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存成
东北地区古代文化举要
魏存成
中国东北地区,从几十万年前古人类在此扎根生活开始,历经民族的出现及其政权的建立到全国大统一的形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东北地区古代文化,先是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之后便是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既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地区 古代文化 考古学文化 民族文化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辽河、嫩江、松花江流经南北,长白山、兴安岭耸立东西,山川湖泊,物产富饶,农田牧场,土肥草美。在此幅员辽阔,浑厚神奇的大地上,从几十万年前古人类在此扎根生活开始,历经民族的出现及其政权的建立到全国大统一的形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该古代文化,既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东北古代文化,同样包含很多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分析。笔者拟以东北地区之古代民族出现之前和出现之后两个大的时期,对东北古代文化的发展加以举要说明:在古代民族出现之前,所依据的主要是不同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古代民族出现之后,则要考古与文献相结合,梳理、考察各个民族的源流发展及其文化表现。通过东北地区丰富多彩的考古学文化和民族文化,就可以基本掌握不同阶段全地区总体文化的构成、分布和演变情况。
一
关于东北地区古人类的生活信息,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迄今已经发现了几十个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地点,分布于辽河、松花江、嫩江、黑龙江、鸭绿江、乌苏里江流域之广大区域。比如辽宁省的本溪庙后人山遗址、营口金牛山人遗址、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鸽子洞人遗址,吉林省的榆树人遗址、安图人遗址、桦甸寿山仙人洞遗址、抚松仙人洞遗址,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阎家岗遗址、齐齐哈尔昂昂溪地点、饶河小南山地点、呼玛十八站地点、漠河老沟地点等。其年代,比较早的多分布在南部地区,其中最早的两处是本溪庙后山人遗址和营口金牛山人遗址,前者距今40万年,后者距今28万年,说明东北地区的古人类可能是从南到北由中原地区迁移过来的(图一)。综合各处遗址、地点发现内容,大致为人类化石、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几大类,同时还有用火遗迹,说明当时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正一步一步地在远古长河中向前迈进。
图一 金牛山遗址A点洞穴外景
大约距今8000年左右,东北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4000年之后又进入青铜时代。至此,经过几十万年进化而来的古人类群体则正式进入氏族社会,出现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社会组织。与其相适应的则是先后出现了一个个由某些特征相同或相似的遗址所组成的、分布范围比较广的文化或文化类型。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在内蒙古赤峰和辽西地区有查海—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小河沿文化,下辽河流域有新乐文化,辽东地区有小珠山文化和后洼文化,第二松花江流域有左家山文化,嫩江流域有昂昂溪文化,牡丹江流域有莺歌岭遗址下层,三江平原有新开流文化等。
青铜时代的文化中,在西辽河流域有夏家店文化,辽东地区有高台山文化、庙后山文化和辽东半岛南部的青铜文化遗存及积石墓,第二松花江流域有西团山文化,松嫩平原有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等。
在这些不同时代的文化中,居住址、墓葬大量出现,祭祀遗址的地位尤为突出,陶器普遍用于日常生活,石器制作由打制进入磨制,精美的玉器更引人注目,而且较早地使用了冶铜术。由于各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所适合的生产活动不同,出土的生产工具也有区别。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石斧、石耜、石刀、石锄则是最常见的石器;适合狩猎活动的地区,石镞则最为多见;适合渔猎活动的地区,骨制的渔具则是其特色。这种情况,有时在陶器的纹饰中也有表现。
此时东北文化的发展,始终与中原地区保持着沟通和联系,辽西走廊和山东半岛渡海到辽东半岛,则是沟通和联系中原的陆路和海路。有学者研究,红山文化中出现的简化花卉图案彩陶,是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吸收结果。小珠山文化中发现的蛋壳黑陶,显然是受到了山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影响。1987年,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大连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发掘中出土了碳化粳稻稻米,这不仅将我国东北地区的稻作历史大大提前,同时为中国稻作东传之北路,即从长江下游——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之路线,提供了实证。①参见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1987年发掘报告》,大连:大连出版社,2000年。
