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方法研究

2017-12-12 10:46陈明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途径,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本文从有效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方法

一、有效提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通过有效提问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老师可以把大部分主动权交于学生,进而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不只是单独获取知识,而是通过有效问题启发,打开学生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之所称为有效提问,是因为在不断地问题的刺激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发现学习中的疑难点和自身短板,打开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努力寻求问题的突破口,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课程中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阐述个人观点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初次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说话结巴,但多次训练,学生获得很大提高。

二、目前语文阅读教育中提问方法的现状

(一)阅读教学步骤程序化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育是拆分文章的教育方法,对于文章老师大多将其拆分为若干部分,硬塞给学生一些抽象符号而忽略了去理解文章内涵。如此反复的课堂教学,碾压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此程序化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力的养成。

(二)阅读教学内容形式化

为遵循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开始重视自主阅读。但由于学生对自主阅读没有深刻认识,自主阅读演变成了盲目阅读,学生缺乏引导,对文章没有深入思考,导致阅读后的合作与探究变成摆设。所以,这种毫无目的性的自主阅读教学,看似氛围良好,实则效果低微。

(三)閱读教学内容泛化

新课改以来,老师开始转变教学观念,小学的范畴不仅局限于语文课本,而是把课本当成教学过程的工具。新的教学观念形成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向课外、生活延伸。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老师缺乏经验、一味向课外拓展、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出现了阅读教学泛化的现象。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方法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

养成阅读兴趣为提高阅读能力和维持阅读提供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老师应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衡量能力和方法最终养成的标准是养成习惯。而初中是养成习惯的黄金时期,老师应培养学生正确朗读并感悟文章中心思想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质疑问题的习惯;查找资料和探索问题的习惯等。此外,老师应要求学生养成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背诵可以锻炼出良好记忆力、丰富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化内涵。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充分运用多媒体在线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更加清晰。例如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老师可以找一些图片视频放在课件中,有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想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老师应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现今,部分老师未真正了解三维目标的含义,设计的教学目标宽泛、模糊。为改变此情况,老师应做到如下三点:首先,上课前,清晰定位课程目标,确定教学方向。然后,制定教学目标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最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一致决定了他们学习新知识需要的时间不同。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相适应。只有科学教学,语文阅读教育才能发挥最大有效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情调研,优化教学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的发挥,来自师生的有效互动,新课程开始前,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提出一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定目标,在一起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再由老师点拨,学生的疑问解决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自然轻而易举。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于老师教学效益的高低最有发言权。开展学情调研是改变教与学脱节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交谈,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建议、听取学生诉求、了解学生困惑,通过不断反思制定教学计划的改革。

(四)将读、思、议、练有机结合

读好做到以读为本,流利正确,读出语感及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练习实际生活认识并感悟文章。

“思”即思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导读中应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安排一定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并提出疑问,用老师的善问培养会提问、爱提问的学生。

“议”即议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可以锻炼思辨和表达能力,老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独特体会。

“练”即练习,提倡多练,近年来,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读”与“说”的训练较为重视而忽视“写”的训练。老师应找出课程的语言训练点及培养点设置适当练习以深化理解。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提问作为阅读教学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提问,学生提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要将二者巧妙配合起来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向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43.

[2]王敏.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与实践[J].丽水学院学报,2017,39(01):123-128.

[3]曾志小.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1):154-155.

作者简介:

陈明(1994.12—),男,壮族,籍贯广西田林,本科,单位田林县利周瑶族乡中学,职称:中二。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