的山脊上,攻防设施部署严谨得当,并直接控制珲春河下游冲积平原水陆要冲,雄视人口密集的村镇,应是渤海时期的军事要塞。
2.石头河子古城
城址位于珲春河下游三角形冲积平原中部的南缘,邻近其支流石头河,位于石头河北部,东、西、南三面是起伏的山岭,西北部地势开阔,与珲春盆地相连。城址规模不大,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墙123米,西墙134米,南墙287米,北墙288米,周长832米,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墙为土石混筑结构,残高2米左右,宽8米—10米,四面中部各有一门,未见明显角楼迹象。城内地表未见明显遗迹,遗物以泥质青灰色或红褐色布纹瓦为主,包括素面、绳纹、席纹、网格纹等。
该区域目前已知的寺庙及相关建筑址共计12处,大多分布于图们江下游干流及其与珲春河交汇处附近。这12处地点地表大多都发现有较多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以及础石或建筑台基,且规模不大,其中一些因发现有与佛教相关的遗物而被确认为寺庙址。
1.温特赫部城东南及西南寺庙址①该寺庙址现已更名为古城村一、二号寺庙址。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两处寺庙址均位于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分别位于温特赫部城外的东南和西南,均为“三普”新发现的遗址,遗址地表可见多处明显高出的“土包”,高度在0.5米左右,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米,应为成组的建筑台基,可见较多瓦片及建筑饰件,曾出土过佛像、莲花座残块等。
2.大荒沟寺庙址
遗址位于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村大荒沟林场住宅东侧约100米的台地上。1983年对该遗址的首次调查中,发现了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7米—8米的建筑基址,并采集到了菊花纹和莲花纹瓦当、栉齿联圈纹檐头板瓦和指压纹板瓦以及绿釉人佛像残件等,确认其是一处寺庙遗址。遗址中出土的瓦类多为青灰色、少红灰色、瓦面多呈素面,个别部位见有绳纹。1995年对遗址再次调查中在更大范围内发现了渤海遗存,遗迹遗物分布范围东西、南北均达约200米,因而确认该遗址处除了建有寺庙建筑外,还存在一般性的平民居住址。
该区域目前已知的墓葬有:位于珲春河上游的草坪村古墓、葫芦头沟墓地,位于密江与图们交汇处的密江古墓、黄家店墓地,位于图们江下游左岸的春景石棺墓、新农古墓群、孟岭河口古墓葬等7处。
该区域一般性遗址有:位于珲春河上游的草坪遗址、草帽顶子遗址、杨木林子遗址,位于密江与图们交汇处的密江西岗子遗址、东云洞遗址,位于图们江下游与珲春河交汇处的英安盘岭沟口遗址、夹信子遗址、黑顶子遗址、孟岭河口遗址、孟岭遗址等7处。
密江西岗子遗址。遗址位于密江乡所在地西南约500米图们江北岸东西向的台地上。遗址东南约1里处是图们江和密江河汇合口,东侧坎下有密江河由北向南注入图们江,南坎下为图们江古河道,现为东西向活水池。遗址东与另一处渤海时期遗址—东云洞遗址隔江相对,附近有密江古城址遗址目前为耕地,地表较为平坦,部分区域有不太明显的小型台地,遗址东南部发现遗物较多,主要为板瓦、筒瓦,以及泥质灰陶片等。
1.建筑构件
(1)板瓦
普通板瓦。密江西岗遗址:1,泥质青灰色,平面呈梯形,侧边内切,瓦沿为方唇,残长23.6厘米,残宽16厘米,胎厚1.6厘米(图七:2)。马滴达寺庙址:1,夹细砂青灰色,残存一角,侧边内切,瓦沿处内外两侧均施指压纹,残长7.5厘米,残宽9厘米,胎厚2.1厘米(图七:3)。
施纹板瓦。小城子古城:5,泥质红褐陶,凸面印有斜向细绳纹,胎厚1.3厘米。密江西岗遗址:2,泥质红褐色,侧边内切,凸面拍印折线纹,胎厚2厘米。萨其城:2,夹细砂红褐陶,凸面印有斜向粗绳纹,胎厚1.5厘米。
檐头板瓦。马滴达寺庙址:7,夹砂青灰色,残存一角,侧边内切,瓦檐处饰栉齿联圈纹,瓦身凸面略经抹平,残存不甚清晰的绳纹痕迹,胎厚1.7厘米。
(2)筒瓦。马滴达寺庙址:2,泥质青灰色,瓦舌残缺,仅存筒身后半段,侧边内切,尾端为方唇,内侧抹斜,残长16厘米,残宽12.2厘米,胎厚1.6厘米(图七:1)。石头河子古城:4,泥质灰陶,残存瓦舌部分,残长7.5厘米,残宽5.5厘米,瓦舌长4.5厘米,胎厚1.2厘米(图七:4)。
图七 密江、珲春河流域瓦件
2.陶器
(1)罐口沿。分二型。
A型,敛口,分三个亚型。
Aa型:卷沿圆唇。小城子古城:3,泥质灰陶,器表磨光,残高6厘米,胎厚0.8厘米。营城子古城:1,泥质红褐陶,器表略经磨光,残高2.4厘米,胎厚0.4厘米。小城子古城:1,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圆唇,口微敛,残高2厘米,胎厚1厘米。
Ab型:直沿方唇。小城子古城:2,泥质灰陶,器表磨光,残高4.5厘米,胎厚1.1厘米。萨其城:1,夹细砂红褐陶,残高3.6厘米,胎厚0.9厘米。
Ac型:折沿。孟岭遗址:1,夹细砂红陶,外叠唇,残高3厘米,胎厚1厘米。马滴达寺庙址:6,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平折沿,檐面上有两圈凹槽,残高2.6厘米,胎厚0.6厘米。
B型:敞口。马滴达寺庙址:5,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展沿,重唇,残高1.8厘米,胎厚1厘米。
(2)陶器盖。石头河子古城:1,泥质灰陶,尖唇,内侧抹斜,残高4厘米,胎厚0.8厘米。
(3)陶器底。小城子古城:4,陶缸底部,泥质灰陶,平底,斜直壁,残高15厘米,底厚1.1厘米,壁厚1.8厘米。石头河子古城:3,甑底,泥质黄褐陶,多孔,中部孔径约6厘米,边缘孔径约3厘米,底厚0.8厘米。石头河子古城:2,陶罐底,夹细砂红褐陶,平底,侧壁有一直径0.5厘米的锔孔,残高2.2厘米,底厚0.6厘米,壁厚0.9厘米。