东北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的发展,证实了东北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为探讨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宝贵资料。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而龙的形象之最早出现,就是在东北地区,即查海—兴隆洼文化中的“龙形堆石”(图二),年代距今约8000年。此处遗迹比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墓地发现的用蚌壳摆放成的龙、虎造型早1000多年。之后在左家山文化中,又出土了最早的用整块石材雕塑成的石龙(图三),年代距今约6000年。再过1000年,红山文化中发现的玉龙(图四),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造型和工艺都有了明显进步,从此以后,以龙为题材的雕塑和花纹图案等在各地普遍发展起来。有学者在研究红山文化时指出,我国古代文明和国家的起源发展经过了古文化、古城、古国到方国、帝国的漫长历程,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坛、庙、冢和众多玉器等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发展到古城古国阶段,由此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②郭大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具体比较,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其共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不断发生交叉和影响,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同,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连续性还是很明显的,这就为探讨东北古代民族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图二 查海遗址发现的“龙形堆石”
图三 左家山遗址出土石龙
图四 红山文化玉龙
二
关于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在先秦文献中已有零星记载,而真正开始给东北各主要民族单独立传的,则是在汉代以后。20世纪40年代金毓黻先生出版《东北通史》,将东北古代民族划分为肃慎、濊貊、东胡和华夏—汉族之四大族系,并绘成“东北民族系统表”,迄今仍为学术界所沿用和参考。几十年来,伴随着东北考古的迅速发展,东北史的研究逐步深入,因而使我们对四大族系中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的认识也比过去清晰了许多。其中,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的是在汉唐时期。
如何探讨和确定不同民族的文化,一是此时已经进入历史时期,有文献可以查询。但是文献记载有详有略,甚至有偏误,需要仔细分析。二是依靠考古发现。而每当发现一种新的考古遗存,能否与文献记载相印证、被确定为某某民族的文化时,都需要谨慎的思考和研究。所以考古命名,对于时代较早的发现,往往仍如上述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发现那样,先以地点名称称其为某某文化或某某类型,之后同类遗存发现多了,与某某民族的关系相对稳定了,也就开始有民族文化的称谓了。
四大族系中华夏—汉族族系原指中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和民族,如前所述从远古开始就有中原人口及其文化向东北流入,进入历史时期,通过商末周初箕子东迁,战国燕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汉设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等历史事件,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其主要活动地区在以辽东(今辽阳)为中心的东北南部地区。1955年在辽阳三道壕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铁质农具、工具等遗物(图五)。而发现最多的是分布在该地区的与中原习俗相同或相似的汉魏晋墓葬,有的墓葬中还绘以墓主人生前经历和生活的精美壁画(图六)。中原人口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有学者研究,中原铁器和冶铁技术传入东北及朝鲜半岛,就是先后从战国燕和汉设四郡开始的。①王巍:《中国古代铁器及冶铁技术对朝鲜半岛的传播》,《考古学报》1997年第3期。辽东地区以平原为主,水土适宜,气候温和,迁来的中原人口,仍然将农业作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来源,他们在传承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和东北其他民族不时地进行交流。
图五 三道壕遗址出土铁锄
图六 辽阳北园一号墓车骑出行图壁画
