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莉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起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往的阅读教学过多关注的只是文章的层次结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并不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呢?
一、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教学也是如此。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几句话:“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这种蝴蝶”指代不清,有明显语病。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解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文中‘这种蝴蝶指哪种蝴蝶,谁能帮我解答”话音刚落,有人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是指白蝴蝶。”“不对,是指黄蝴蝶。”“老师,我认为前面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全面,‘这种蝴蝶应指白蝴蝶和黄蝴蝶。”“哦,你能告诉老师你的理由吗?”“因为在‘这种蝴蝶的前面有这样一句话‘蝴蝶有白蝴蝶和黄蝴蝶。后面用了句号,所以‘这种蝴蝶应指白蝴蝶和黄蝴蝶。”“你真细心,能从一个标点符号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我的肯定,那位同学颇有成就感地坐下,而大部分同学也点头表示认可。
此时我又质疑:“不对,他说的是两种蝴蝶,与‘这种蝴蝶矛盾,同学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有病。”班里的调皮大王不经意地回了一句。底下一阵哄堂大笑,“哦,既然有‘病我们替它把把脉,诊断诊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到了最高点,底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把‘这种改成‘两种原文就变成‘蝴蝶有白蝴蝶和黄蝴蝶。这两种蝴蝶不太好看。这样就不会产生误解。”有的立马反驳:“还不行,文中‘大红蝴蝶也是蝴蝶的一种,所以前面那句可以变成‘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和大红蝴蝶。”“我赞成你的说法,不过,我们还应该把‘这种改为‘前两种,这样就不会产生误解。”“对,就这样改。”看到学生已讨论出了结果,我乘机问:“你们诊断的结果是——”“它有语病,我们可以把原文改为‘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和大红蝴蝶。前两种蝴蝶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这样就不会产生误解。”
听完学生的汇报结果,我竖起了大拇指,顿时,教室里响起来热烈般的掌声。课堂到此,作为教者,我本应及时刹车,把学生引回课堂的教学目标上,但如果这样做,前面我费尽心思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只是一次为了完成任务的形式而已,没有从本质上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需要细心。故此,我趁热打铁:“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把脉,你有什么感受?”“老师,我知道了学习要善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我还知道学习要大胆质疑。” “老师,我还懂得在知识上不要过于相信权威,因为权威也有错的时候,要大胆质疑。”……
二、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容忽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不等同于让学生的思维如野马脱缰或天马行空,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准,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紧扣“惊心动魄”一词,通过对顶碗少年动作、神态描写,对观众的表情、言行和对碗的描写,表现了“顶碗”这项杂技的高难度和少年屡次面对失败永不放弃的精神。阅读理解上难度不大,如果只把侧重点放在“惊心动魄”上解读,不足以触及学生的心灵,文中出现的老者,虽然笔者只用寥寥数笔对其进行神态、动作描写,但是正是老者对少年的宽容与鼓励,使表演获得了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者,你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说:“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别紧张,这次你能行。”“孩子,‘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相信你平时的汗、泪不会白流的。”“孩子,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紧接着我又提出:同学们,此时你是顶碗少年,听了老者的话,你的内心会怎样呢?大家争着回答:“不再紧张,信心十足。”“不再沮丧,振作精神。”“很自信,精神抖擞。”听了学生的回答,我知道他们已真正体会“顶碗少年”由第二次失败的沮丧到再度振作的心理历程,无须多言语,无须再讲解。
三、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读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以读为本,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情感得到升华呢?事实证明,每次学生读后收获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教者应在“读”字上下功夫,应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
《泊船瓜洲》这首古诗内容浅显易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难体会,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诗人的感情,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升华。于是,我动起了标点的心思,看《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后面是句号,按句号来读,那仅仅是平平淡淡的叙述,没有生气的读而已,我让学生把标点换掉,换成自己喜欢的符号,试着进行朗读。有的说:“老师,我把它换成问号,这样能读出诗人离家很近却不能回的悲愤及浓浓的思乡之情。”有的说:“老师,我把它换成感叹号,这样可以读出诗人面对离自己不远的家乡却回不去的叹息和悠悠的思乡之情。”
学生朗读的语气不断变化,情感也随着不断变化,做到读中有悟,悟中有读。当然,朗读的技巧是多元化的,教者可以根据文体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制定朗读目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教者必须吃透文本,灵活运用文本,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指导学生质疑;必须具备敏锐的目光,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独特技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情感得到升华。这样语文教学就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endprint