(4)陶器耳。马滴达寺庙址:4,横桥耳,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形制不甚规则,耳宽2厘米,胎厚0.3厘米—0.8厘米。马滴达寺庙址:3,横桥耳,泥质红褐陶,器表磨光,耳宽3.5厘米,胎厚0.7厘米。
通过此次考古调查工作,对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城址、墓葬、建筑址及一般性遗址成组分布。从各类遗址所在位置的分布情况看,图们江流域目前已知的渤海遗存大多呈小片区集中分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且自成体系的聚落群,各个群落间虽看不出明显的分界,并且相去不远,但大多呈现出功能齐全、遗址多样化的特征。如位于嘎呀河流域的高城古城,其附近发现有同时期的高城遗址、高城墓葬以及高城冶铁遗址,这几处遗址相对独立又相距不远,具备官方行政设施、平民居址、墓地、手工业遗存等要素。这一方面体现出渤海时期的行政区划已相当成熟,同时也反映出该地区遗存保存状况相对较好,文物部门对遗址基础信息的掌握程度较为全面。
2.遗存分布彰显地形地貌特点。史前人群通常选取河流北岸的向阳坡地作为定居地点,历史时期的人们随着人口的扩张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交通的发达,早已不再局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状态。图们江流域的遗址虽然大多仍依托附近的河流,但分布范围已不止于此。发达的交通可将多个遗址串联起来,形成贯穿南北东西的各路交通道,而这些遗址的分布则更多地体现出利于防御、交通便捷等特征。
1.遗址面积多在3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之间,大多分布于视野开阔的平原和地势相对平坦的山间河谷两侧台地之上,少数处于坡度较陡的山脚下。
2.遗址附近多见规模不等的城址。图们江流域的渤海城址不仅有西古城、八连城这样的都城遗址,还有大量面积在十万平方米以内的中小型城址,这些中小型城址目前虽然性质不明,但可确定是具有一定行政功能的官方机构所在地,其内往往无法容纳太多百姓,多数普通民众应当是定居于城外,这也是城址附近常常发现成片分布的一般性遗址的原因。
3.遗址内或附近常可见相对独立的建筑遗迹,面积不大,使用瓦当等建筑饰件,多数是寺庙。如嘎呀河上游的骆驼山建筑址、图们江上游的惠章建筑址、下游的大荒沟寺庙址等,这些使用了具有典型渤海文化特征的瓦当、檐头板瓦等建筑构件,辨识度极高而易被发现,在此次调查中,在这些建筑址的周边常常发现更大范围的遗存分布,这些区域以往之所以被忽视,主要是地表通常没有太明显的遗迹现象,遗物的数量和种类也较为贫乏,往往仅可见到零星分布的陶片和无明显特征的碎瓦。
4.出土遗物以日用陶器为主。目前,在该类遗址地表大多平坦,不见明显的遗迹现象,但可见零散分布的陶器残片,少见或不见瓦片。陶器以缸、罐等形体较大的器物为主,另有盘、碗、器盖等小型陶器,均为轮制泥质陶,以青灰色和浅黄褐色居多,胎体普遍较辽金时期稍薄,器表相对粗糙,少见通体磨光现象。口沿多见展沿、方唇外折沿、实心半卷沿等。
1.受调查工作性质所限,我们仅能依靠地表采集遗物来判断遗址的时代及性质,对于地表未见遗物的遗址,无法确认,因此,对于一些地表未见遗物或遗物较少且无典型时代特征的遗址,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的手段才能得以准确把握遗存的时代、性质等问题。
2.受时间和人力所限,此次调查仅针对明确为渤海时期的遗址开展了工作,充实了这些已知遗址的基本信息和数据,并对遗址的保存现状有所了解。但对于一些时代存疑的遗址未做确认。
3.对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的来源及流向未做详细考察。图们江流域各时期遗存均很丰富,在一些遗址中发现了具有典型渤海早期特征的遗物,这些遗物以绳纹、方格纹瓦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图们江干流和海兰江、布尔哈通河等支流区域,而在北部的嘎呀河却极为少见,部分遗址中见有异于渤海陶器又与辽金陶器有所不同的器型,这似与渤海国灭亡后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的发展演变有一定关系。此次调查虽未过多涉及上述遗存,但为日后相关方向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附记:该项目负责人为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文荣,执行领队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保中心李强。先后参加该项调查工作的人员有: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梁会丽、解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朴润武;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保中心丁原翔、张恒斌、满世金;图们市博物馆郑增万;和龙市博物馆朴钟镐;敦化市文物管理所张宁;延吉市博物馆刘冬;珲春市文体局张铁锋;珲春市文物管理所朴明利、于海蓉;以及汪清县、龙井市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执笔:安文荣、梁会丽、张恒斌
绘图:吴德恒、满世金
拓片:满世金
K872
A
2096-434X(2017)01-0122-22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祝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