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以学定教”初探

2017-12-12 12:04姜甫清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定以学定教学案

姜甫清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心智特点、知识经验、接受能力、情绪情感等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学定教”和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精准分析学情,选择教学策略

“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教学。”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的认知理论。的确,教学之前如果不摸清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的特点,教师只是依据教材、教参想当然地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费时、费力,学生没有兴趣,教学也没有效率。

初一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对知识的认知往往习惯从直观、形象的角度入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依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学习“明朝君权的加强”的内容时,教师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中的《朱元璋画像之谜》导入课堂。这样的课堂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师采用了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们归纳整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材本位论”“课堂本位论”,将教学的目标直指学生,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二、充分利用“学案”,发展学生思维

明确了分析学情的重要性,那么用什么方式能够最便捷、最精准地分析、了解学生的情况呢?那就是“学案”。在上课之前,教师把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学案”的方式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学案”进行分析、研究,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这个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戊戌变法”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设计了这节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开始,首先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然后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把教材里关于变法的基础知识点自主整理出来。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能够在教材中梳理出来。然后,就是探究、发现、质疑的环节,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通过史料让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这也是教师上课引导学生重点突破的内容。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放手不管,学生“瞎子摸象”摸到哪里算哪里,这样会让我们的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以学定教”更应该注重教师的引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最好的方式。

三、组建学习小组,增加交流渠道

学习小组的建立增加了学生交流探究的渠道。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而组建学习小组,就改变了这种情况,师生的单向交流变成了双向交流,并且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样多元渠道的交流之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国鼎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两次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首先,小组内学生自主探究,归纳两次战役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战争结果以及战争的影响,并且能够设计三国鼎立的相对位置图。其次,要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们对这些问题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各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以表格形式歸纳两次战争以及小组设计的三国鼎立图。最后,师生共同评阅每个小组的情况,在评阅过程中查漏补缺,强化知识,提升能力。学习小组不是随意地把学生分成几组,而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不但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单个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思维固化。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知识丰富,但创新能力不足。而“以学定教”就打破了这种传统、僵化的教学程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质疑,不仅使学生知识丰富,更使学生有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初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定以学定教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明确目标·培育素养·强化优效·引领提升——地理教学“以学定教”的探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明确目标·培育素养·强化优效·引领提升——地理教学“以学定教”的探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