肃慎族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汉代之后则陆续称为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等。肃慎的历史遗存,迄今还未得到考古印证。汉代挹娄的活动地区,据文献记载是在黑龙江中下游流域之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该民族改称勿吉,向南发展后而形成七部,隋唐时称为靺鞨七部。关于挹娄、勿吉的早晚文化遗存,有分布于黑龙江对岸、被原苏联考古学界定名的“波尔采文化”和我国黑龙江省绥滨县的蜿蜒河遗址、四十连遗址及萝北县团结墓葬等。其他如双鸭山滚兔岭遗址和友谊县凤林古城,文化有别,但地理位置和年代都与挹娄、勿吉基本相符,它们是否属于挹娄、勿吉的文化遗存,学术界还在研讨之中。不过这也说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上述广大区域内存在着众多部落群体。
渤海政权是以靺鞨七部中原位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的粟末部为主建立起来的。粟末部是由溯主流松花江而上的靺鞨族一部并吸收了原活动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的夫余族人构成的。渤海政权建立时,其上层还有部分高句丽人参加。渤海政权建立后,历代王积极主动地向唐王朝学习,使其文化等得以迅速发展,被誉为“海东盛国”。渤海文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主体民族靺鞨族的文化,比如渤海人最常使用的炊具长腹筒形罐,就是从挹娄人开始出现,勿吉人、靺鞨人一直沿用下来的,所以被广泛称为靺鞨罐(图七);二是高句丽族的文化,主要表现在渤海墓葬由土坑墓向封土石室墓的过度和使用等方面;三是唐中原文化,表现在渤海王城的规划布局、建筑、砖室墓葬、文字与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图八、图九)。
图七 六顶山渤海墓葬出土靺鞨罐
图八 中原唐墓出土三彩女俑
图九 渤海墓葬出土三彩女俑
关于肃慎族系的生产和生活,文献记载,早在挹娄时期就有了农业、畜牧、狩猎等活动。到了渤海时期,由于地理环境和周边条件的改善,在原有基础上,农业生产更为方便,手工业、商业和交通等方面都有了快速发展。有关内容在《新唐书·渤海传》等文献记载和历年来的考古发现中都可查到。
渤海政权存在期间,其北侧强大的黑水靺鞨部虽曾在一段时间内附属于渤海,但基本上是独立存在的。位于黑龙江省绥滨县的同仁遗址,作为黑水靺鞨的代表性遗存,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和认可。公元926年,渤海政权被辽灭亡后,黑水靺鞨改称女真,附属于辽。部分南迁者,号熟女真;留在原地者,号生女真。后来生女真逐渐发展强大,建立金政权后又灭了辽。
濊与貊,自先秦至汉,先是分称,后多合称。汉代民族中,夫余、沃沮和东濊①文献记载为濊,为了和之前的濊相区别,而且居于夫余、沃沮之东南,即朝鲜半岛东海岸,故习惯称之东濊。皆源于之前的濊,高句丽则源于之前的貊。其中夫余和高句丽建立了与其名称相同的政权。
夫余政权所在,分前后两地,4世纪之前在今吉林市,4世纪之后“西徙近燕”。具体迁到什么地方,历来说法不一。据文献记载,夫余始建之地,乃原濊人所在。经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以吉林市为中心,分布于吉长地区的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属于濊人文化遗存;以吉林市泡子沿前山遗址上层和榆树老河深中层墓葬为代表的泡子沿文化类型属于夫余文化遗存。泡子沿文化类型直接叠压在西团山文化之上,同时包含着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汉文化的因素,这与夫余创始传说和夫余与中原关系的记载是相吻合的。近些年来先后调查发掘的吉林市帽儿山墓葬和南城子古城,为夫余政权前期的王城所在提供了直接证据。夫余地处东北大平原腹地,文献记载夫余对“水旱”和“五谷”极为重视,考古出土的铁器有剑、矛、刀、镞等兵器,也有镰、锸、鐝等农具还有漆器(图十)、陶豆(图十一)等生活用具。5世纪末,受高句丽和勿吉南北夹击,夫余王率部分人投奔高句丽,留在原地的则加入勿吉。
图十 帽儿山墓葬出土漆器
图十一 帽儿山墓葬出土陶豆
沃沮位于包括今延边地区在内、北抵兴凯湖、南到朝鲜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其北部称北沃沮,南部称南沃沮,再南则是东濊所在。以1977年发掘的黑龙江省东宁团结遗址下层为代表的团结文化,已被学术界定为北沃沮文化遗存。《三国志·沃沮传》记沃沮“其土地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团结遗址发现沃沮人居住设有曲尺形取暖设备的半地穴房屋,使用的陶器以粗大的柱状纽为特色(图十二),生产工具仍使用刀、斧、镰、锛等石器,同时还有与中原相同的斧、镰、锥等铁器。
图十二 团结文化陶器
沃沮和东濊先后属卫氏朝鲜、汉四郡,东汉末年,更属高句丽,后来沃沮北部融入南下的勿吉,形成勿吉七部中的白山部。
高句丽族始见于汉四郡设立之时,高句丽政权自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在历史上存在了705年之久。4世纪之前,高句丽族与高句丽政权受玄菟郡管辖,4世纪开始,高句丽政权则直接接受中原政权的册封。高句丽政权先后以辽宁省桓仁(图十三)、吉林省集安和朝鲜平壤为都,其疆域最大的时候,西抵辽河,南到朝鲜半岛中部。其多数地区“多大山深谷”,所以对其农业生产带来不便,而狩猎活动始终盛行,这从文献记载、墓葬壁画和考古发掘中铁镞之常见等方面皆可看出。高句丽文化在世界上是有名的,2004年我国申报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和朝鲜申报的“高句丽的壁画古坟”,同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图十四)。高句丽文化的特点,可以从不同方面去考察,其中有一个现象是共同的,那就是石结构建筑的流行。比如高句丽的众多城址,绝大部分是大小不等的山城,而且其王城也是山城与平地城相组合。再如其墓葬,两大类型中积石墓的内外结构、封土石室墓的内部结构都使用的是石块和石材(图十五)。石构建筑是高句丽本民族的文化,高句丽后期墓葬外部结构变为封土,部分山城出现土结构,晚期王城中山城与平地城合为一体,其中则包含了中原文化的影响。高句丽的墓葬壁画和碑刻是很有名的,壁画内容、风格和碑刻文字、书体等,同样可以看出高句丽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中原文化的影响。高句丽文化对中原同样也有影响,有名的高句丽音乐歌舞就传入了隋唐王朝的宫中。
图十三 高句丽初期王城——桓仁五女山城
图十四 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群
图十五 集安将军坟
高句丽政权灭亡前后,其居民先后有数批被迁入中原;留居辽东的有的流入靺鞨或突厥,后来都大部分与汉族融合在一起;留居朝鲜半岛的多流入新罗,与新罗居民及之前亡国的百济遗民等共同组成朝鲜半岛的统一民族。
东胡族系包含的民族及其变化,比肃慎族系、濊貊族系都要复杂得多。东胡之名同样见于先秦,西汉初年东胡被匈奴打败后出现乌桓、鲜卑两个民族。乌桓存世时间比鲜卑短,对于其文化遗存,至今考古学者仍在寻找和讨论,但是文献记载乌桓和鲜卑是同俗的。鲜卑,按马长寿先生的观点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拓跋鲜卑两大部。东部鲜卑后来又分化为慕容、宇文和段氏三部,经多年争斗,慕容部兼并宇文部和段部,并相继建立三燕政权。而宇文部后裔不仅又建立了北周政权,还衍生出契丹和奚两个民族。拓跋鲜卑含较多匈奴血统,其主体从大兴安岭北段南迁河套地区,建立北魏,入主中原;留居原地的又先后衍生出室韦和蒙古。
上述各族各部尽管变幻不定,但是其大的活动地区没有大的改变,皆是在东北地区西部之宽广的草原及山林地带,被统称为草原民族。他们以穹庐为宅,逐水草而居,游牧及狩猎、渔猎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来源。文献记载乌桓与鲜卑“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兵利马疾,过于匈奴”,①(宋)范晔:《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98页、第2991页。飞马骑射成为全民族推崇的社会风尚。有关实物,这些年来在三燕墓葬中出土了多件金属马具,有衔镳、当卢、鞍桥、镫、銮铃、杏叶等,有的可成套复原,有的还饰以鎏金,非常精美(图十六)。马具中的关键部件是马镫。1963年在辽宁北票发现了年代为公元415年的北燕冯素弗墓,墓中出土的成副双马镫,是现知有明确年代中的最早一例。同时墓中还出土了中原的漆器和自西方输入的玻璃器。有多位学者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马具发展完备的重要时期,鲜卑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图十七)。鲜卑的马具影响了高句丽,并通过高句丽又影响到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笔者曾作过对比,鲜卑马具比高句丽的要宽大一些,说明在鲜卑草原上奔驰的马要比在高句丽山地上攀登的马高大一些,这在文献上也可以查到可参照的记载。在三燕墓葬中还出土了数件精致珍贵的金步摇,这与文献所记乌桓、鲜卑的习俗也是吻合的(图十八)。游牧民族一旦定居,尤其是建立政权后,同样要修建房屋、城市和宫殿。1986年朝阳北塔加固维修,发现了北魏至辽代几个时期的塔体,而最下面的则是三燕时期龙城之内的宫殿夯土台基。
图十六 三燕鎏金铜镂空鞍桥包片
图十七 三燕马具复原图
图十八 三燕金步摇饰
上述四大族系众多民族,经汉代以来近千年的发展演变、交流融合(图十九、图二十),至唐代则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族的名称没有变,但人口的内外流动还是不断发生的。肃慎族系中的渤海政权灭亡后,只剩下了女真族。濊貊族系至高句丽灭亡,该族系中作为历史上的独立民族就不存在了。东胡族系余下奚、契丹和室韦。之后,经辽金和元明清,虽然还有变化,比如奚并入契丹,契丹又融入其他民族,室韦衍生出蒙古,南部女真人融入其他民族,东北部女真人再度兴起等,但总体格局基本固定了下来,最后融合汇聚成汉族、女真—满族、蒙古族三大历史民族。这三大民族,原有的习俗和文化仍各有保留和传承,但是随着统一局面的加强,民族间、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则更加方便和发展。
以上介绍,将东北地区古代文化划分为民族出现之前和民族出现之后两个大的时期,其中在青铜时代,前者则开始向后者迈进。通过对这两个大的时期中不同文化的举要梳理,使我们得出如下认识。第一,东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的起源发展是悠久的,而且是连续不断的。第二,在上述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及其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也是连续不断的。第三,东北地区的古代文化,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十九 集安好太王碑图
图二十 长白灵光塔(渤海)
K203
A
2096-434X(2017)01-0028-09
魏存成,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心荣誉主任,研究方向:魏晋至隋唐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与历史以及朝鲜半岛、日本考古与历史;吉林,长春,130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5@ZH007)。
刘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